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鋒
摘 要:小學數學是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教學是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途徑。隨著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對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行努力探究,以保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244-01
在小學和中學階段,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必修課,對提升學生整體素質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不斷凸顯出來。本文主要分析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以期能為課堂有效教學提供參考。
一、存在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問題
1、“教”和“學”之間脫節
教學過程需要教師教和學生學相配合,如果“教”和“學”之間脫節,師生間就無法進行互動,就難以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因課堂教學時間只有40分鐘,所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變得尤為重要了。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觀點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很多教師嘗試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但在這一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新問題,造成學生活動流于形式,沒有實質意義。這兩種教學模式有一個共同缺陷,即未對“教”與“學”進行良好的結合,師生之間沒有形成良好的互動,如此便無法形成有效的課堂教學。
2、采用過于單一的教學方法
小學生由于受年齡限制,自控能力相對較弱,枯燥的學習難以使他們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而在現階段的很多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一支粉筆加一根教鞭就將整堂課上完,在教學方法上毫無新意,這樣的課堂當然很難對活潑好動的小學生產生吸引力。
3、課堂教學和現實生活相脫節
不管是學習哪一門學科,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運用到實際中,數學知識自然也是如此。但現在的小學數學知識卻缺乏實際運用的機會,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只是用來應付考試,沒有機會讓學生去感受數學知識的實用性,這就使學生認為學習數學知識沒有什么實際的用處,也就無法產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二、實現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
1、結合“教”與“學”,師生間進行良好互動
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單一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和單一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都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可以保證師生間進行良好的互動,才能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2、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學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一個群體,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來進行教學活動。如:一些學生對計算類的題目比較擅長,教師就可以多創造一些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信心。同時還要針對學生的弱點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從而對學生的弱項加以彌補。
3、注重與實際相結合
數學這門學科的實用性很強,大到航天科技,小到買菜做飯,這其中都含有豐富的數學知識。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須要注重知識與實際的密切結合。如在教學“百分數”時,由于這部分的內容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所以上課之前我收集了很多帶有百分數的實物資料,通過這種實物對照的方法能讓學生對所學的內容進行更加直觀的了解,還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
教學活動的內容并不只有課堂教學,教師還應根據課本知識開展一定的課外活動。如在教學“圓”時,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做一些手工勞動:找一些圓形的實物,根據這些實物來學習畫圓,對圓的特點進行初步感受;把自己畫出來的圓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從而對圓的特性進行進一步的了解,這樣學生就能發現一些圓心、半徑和直徑等知識。這些實際操作不但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對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行鍛煉。
5、對多媒體軟件進行適當運用
小學生的思維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維,一些過于抽象的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困難,這時若能應用一些先進的教學工具,就可以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化。
6、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的興趣點加以捕捉
數學源自生活,生活中到處存在數學問題。數學教學要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將數學問題和生活情景有機結合。通過解決生活問題來對數學知識加以鞏固,從而提高數學技能和技巧。對小學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識、經驗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觀察,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拓展學生對數學的認識,發現數學的空間,重視學生對數學體驗的積累。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之前盡早感受這種做法,這樣常能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學厘米、米等長度單位時,可以從比高矮實際事例讓學生對長度單位對于精確測量的意義有所了解,再讓學生通過測量工具認識這些長度單位,然后動手對圖釘的長度、食指的寬度、書本的長度、平伸兩臂的長度、黑板的長度及教室的長度等進行測量。這些知識都是學生易于接受和喜聞樂見的,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數學,讓學生深切地體會到了原來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身邊就有數學,數學不再是枯燥、抽象的課本知識,而是充滿靈性和魅力、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活動。同時也增強了數學的親和力,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數學,讓課堂教學煥發了生命的活力。
總之,教學小學數學這門課程很容易,但是想要將這門課程教好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多實踐、多思考,爭取在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這樣才可以實現課堂的有效教學,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 芬.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探微[J].小學教學參考。2012(02):26.
[3] 夏 琪.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實現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