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
新型教育中主要的一點就是努力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學習活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思維達到了充分的調動,也使英語課堂生動有趣,使英語課具有了特殊的魅力。下面,我談談英語課上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幾點做法:
一、 設置語言環境,激發學生參與意識
學習英語是為了在真實的情境中運用英語進行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交流。語言能力是通過與他人進行言語交際、思想交流而獲得的。因此,只有把語言知識和技能融入到豐富、真實、自然的語言環境里,學生才能主動地逐步掌握語言、運用語言。所以教師堅持每日課前五分鐘與學生自由交流的做法是很有益處的。
七年級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很高,教師要抓住這一特征,經常與學生進行貼近生活的簡單對話,這些話題基本上都是學生已學過的內容,這樣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例如:Whats your name? How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
也許剛開始時,學生會不習慣,不知道如何回答,在對話中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老師及時地給予積極的鼓勵和引導,使他們逐漸增強信心,由被動到主動。提問的方式應該由淺入深,逐步使學生能夠做到會日常會話,會做值日報告乃至交流,使他們欣喜地感受到成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快樂。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樂學的課堂氛圍
魯迅先生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在課堂上使用收錄機、投影儀、一體機、幻燈等多種媒體,會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好奇心會促使他們關注教師的一舉一動,那美好的音樂、準確的讀音、優美的圖像……會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師要抓住這一時機,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如朗讀活動、表演活動、對話或背誦活動,逐步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達到交際的目的。
三、利用道具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表現欲
初中教材有許多貼近生活的對話和短文,這就為情境教學、語言實踐創造了環境。常見的情境對話有打電話、如何問路、如何購物、看醫生等。教師在講這些對話以前要精心備課,利用道具創設逼真的場景。如在講七年級教材Lesson47時,教師事先讓學生從家帶來幾部模擬電話機,在學生熟悉了對話的內容后,開始兩兩一組的對話訓練。這時,學生可以大膽地表演劇情,錯了重來,無需拘束。教師要提倡學生相互之間對話,甚至和教師對話,雖然有時會使大家哄堂大笑,但這樣一來,學生變“苦學”為“樂學”,學習的效率隨之提高。
四、利用順口溜、關系圖等,把知識由難變易
英語語法規則、詞的用法區別、發音規則等,常讓學生迷惑。鑒于此,教師可編些口訣來幫助學生記憶,降低學習難度,使學英語的熱情升溫。對初一學生講“be”的用法,記口訣:I用am,you用are;is跟著他她它。要問復數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 。又如,為了幫助學生熟悉哪些動詞后跟動詞不定式,哪些動詞后跟動名詞形式,我找了一些口訣。常見的跟不定式作賓語的動詞,順口溜如下:要想拒絕忘記( want, refuse, forget),需要努力學習( need, try, learn),喜歡同意幫助( like, agree, help),希望決定開始( hope, wish, decide, begin, start)。動詞后跟動名詞作賓語其順口溜如下:完成實踐值得忙( finish, practice be worth, be busy),繼續習慣別放棄( keep on, be used to, give up),考慮建議不禁想( consider, suggest, cant help, feel like),喜歡思念要介意( enjoy ,miss, mind)。又如基數詞變序數詞的變化口訣:基變序有規律,一二三特殊記,th四加起,八去t,九去e,five ,twelve是兩兄弟,若是遇到幾十幾,只變個位就可以。學生記起來朗朗上口,好記又不乏味,而且記得又牢固。
此外,關系簡圖也可使知識由難變易,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如在講this,that以及它們的復數時,我發現它們之間的聯系,因此用一個簡單的關系圖把它們串了起來。
(反義詞)
this → that
↑(單數) ↓(復數)
these ← those
(反義詞)
又如在講a little,little 、few 、a few的區別時,我總結了這樣的規律:
a few ∣ few 修飾可數名詞
a little ∣ little 修飾不可數名詞
表示有一點 表示幾乎沒有
總之,教師只要常收集,多積累,勤總結,口訣就會源源不斷,關系簡圖就能隨手拈來,教學也定會趣味橫生。這樣學生才會饒有興致地參與到你的課堂活動中來,英語課才會持久永“活”。
(作者單位:甘肅省酒泉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