蓋楠
摘 要:近些年來,伴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高速發展,相關的衍生工具在會計行業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同時其也面臨著一定的風險,因此,會計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加強對財務的審核,完善相關的審計體系,有效控制審計風險。目前,對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應用以及審計風險的規避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越來越多的金融人員開始投入到相關的課題研究中,因此,本文也主要對新會計準則下的衍生金融工具幾大方面的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希望能為我國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金融工具;審計風險
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種新興的合約形式,其主要是為了降低風險與提升利潤而產生的,這是企業降低投資風險的重要手段,但是衍生金融工具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風險,合理地對其進行利用,可以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但是若操作不當,也會對企業造成很大的損失,從而對企業的穩定運行造成威脅。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簽訂具有一定的時間要求,而金融市場的動態變化會對企業造成很大的風險,因此,對審計風險進行一定的分析與評估對于企業的穩定運行來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新會計準則下的衍生金融工具審計風險的形成因素
(一)內部因素
伴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完善,經濟對社會發展與人們的生活來說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加強國家的經濟建設是目前大部分企業需要承擔的責任,但是目前企業內部還存在眾多的風險因素,首先,由于市場規范與體系的局限性,使得大部分審計人員對自身的工作缺乏系統的認識,甚至從未意識到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其在很大程度上對相關制度的落實造成困難;其次,由于大部分企業都偏重于生產活動,而忽視了財務的審計,其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的采購、庫存以及經營等活動,其甚至會影響管理人員對市場趨勢的判斷,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最后,企業內部專業人員的缺乏也是造成審計風險的重要原因,部分中小企業甚至還在使用傳統的審計模式,這對企業信息的傳遞與分析會造成很大的不便。
(二)外部因素
市場環境是企業需要面臨的主要外部因素,在新興的金融形式下,企業主要通過為人們提供一定的服務,從而獲得一定的利益,因此,市場是造成審計風險的主要外部因。金融市場的發展使得企業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復雜,市場競爭環境也越來越嚴峻,因此,這要求相關的審計人員能夠對市場環境進行正確的判斷與預估,合理利用衍生金融工具,為企業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保證企業能夠在嚴峻的市場競爭環境中贏得一處立足之地,同時,這還要求相關的管理人員能夠根據市場政策的變化,及時對企業經營方案進行一定的調整,從而更好地占領市場,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
(三)專業因素
對于審計工作在專業方面的風險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首先,企業缺乏專業的審計人員,相關工作人員的學習水平不高,使得其無法很好地適應新會計準則下金融市場的快速變化;其次,企業管理人員對衍生金融工具的了解還不夠全面,這使得企業相關的決策缺乏一定的科學性與可靠性,其會在一定程度提升企業的審計風險;最后,在新會計準則下,部分企業內部的審計方式還是沿用傳統的模式,這對審計工作的開展會造成一定的不便,同時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新制度的落實,因此,企業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強對審計工作的升級與更新,從而更好地適應新會計準則對審計工作的要求。
二、新會計準則下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審計風險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自身風險
由于功能與本質的要求,使得衍生金融工具自身就具有一定的風險,其主要是在交易合同的基礎上,明確交易相關人員的責任與權利,但是交易活動往往是在未來的某一段時間內進行,因此,在該段時間內金融市場的變化以及政策的出臺等眾多因素都會對企業的審計工作造成一定的風險。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在時間上的具體要求,使得其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與不可預估性,這造成了企業的審計風險,同時使得企業需要承受損失的可能性大大提升,總而言之,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風險是造成審計風險的本質原因。
(二)審計報告不規范
