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甜
【摘 要】微課作為翻轉課堂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已然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及學校管理者的重視,也開始被廣泛應用到了實際的教學之中。本文從微課的概念特征及內容入手,分析了大學英語教師制作微課的方式,并說明微課教學所面臨的優勢與挑戰,探討了微課如何與傳統大學英語教學有效地結合。
【關鍵詞】微課;優勢與挑戰;大學英語;教學;結合
0 引言
現今社會中“微”概念的的普及和興盛為人們帶來了生活方式的改變。微信等基于網絡了即時通訊應用軟件取代了短信作為主要通訊工具,微博代替了博客甚至紙媒作為人們獲取信息或抒發情感、表達觀點的主要方式。另外,微視頻,微電影等等這些“微”媒體也已深入人心。如此,我們的社會步入了“微時代”,而我們的教育方式也因此發生了變革。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組織模式,作為開啟教育“微”時代的鑰匙,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及學校管理者的重視,成為教育界的關注熱點。經過熱烈的討論,研究,微課最終被應用到了實際教學當中。不同的專業領域,所選擇的微課的內容也應該有所差別。那么同理在大學英語教學當中,也并不是所有的教學模式都適合以微課的模式開展。
1 微課的概念
微課(micro-lecture),是由“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衍生出來的新概念,是翻轉課堂課前預習環節的重要載體。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網絡中心的胡鐵生先生于2011年率先提出微課的概念,隨即于2013年對其進行修正,即“根據新課標和課堂教學實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在線網絡視頻課程。”
除胡鐵生先生以外,眾多國內教育技術學界的專家學者也對微課進行了各方定義。黎家厚教授認為微課是具有非常明確的奇偶學目標,內容精短,能夠在10分鐘之內集中說明一個小問題的小課程。而焦建利認為微課是“以闡述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
2 微課的內容表示及分類
因為對微課的研究仍然在加深中,教育工作者們對微課的理解也不盡相同,有人將PPT制作的內容稱為微課,也有人將利用各種視頻制作軟件所制作、錄制的內容稱為微視頻課。故此,對微課的分類方法到目前仍然尚未統一。楊再石認為,從內容角度可以分為:事實描述類,過程展示類,概念剖析類,原理解讀類、實踐應用類、組合集成類、資源素材類、例題習題類以及推導類和人物簡介類10項。而胡鐵生先生在“廣州中小學微課大賽作品”實踐基礎上,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角度對微課的選題進行了歸納和整理,他認為微課應該分為講授類、問答類、啟發類、討論類、演示類、實驗類、練習類、表演類、自主學習類、合作學習類、探究學習類11項。而在接下來的由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主辦的“全國首屆高校微課教學比賽”中,根據問卷調查發現,高校教師目前最需要的微課類型有探究學習類、啟發類、演示類、講授類和自主學習類等。
3 大學英語教師微課制作方式
2014年7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聯合主辦了第一屆“中國外語微課大賽”。該大賽是目前國內第一個針對中國高等院校及職業院校的外語教師舉辦的微課大賽。到目前為止,該大賽本科英語組的參賽作品中,有以下四種微課制作方式:視頻拍攝式,即采用攝像機,或手機等在教室的真實情景中錄制的教學視頻,或教師單獨出鏡,以微型講座的形式錄制的教學視頻。其二是屏幕內錄制方式。即使用Camtasia Studio、Prezi、屏幕錄像專家等結合教室錄制的音頻講解錄制的教學視頻。第三種是由軟件合成類微課,最后一種則是運用以上所提出的兩種或以上的手段進行混合制作的微課視頻。而這次的大賽中,第二種微課制作方式也就是屏幕內錄制方式占大多數。筆者認為這是微課制作的最好方式。在真實情景中錄制的實景教學視頻難免會讓通過網絡學習觀看的學生缺乏參與感和關注度,缺乏互動性。而通過屏幕內錄制方式制作的微課,會讓學生產生一對一的交流,并且通過錄屏軟件鑲嵌的習題能夠更好的加強觀看者的參與度。
4 微課教學的優勢與挑戰
微課的核心在于錄制微型視頻對某一個知識點,或教學內容進行講解。而這種方法具有其自身獨特的優勢。首先,而相比較傳統課堂,時間長,知識點,重點往往多元,無法做到都讓學生一一吸收,而微課就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其二,在準備微課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面臨一些以往忽略或尚未涉獵的領域,那么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會對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補充,充實了自己的知識,擴大了自己的知識領域,并提高了自己的業務水平。同時,教師在利用各種微課制作軟件的過程,及拍攝的過程中,也提高了計算機應用水平。最后,學生將具有學習主動性和自主性,更加靈活的選擇相應的知識點。這就相比在無法估計全班每個學生的傳統課堂授課的教學方式具有更大的優勢。
盡管優點是顯而易見的,但微課教學也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微課的時長是受到限制的,那么在這有限的時間內,要完成對某個知識點或疑難點的解釋就需要教師對知識點內容有深入且深刻的理解,對語言也要有更好的駕馭能力。同時在微課設計上,教師也需要花大量的時間悉心編排、設計,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讓學生理解,并吸引學生的興趣都是具有挑戰性的。一旦制作不精,設計粗糙就馬上會導致學生無心觀看,影響學習的效果。最后,微課的制作需要使用相應的軟件或硬件操作,所以這就又要求教師即由扎實的專業功底又要熟練應用計算機技術或者網絡技術。
