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輝
摘 要: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現代化進程加快,農民工群體為謀求更好的生存條件外出務工,不少父母只能將孩子留在家中,社會便出現了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們的學習成績不如其他孩子,學習習慣也不好。主要是缺乏家庭教育,兒童學習習慣沒有養成。本文主要從學校教育層面來闡述農村留守兒童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學習習慣;養成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152-01
“習慣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迸囵B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培養學生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的重要內容。據調查發現,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農村出現留守兒童這個新的特殊兒童群體,且這個群體的人數正在不斷擴大,成為一種比較普遍的社會現象。因長期離開父母的正常監護,親情缺失,教育不當,在身心健康、道德品質、人身安全等方面問題日益突出。關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應當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一、農村留守兒童學習習慣的現狀
留守兒童身上通常會存在一些不良學習習慣。比如:學習態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確,作業不完成,寫字潦草,上課不注意聽講等。就其原因,有幾個方:留守兒童許多不良學習習慣的養成,一方面是由于監護人沒有盡到監護的職責。多數留守兒童是由祖輩監護,沒有文化,他們很少甚至沒有主動地去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他們認為只要一日三餐讓孩子吃飽,有個安全的地方供孩子住宿,不讓孩子挨凍受餓,就算是盡到了監護的職責。至于孩子的學習品質、行為習慣、心理健康等方面,那是老師應該做的事情。有這種想法在農村村民中占到了大多數。教育孩子、關注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不只是某個人或某部分人的事情,而是家庭、學校、社會共同關注、齊心協力進行的一件重大事情。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存在嚴重的問題,家長認為現在讀書沒有好大的用場,花錢讀書畢業后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倒不如和他們一起早點出門打工,早點掙錢,對孩子的學習就不管不問,任其發展。
二、農村留守兒童呈現的主要問題
在廣大農村,留守兒童由于長時間缺乏家庭關愛和教育,在學習方面受到了很大影響,這部分學生中大多學習習慣差,性格孤獨,不能主動學習,沒有主動看書、預習、閱讀的習慣,常違反紀律,不認真聽講,不按時完成作業,不做家庭作業,逆反心強,學習做事不認真,注意力不集中,以自我為中心,怕思考問題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弱化了學校的教育教學效果。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加,留守兒童的教育更是廣大農村教育工作者頭疼的問題。沒有現成的方法和手段解決,而它又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因而作為農村教師,必須正視留守兒童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找出問題的癥結,從而有效的解決此問題。關心關愛留守兒童,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三、留守兒童需要培養的幾種良好的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形成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習慣是在學習過程中經過反復練習形成并發展,成為一種個體需要的自動化學習行為方式。廣大教育工作者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培養留守兒童的學習習慣。一是主動學習的學習習慣,從培養留守兒童的學習興趣入手,以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明確學習目的,培養間接興趣。學習目的的教育應該聯系孩子的思想和實際,堅持耐心細致的正面教育,通過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把學習目的與生活目的聯系起來,這樣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學習興趣;是創建有利于學習興趣培養的外部環境。二是培養多思、善問、大膽質疑的學習習慣,學習要嚴肅認真、多思善問?!岸嗨肌本褪前阎R要點、思路、方法、知識間的聯系、與生活實際的聯系等認真思考,形成體系。三是要養成講究學習衛生的習慣,青少年時期,既是長知識時期,又是長身體時期。因此,留守兒童應該知識、身體并重,在整個學習生活中,講究學習衛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衛生習慣。
四、留守兒童學習習慣養成的方法
留守兒童的學習習慣是在長期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不同的學習習慣對于思維能力的提高起著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學能力的養成。首先,創設良好的校園環境,幫助留守兒童樹立學習信心的習慣。留守兒童大部分因遠離父母親人,得不到應有的關心和照顧,加之隔代親的弱愛,無約束之感,養成不按時完成作業,課堂上不認真聽講,打鬧嚴重等不良習慣,對學習失去信心。教師要認真觀察他們各自的長處,尋找每個人身上的閃光點,適時給予表揚。努力為他們創設可以體現其自身價值的機會,適時予以表揚和鼓勵,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其次,培養留守兒童主動學習的習慣要加強學校硬件建設,通過宣傳欄、干部選拔、樹立典型等校園文化建設,為留守兒童創設一個舒適安逸的學習生活環境,要多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和喜悅,培養學習的興趣。
總之,農村留守兒童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日能夠實現的,要通過社會、學校、家庭的多方配合,共同承擔起留守兒童教育的重擔,關愛他們、理解他們,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養成教育環境,使農村留守兒童能夠成為有用的社會四化建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