由于在新會計準則下,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活動往往是在虛擬的環境中進行的,因此,傳統的審計模式已經遠遠無法適用于當下的金融業務,另外,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缺乏具體的交易對象,且杠桿效應的存在使得交易情況更加復雜,這對審計報告的編制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同時交易對象的不確定性使得企業需要承擔更大的審計風險,例如在金融危機中,部分審計報告顯示“優秀”的企業卻面臨破產的危機,這主要就是由于審計報告的編制不規范造成的現象。目前,大部分會計人員在審計的過程中,對衍生金融工具從未給予一定的重視,忽視了其對企業財務的重要影響,即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企業在該方面存在的風險,這會對企業將來的穩定運行造成很大的威脅,甚至在投資失敗的情況下,其會給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相關的審計人員也將面臨一定的責任追究。
(三)審計人員專業水平較低
近些年來,伴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衍生金融業務開始涌入市場,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金融市場的復雜化,甚至部分金融工具是在多次衍生后產生的,這給審計人員對衍生金融工具的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另外,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虛擬性,使得合約的紙面信息與實際的交易內容具有一定的不對稱性,因此,審計人員往往無法較好地意識到交易活動可能產生的風險,例如如何使用計算機技術了解衍生金融工具的實際公允價值,這都是當下審計人員在業務處理過程中需要面對的盲區。由于衍生金融業務的復雜性,使得相關的審計人員需要具有更高的專業水平,才能更好地對嚴峻的市場環境與復雜的交易情況進行準確的分析,從而有效提升企業的審計水平,最大程度降低風險。
三、衍生金融審計風險的主要應對措施
(一)加強對衍生金融工具的了解
通過對大量的金融事件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事件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審計人員無法及時發現漏洞,并采取合理的措施提前進行防范,其本質原因應該歸結于其對衍生金融工具的不了解,尤其對新會計準則下的金融業務缺乏必要的認識。相較于傳統的衍生金融業務,現在的業務處理一般都是在虛擬的環境下進行交易,同時需要通過支付一定的保證金以對大數額的資金進行運轉,其強大的杠桿效應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企業的審計風險,因此,若審計人員對衍生金融工具缺乏必要的了解,往往無法做出正確的決策,所以,企業需要針對以上情況開展相關的技能培訓,同時聘用專業的審計人員,加強企業對衍生金融工具的認識。
(二)重視審計報告的編制
因為衍生金融工具具有較高的風險,因此,在審計報告的編制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將其考慮在內,從而使得報告結果更貼近實際情況。首先,審計人員需要搜集必要的數據進行一定的分析,對其具有的漏洞與問題進行預先的防范與解決;其次,會計人員需要根據審計結果及時為企業提出相關的改進建議與措施,并出示具體的報告;最后,審計人員需要在報告中對衍生金融工具的應用情況、風險水平等措施進行全面的披露,管理人員應該對此給予一定的重視,只有對衍生金融工具的審計風險了解透徹,企業運營具有的風險才會有效降低。
(三)重視審計人員的專業水平
在新會計準則下,我國的金融市場具有更高的風險性與不確定性,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相關的會計人員需要根據市場的實際變化,相應地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從而更好地使用業務處理的專業需求,從根本上為企業規避風險。首先,審計人員自身需要重視對衍生金融工具的學習,透徹了解其相關概念與業務內容,只有對其具有全面的認識,才能夠更有效地進行審計分析,并做出正確的決策;其次,企業應該加強對審計工作的監管,保證相關的工作人員能夠嚴格按照制度與規范的具體要求開展工作,營造端正、嚴謹的工作氛圍;最后,企業需要定期開展相關的培訓活動,加強對工作人員知識體系的更新,不斷提升其專業水平。
(四)加強對市場的了解
外部因素是造成企業衍生金融工具審計風險的重要原因,所有的交易活動都需要在市場環境下進行,因此,企業風險的高低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場情況的影響,所以,企業需要加強對市場的了解與應用。首先,企業需要建立良好的口碑與聲譽,從而為交易活動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其次,企業需要加強對市場數據的分析,提前了解市場的變化趨勢,并積極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有效降低企業風險;最后,企業需要了解國家政策的最新情況,并對自身的經營方案進行有效的調整,提前占領市場,贏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市場體系的不斷完善,企業面臨著一定的挑戰與機遇,企業需要積極采取合理的措施,降低在新會計準則下衍生金融工具的審計風險。衍生金融工具的審計一項較為繁瑣、困難的業務,因此,這要求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不斷提升自我的專業水平,加強對金融市場的了解,挖掘企業的潛在風險,并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范,最大程度降低企業風險。
參考文獻:
[1]柏嘉儀 衍生金融工具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相關分析[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6(05).
[2]唐佳 新形勢下衍生金融工具會計的若干問題分析[J]-《大眾理財顧問》-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