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李冬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4-000-02
摘 要 從對企業文化建設進業務的目的意義、基本要求、方法途徑、效果評估等方面入手,研究探索建立一套企業文化建設進業務的工作機制,實現企業文化理念在日常業務工作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從而真正發揮以企業文化理念指導業務工作行為、業務工作行為體現企業文化理念的互動作用。
關鍵詞 企業文化 進業務 機制
作為一個企業,任何一個部門、工區、車間、班組、所隊等單元、組織,包括每一個員工,都有自己的核心業務和主要業務范圍、內容,企業文化建設進業務就是以企業文化理念教育、引導、規范業務工作行為的過程,使員工在各項具體業務工作中自覺地、自然地體現企業文化內涵,最終養成共同的行為習慣。企業文化建設進業務是企業文化建設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研究探索企業文化建設進業務的工作機制是一個現實的課題。
一、企業文化建設進業務的目的意義
(一)進業務是企業實現文化管理的有效途徑
企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和管理上升到一定水平的時候,對企業進一步發展形成制約因素的往往是思想觀念、認識水平、行為習慣、價值觀等等,企業需要文化來拓展發展空間,需要文化作為生命力和源動力。而企業是通過各項業務管理和個人業務工作行為、績效來完成企業使命的,企業文化建設進業務是企業實現文化管理的有效途徑。
(二)進業務是企業文化落地的需要
企業文化必須落地才能發揮管理效用,高高在上、與核心業務脫節只能是與企業發展“兩張皮”,最終走向死胡同。對企業而言,文化落地,就是最終要在企業經濟活動中進業務、進管理、進過程,這之中進業務又是關鍵,抓住這個節點,文化也就能自然地融入到管理和過程中。
二、企業文化建設進業務的基本要求
(一)要能讓員工在主觀思想上接受企業文化理念
一是要求“自轉”要圍繞“公轉”,以共同的價值觀和企業精神規范不同部門(單位)、不同管理層次的行為規范及其相互之間和諧協調。二是每個員工在履行崗位業務職責時,都必須將個人價值觀服從和統一到公司價值觀上來;將自主意識服從和統一到公司的經營理念上來;將自我習慣服從和統一到公司的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管理上來。
(二)要在業務流程和作業行為設計上體現文化理念的落地
文化實踐中常出現一種現象,員工能認同公司的文化理念,但卻不明確在本職崗位業務中究竟要做什么,做到什么標準、怎樣做才能體現企業文化理念。將企業文化理念轉化為具體的行為需要規范業務流程和作業行為設計來完成。企業一系列規章制度和各個業務流程必須體現企業文化理念的內在要求,并外化為具體的行為(動作)。比如海爾公司維修工的上門服務,為了體現對客戶的尊重和員工的文明素養,進門之前必須帶上鞋套。
三、企業文化建設進業務的方法和途徑
(一)業務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機制
企業的規章制度是企業文化理念的載體,是企業文化建設進業務的媒介。企業要成立專門的制度審查機構,參加這個機構組織的人應是對企業業務流程最為熟悉,對企業文化最為深刻理解者;新建制度應由一個或幾個業務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查其真實需求性之后進行制定;制度需定期進行修訂、改進和完善,過時的制度應廢止或替代;審定制度的主要內容是制度是否體現企業文化內涵、制度的連續性、可操作性、對管理水平和文化引導的遞級提升等等;制度的頒布與宣傳、培訓,讓執行者理解制度的內涵、執行的要求。
(二)培訓機制
企業文化進業務,最佳效果是讓員工在業務工作中,乃至在日常生活中,發自內心地認同企業文化,并能夠運用企業文化的積極成果去思考、指導自己的行為。優秀的企業文化對員工潛移默化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達到此目的最重要的方法是培訓。
1.新員工的崗前培訓。通過辦培訓班,使新員工確立正確的崗位認知和開展崗位業務的文化認知,知道做什么和怎樣做,是帶有一定強制性的,管理者意志的體現。
2.通過教育引導來培育員工自覺用企業文化指導工作的思維習慣。從員工角度而言,還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即“知其然”,文化建設的最終是讓員工從被動轉為主動,從不自覺到自覺,要達到此目標必須經過“知其所以然”這個環節,通過加強培訓,讓員工從文化層面知道為什么要制定這些制度和工作內容、在業務中為什么要按照這樣的流程去行事。
(三)執行機制
企業文化建設如果不能實現進業務,企業文化就只能是口號;承載企業文化理念的的制度,如果得不到有效執行,企業文化建設也將是空話。
1.企業執行力不強的主要責任不在于一線員工,而在于各級管理者。企業執行力的衰減和弱化的根源在于對管理者的約束力、控制力的不足。約束和控制的力度不僅體現在我們選用什么樣的人,還在于我們能夠不用什么樣的人。
2.對于管理而言,有沒有制度很重要,而形成完善的制度運行機制則更為重要。因為沒有運行機制,制度就得不到落實,成為一紙空文。制度能否得到100%的落實,是衡量執行力大小的重要標志。我們現在不缺制度,缺的是按制度運行的機制。
3.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其實質意義是一個組織的紀律要求,組織中每一個成員都必須無條件地執行,否則就應該付出代價。規章制度有可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是不可以作為不執行的借口。因為效率和結果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整個團隊的事情。我們黨開創革命事業的初期,能夠把成分復雜、來自五湖四海、那么多文盲、半文盲的農民組成的隊伍鑄造成一支戰無不勝的革命軍隊,除了堅定的信念、不怕犧牲的精神之外,鐵的紀律也是重要的因素,“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膾炙人口,流傳至今。紀律是組織的生命,沒有紀律的組織必然是軟弱渙散的,沒有精神狀態和戰斗力的,也是沒有前途的。
四、企業文化建設進業務機制的效果評估
結合企業實際,研究制定一套企業文化建設進業務機制運行效果的評估辦法,開展評估活動,著重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是在企業內部進行評估,主要內容包括,員工對企業文化的接受水平;企業文化理念與業務制度、流程的結合度;制度、流程的科學性、合理性、可操作性;業務制度、流程的執行情況;等等,另一方面是對企業外部形象進行評估,主要內容是客戶的滿意度、美譽度;企業的社會現象、公眾形象;企業品牌的認可度、知曉度等等,從這兩個方面不斷找出問題和差距,進行機制完善和改進,使企業文化建設進業務的水平和效果呈現螺旋式上升。
五、結語
企業文化建設進業務是企業文化實踐活動的重要環節,是實施企業文化建設的方法之一,是實現企業文化理念落地,轉化為員工業務行為的根本有效途徑,目的是培育全體員工共同價值觀指導下的共同的行為習慣。實現企業文化建設進業務必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包括教育培訓機制、業務制度、流程建設機制和執行機制,對機制運行狀況進行動態評估并持續改進完善,推動企業文化建設進業務不斷上水平,顯效果。
參考文獻:
[1] [美]加雷恩·瓊斯,珍妮弗·喬治 [英] 瓊斯G. R.(瓊斯,加雷思.)管理學基礎[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
[2] 陳春花.高成長企業的組織與文化創新[M].中信出版社,2004.
[3] 王馳.當代企業文化導論[M].湖南出版社,2000.
[4] 郭紀金.企業文化[M].中山大學出版社,1991.
[5] 張銘遠.企業文化導論[M].遼寧大學出版社,1990.
[6] 高效琨,李雨村.中國的企業文化[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7] 陸嘉玉,姚秉彥.企業文化理論和實踐[M].中國工人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