5 微課與傳統大學英語教學的有效結合
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中,尤其是現在仍然廣泛存在的大班教學中,授課時間通常在90至100分鐘,在這段時間內,由于繁重的教學任務,班級學生容量過大,以教師為中心的“一言堂”不可避免。但是,這種教師過多的掌控是對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是極其不利的。首先,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是無法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的。一個授課班級的學生的程度不可能在一個層次上,教師也無法做到在一堂課上兼顧。講授稍高層次的內容時,層次低的學生聽不懂,而講授基礎知識的時候,水平高的學生也會覺得沒意思。這樣的課堂是違背了建構主義教育思想的。其次,教師占主導地位的課堂中,教師灌輸知識,學生被動的接受,無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并使學生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
在這種環境下,不妨將微課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結合,兼收并蓄,揚長補短,提高大學英語的教學效果和質量。首先,利用微課幫助學生做到有效預習。在制作的微課視頻中,教師可以設計相應的預習問題,頭腦風暴,文化背景,語法,詞法點等內容,這樣學生就根據自身的學習水平進行選擇觀看,而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對視頻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抽查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生的疑惑。
其次,在課堂授課中利用微課豐富教學資源。多媒體已經成為大學英語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學英語教師也可以將微課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比如在講授“assure”、“reassure”、“ensure”和“insure”的區別的時候,筆者事前錄制好了四段情景對話,在課堂上播放,并引導學生開始討論著組詞在對話里表達的含義,并總結出它們的不同。最后要求學生在網絡平臺上用這四個詞各造一個句子。從學生所交作業來看,效果要比教師在講臺上平鋪直敘的敘述更令人滿意。
最后,微課是對課后學習的有效補充。對大學英語的學習不應該只局限于教材的內容。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興趣制作相應的微課主題。并在每個主題下增加子項目,比如文化介紹類、發音類、詞匯擴充類等主題。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或水平自行選擇觀看。這樣即不占有限的課堂時間,也可以解決學生個體的問題。
6 總結
綜上所述,在教育理念和模式創新的思想指引下,對微課的研究與教學實踐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高校英語教師應當采取恰當的豐富合理的教學策略和手段,不斷提高自身的科技信息技術水平以及專業素質,促進傳統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多樣化、個性化的實踐,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其正式與非正式的學習能力,從而更有效的提高教學水平及效果。
【參考文獻】
[1]卜彩麗,馬穎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我國高等院校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軟件導刊,2013(07).
[2]嵇芳.基于微博的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新模式研究[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3(10).
[3]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04).
[4]關中客.微課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17).[2]袁欣,曾一軒.大學英語分級教學中的ESP課程設置探微[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4(06).
[5]劉桂花.微課在高校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成人教育,2014(06).
[6]盧海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14(04).
[7]毛姣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與應用挑戰[J].時代教育,2014(07).
[8]司顯柱,趙海燕.建構主義教學模式視閾中的大學英語課程設計[J].外語電化教學,2013(03).
[9]張璇.MOOC在線教學模式的啟示與再思考——以江蘇開放大學實踐為視角[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05).
[10]張晶,方艷,路琪.信息爆炸時代的“選擇困難癥”對高校自主學習的影響—以大學英語課程為例[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3(09).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