尙蓓蕾
中圖分類號:F272.9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4-000-02
摘 要 本文重點論述業務外包、全口徑人工成本對工資總額預算管理的影響及管理建議,簡要論述業務外包對組織實施集團企業發展規劃、組織機構及勞動定員等其它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業務的影響。在新的形勢下,對企業引入業務外包管理模式,節約人工成本,合理規避用工風險很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 業務外包 人力資源管理 影響
為滿足企業輔助性、臨時性、替代性崗位的用工需求,降低用工成本,規避用工風險,近年來勞務派遣用工方式被廣泛地使用。但隨著勞動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釋的逐步落實,對勞務派遣的數量、期限、報酬等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和規范,其降低用工成本,規避用工風險的優勢正逐漸喪失,甚至一些企業在突破“三性”、時間、范圍、數量、同工同酬等法律規定限制情況下已經形成了新的潛在法律風險。在新的形勢下,減少勞務派遣用工,引入業務外包管理模式,是企業節約人工成本,合理規避用工風險的優先選擇。
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審視業務外包及其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及時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對加強企業管理、創新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本著研究工作,探討問題,把工作做得更好更細的初衷,結合工作實踐,我對業務外包、業務外包成本費用及其對工資總額預算管理等人力資源管理帶來的新問題等進行了一些思考,嘗試通過對業務外包費用進行分析,從中甄別出業務外包人工成本并將其納入企業的人工成本管理范疇,將企業正式人員的人工成本、勞務派遣用工的人工成本和業務外包的人工成本統一核算,引入全口徑人工成本概念,真實全面地反映企業人工成本管控水平。本文重點論述業務外包、全口徑人工成本對工資總額預算管理的影響及管理建議,簡要論述業務外包對組織實施集團企業發展規劃、組織機構及勞動定員等其它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業務的影響。
一、業務外包的概念
所謂業務外包,是企業通過與外部其他企業或非自然人簽訂契約,將一些傳統上由公司內部員工負責的業務或職能外包給專業服務商的經營管理模式。
業務外包的實質是變傳統的一貫作業管理模式為現代的分工整合管理模式,讓企業重新定位,強調在一個或幾個生產經營環節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2014年中央電視臺年度經濟人物評選直播現場中格力空調總裁董明珠和小米手機總裁雷軍的10億元賭局,我們既感受到了互聯網經濟模式在傳統經濟模式基礎上成功的創新實踐,也看到了小米僅僅專注于研發和營銷這一核心競爭優勢,將其它非競爭優勢的業務全部實施業務外包,從而獲得的巨大成功的典型案例。
二、全口徑人工成本的概念
全口徑人工成本包括企業正式用工的人工成本、勞務派遣用工的人工成本和業務外包的人工成本。全口徑人工成本真實、全面地反映了企業人工成本的整體管控情況,是同類型同規模企業可以相互對比參考的通用指標,可以據此對各個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做出相對客觀的評價。即使是不同類型、規模、領域的企業,以每萬元產值中全口徑人工成本占比這一經濟指標作為勞動生產率指標的輔助評價指標,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三、外包業務費用與外包業務人工成本的區別
外包業務費用是企業與外包業務承包商簽訂商務合同發生的費用。外包業務費用以承包服務合同、生產委托合同的形式按一般商務合同進行管理,企業與承包商的關系按照民法調整,在生產成本科目下核算。
外包業務人工成本是外包業務費用中一部分,是嚴格按照行業勞動定員標準規定的工作范圍的外包業務費用,扣除抵扣稅款、零星材料費(占比太少的可忽略不計)后的費用。沒有行業勞動定員標準規定工作范圍的,應按傳統上由公司內部員工負責的工作、企業一般意義上的業務或職能范圍合理確定,是集團企業的應由集團統一劃定。
四、全口徑人工成本對工資總額預算管理的影響及建議
在日常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實踐中,一般的工作范圍是正式用工,有的也涉及勞務派遣用工,基本上沒有涉及業務外包用工。隨著業務外包廣泛采用,其對一般意義上的工資總額預算管理、人工成本管控等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了新的問題。由于不同企業間會因各種原因造成業務外包的范圍不一致,其正式員工(及勞務派遣員工)的工資總額、人工成本口徑必然是不一致的,因而會造成相同類型、相同規模企業間其經濟數據缺乏可對比性,無法對它們的整體管理水平做出橫向的對比評判。全口徑人工成本的概念的引入,使在企業加強工資總額預算管理和人工成本縱向對比的基礎上,有了可以在不同企業間相互對比的橫向指標,對企業追求先進,集團企業對下屬企業的管理水平進行客觀全面的考察都有積極地現實意義。
例如在工作實踐中,集團可以在加強工資總額預算管理的基礎上,嚴格按照行業勞動定員標準規定的工作范圍,對下屬企業每年進行一次全口徑人工成本調查(全口徑人工成本情況調查表見附件),并將此指標納入對企業的年度考核,對各企業之間進行對標分析,全面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
