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憂葵
摘 要:在信息時代的今天,把信息技術引進課堂教學時實現變革的一個普遍途徑。應用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是一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更是知識傳輸的有效載體,是更新教學方法,實現課堂教學最優化的重要途徑和有力的措施。通過多媒體,豐富了教學手段,可以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難點,化靜為動加深理解,擴大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情境;興趣;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342-01
論文創新點:本論文深入分析總結了多媒體與數學學科教學的融合應用,全方位的闡釋了多媒體在現代數學學科教學上的應用價值。
正文:應用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是一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它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積極、愉悅的心理狀態,對學生創新和探索精神的培養有著事半功倍之效。多媒體技術更是知識傳輸的有效載體,是更新教學方法,實現課堂教學最優化的重要途徑和有力的措施。下面就以小學數學教學,談談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教學時我們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促使他們以積極的態度,飽滿的熱情和旺盛的精力主動的去學習,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學三年級上冊第41頁的“周長”時,課件演示: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一路上風餐露宿,受盡了磨難,一天中午,烈日當頭,他們越走越累,于是孫悟去化齋。不一會兒孫悟空就抱著一個大西瓜回來了,悟空說:“只有一個西瓜我們四個人分著吃吧。”八戒一聽,連忙搶著說:“大師兄讓我來分吧我飯量大,吃得多,所以我吃這個西瓜的1/9,師傅吃這個西瓜的1/7,沙師弟吃1/5,大師兄飯量最小,就吃這個西瓜的1/3吧”。聽了八戒的話,他們三人都哈哈大笑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嗎?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一定會自己找出答案。從學生熟悉和喜歡的“西游記”入手,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把學生一下子引進課堂,使學生很好地進入學習狀態。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利用多媒體技術,把抽象的小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轉化為學生能直接明白的知識,把靜止的圖畫符號轉化為動的場景,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知材料,幫助學生建立了完整的知識。例如,在學習三年級上冊“秒的認識”時,學生對于分與秒之間的進率換算一般不成問題,但要建立起“一分鐘”或“一秒鐘”的時間概念則比較困難,為了突破這一學習的難點,在教學時我在多媒體上將一塊手表放大展示,讓學生清晰觀察秒針的運行過程,同時安排學生在一秒鐘內或寫字、或算口算題或數數。學生興趣濃厚,在一系列的生活場景中建立了比較深刻的時間觀念,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化靜為動,加深理解
由于身心發展的特點,小學生對處于動態物體的感知反應快、印象深。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正可以發揮其在教學過程中動像和靜像有機結合的優勢。因為多媒體課件具有集文字、動畫、聲音、圖像于一體并可同時展現的優點,所為可以變抽象為直觀,變靜為動 ,擴大了學生的認識空間,縮短了學生的認識過程,減少了學生的想象的困難,為學生實現由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飛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根據教材的內容和教學需要,化靜為動,動靜結合,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例如,教學“位置”一課時,利用多媒體課件的閃爍,使學生先找到物體所在的位置,以它為中心如何向右移動三個格,再向下移動兩個格,學生的心理十分清楚。完成了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會了這一知識。這樣既讓學生抓住位置的不變性,又讓學生了解位置的變化性。從而讓學生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增加了課堂的容量,節約了空間和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我們經常倡導要給小學生減負,那么將一部分的知識在課堂上完全鞏固消化就是一個途徑。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充分發揮其大信息容量,省時省力的優勢。在教學前我們就設計好教學,準備好課件,不但能增加教學容量。加大訓練密度,還能減少師生抄題,擦題等負擔,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去探究發現。又如在上練習課時,由于學生的差異比較大,好的學生感覺是重復,差的學生感覺不能達到滿足,因此可以采用變通的形式,運用媒體將類似的題目以例題的形式進行講解,然后和習題中的相關內容相聯系,這樣可以充分利用課堂的時間,提高課堂的效率,學生也能夠運用知識觸類旁通,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組織教學,不但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還能給課堂教學注入生命的活力,切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作為一名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抓住信息技術發展帶給我們的機遇.我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將會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發揮更優更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