五、業務外包及全口徑人工成本核算實例
某甲、乙、丙公司同為火力發電企業,某甲規模為2×600MW超臨界燃煤機組,某乙規模為2×660MW超臨界燃煤機組,某丙規模同為2×300MW超臨界燃煤機組?,F以某甲、乙、丙三個企業為例進行對比分析。
某甲公司在機組運行的除灰、脫硫模塊、機組維護的熱機、電氣、熱控模塊的大部分、燃料系統的運行和檢修模塊采用了業務外包。根據對某公司2014年度所有項目外委合同的分析甄別,并嚴格對照標準定員規定的工作范圍,認定為業務外包的合同費用2738萬元。核減非規定范圍內的熱控維護C修部分72萬元、電氣維護C修部分27萬元,符合規定工作范圍的合同金額2639萬元。零星材料費占比太少忽略不計,扣除抵扣稅款,業務外包人工成本為(2738萬元-72萬元-27萬元)*(1-17%)=2113萬元。根據年度統計,2014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55億元,實現凈利潤37000萬元,正式用工人工成本3570萬元,勞務派遣用工的人工成本980萬元。則2014年該公司全口徑人工成本總額為:3570萬元 +980萬元 + 2113 萬元=6663萬元,業務外包人工成本占某公司全部人工成本總額的百分比=2113 萬元/6663萬元=31.71%,每萬元企業增加值中全口徑人工成本所占比例=6663萬元/225500萬元=2.95%。
某乙公司標準定員規定的工作范圍內業務均由公司正式人員承擔,無勞務派遣用工,無業務外包。根據年度統計,2014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39億元,正式用工人工成本6900萬元。則2014年該公司全口徑人工成本總額=正式用工人工成本=6900萬元,每萬元企業增加值中全口徑人工成本所占比例=6900萬元/173900萬元=3.97%。
某丙公司標準定員規定的工作范圍內業務均由公司正式人員承擔,無勞務派遣用工,無業務外包。根據年度統計,2014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44億元,正式用工人工成本4100萬元。則2014年該公司全口徑人工成本總額=正式用工人工成本=4100萬元,每萬元企業增加值中全口徑人工成本所占比例=4100萬元/104400萬元=3.92%。
由此可見,某甲公司業務外包人工成本已占全部人工成本總額的很大比重,其與某乙、丙公司相比其每萬元企業增加值中全口徑人工成本所占比例低30%左右,數據顯示其人工成本管控水平相對較高,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而某乙公司和某丙公司相比每萬元企業增加值中全口徑人工成本所占比例基本一致,均比甲公司高30%左右,數據顯示其人工成本管控有一定潛力挖掘。
六、業務外包對組織實施集團企業發展規劃、組織機構及勞動定員等其它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業務的影響
業務外包體現了效率和效益優先的原則,符合社會化專業分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在集團企業制定和實施企業發展規劃時,要積極培育業務外包服務主體,加強內部市場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業務外包的管理規范,指導成員企業業務外包行為。在成員企業組織機構及勞動定員的工作實踐中,也要綜合考慮業務外包的外部市場情況和企業的現實情況,通過政策引導鼓勵企業采用業務外包,把非核心業務承包給專業性更強的公司去做,自己集中精力把核心或控制業務做好做大做強,利用外部優勢資源,達到強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在工作實踐中,業務外包在發電企業正逐步被采用,市場及服務主體日趨發育成熟,發電設備檢修維護、非核心生產模塊如除灰、脫硫、脫硝、燃料系統運行及檢修、化學系統運行及檢修等都廣泛采用了業務外包,近年甚至出現了專業的發電運營公司。重視、研究這一發展趨勢,對集團電力板塊創新體制機制,轉變勞動組織觀念,優化企業組織機構,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實現企業轉型升級,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例如在集團制定電力板塊發展規劃時重視對檢修維護隊伍的發展培育,統合板塊各電廠檢修維護人力資源,將檢修維護這一各發電企業共有的業務模塊做精做專,成立既能夠統合板塊各發電企業檢修維護市場,又能提供高質量、專業化服務的市場主體,對提高整個電力板塊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節約人工成本,從而提升核心競爭力,將產生積極的正向作用。同樣,在板塊組織機構及勞動定員的工作實踐中,重視、研究業務外包,在制定組織機構及勞動定員整體方案時充分考慮并鼓勵各企業采用業務外包這一生產管理模式(比如對全口徑人工成本管控效果明顯,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優良的企業予以工資總額方面的獎勵等等),對提高生產企業勞動生產率,控制人工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提升企業競爭力,都將產生極大的積極影響。
七、結語
由于個人水平有限,又囿于長期在基層單位的工作經歷,掌握的文獻資料和經濟數據都極其有限,偏頗和紕漏不可避免,僅以粗淺成文,其初衷是以期對工作有所裨益,錯誤、粗疏之處敬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