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春 周海燕 肖平 王靜
【摘 要】公共英語是高職院校學生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程。但是當前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并沒有從根本上以就業為導向, 充分考慮就業市場對高職人才英語能力和素質方面的要求。本文對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深刻挖掘了以就業為導向進行高職英語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教學改革途徑。
【關鍵詞】就業導向;改革;高職院校;公共英語
1 高職英語教學現狀
中國改革發展的30多年里,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社會經濟發展快速而平穩,各行各業迫切需要數以千萬計的高級技能應用型人才。目前,高等職業教育擔負著提高各行業勞動者文化和技術素質、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實用人才重任。《中國大百科全書》對職業教育的界定是“給予學生從事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必須的知識和技能的教育。”由此可見,職業教育與經濟建設、勞動就業聯系十分緊密,承擔著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促進勞動就業的責任。可以說,職業教育是以求職為導向的就業教育。
在職業教育中,公共英語課程是一門教學內容豐富、受眾面廣、教學成效影響力大的公共基礎課程,其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到高職應用型人才的素質。因此,公共英語教學改革是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2000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就發布了《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明確了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目標和教學要求,著力建立以“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的公共英語教學體系。然而,相對于快速發展的高職教育,公共英語教學明顯滯后,具有高職教育特色的公共英語教學體系尚未形成,表現在:公共英語教學缺乏分類指導,不能滿足社會經濟和科學文化發展對不同種類人才的需求[1];公共英語教學目標與社會需求不一致;學生的英語能力與實際工作需要和自身期望存在差距等。因此,如何改革公共英語教學現狀使其滿足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以及學生就業的需要就成為了迫在眉睫的問題。
2 以就業為導向進行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高職教育特色在于培養實用性人才。實現高職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是依靠明確的市場導向性,以學生的就業為指導,以培養高技能應用人才為目標。以就業為導向進行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有四個方面的好處。
2.1 切實提高學生英語能力
在人才濟濟的就業市場上,除了專業能力外,招聘方也非常看重非專業能力,如計算機能力、英語能力、普通話水平、駕駛技術等。在就業這個宗旨下,教師會要求學生通過公共英語教學使學生具有較扎實的英語基本功和運用這種語言于實際工作的能力。比如能利用英語進行日常會話和基本的涉外交際活動;能閱讀和翻譯有關的英文資料,看懂工作儀器設備上的英文資料和說明,能草擬和處理一般的英文函電等。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能認真夯實學生這幾項基本技能就可以使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提高。
2.2 承接專業英語,發展職業技能[2]
作為高職課程體系的一部分,高職公共英語強調語言學習的實用性與專業學習的相關性。在教學內容上,根據就業市場對人才培養的定位,突出高職英語的職業英語和技術英語的特色。聽、說、讀、寫、譯能力訓練圍繞學生就業領域直接有目的的開展;在教學方法上,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同步進行,補基礎和學技能同時發展。
2.3 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在學生實際就業時,他所具備的學習能力、人際協調能力、表達力、良好的心態、充分的自信心等非知識性職業素質,在就業成功與否中能起到很關鍵的作用。以適應學生未來工作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育,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嘗試學習內容定制與開放相結合、營造活潑的教學氣氛,拓寬教學活動空間,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態、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心。在傳授學生英語知識的同時,啟迪學生智慧,加強學生獨立工作能力和主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構建,培養出富有人格魅力的社會人才。
2.4 提高就業機會
學習英語,提高英語交流能力是高職生及時了解國內外先進技術的重要手段,也是就業、升職和參與社會競爭的有力武器。在外資企業和跨國公司里,高職畢業生若能憑借對英語的熟練運用,順利完成有關涉外業務活動,不僅能讓領導者對自己的工作能力刮目相看,還能為崗位提升或人生目標的早日實現邁出關鍵性的一步。
3 現實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改革的途徑
要實現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改革途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3.1 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交際教學法
職業教育課程以“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完成學習”為首要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師應盡可能提供機會,讓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模擬或實際完成今后在工作中要接觸到的實際工作任務。學生只有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中才能學會并掌握特定的專業技能和與之相關聯的綜合職業能力[3]。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新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應是教學過程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要圍繞學生如何學來展開,而教師要居于指導地位,要做好課程的設計者、任務的設計者、任務實施的組織者、評估者等角色。
3.2 分專業選擇英語教材
高職人才培養需要以就業為導向,強調實用性和職業性。體現在高職公共英語這門課上,就是要求畢業生就業時擁有該崗位所需的英語能力。高職院校不同專業,因人才培養的技術、能力要求不同而各自設置了不同的教學要求[4]。盡管公共英語作為各專業的共同基礎課程,但需要服從專業教學的培養目標,在專業人才的英語知識和能力結構的構建上要有所區別。因此,高職公共英語教師應充分了解專業的培養目標,結合學生專業選擇英語教材,不同專業使用不同的公共英語教材,區分選擇教學內容,力求讓每個專業的學生學到對自己最有用的知識。
3.3 運用現代化設備模擬職場環境
運用以計算機技術為主體的教學設施己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的主流,它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可以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并對教學過程產生深刻的影響。在現代化教學設備的輔助下,高職公共英語教師可以利用電化語音教學設備,無限制地播放教材配套音像資料,增強視聽立體感效果,讓學生身臨其境,真實地感受語言現場環境。教師通過應用多媒體技術和投影設備制作CAI課件,使學生直觀地認識語言交際的文化、背景、人物身份和地位等因素;教師還可以設計教學模擬軟件,在多媒體上虛擬實際工作環境中的操作情景,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的融合在一起。
另外,高職學院可以用網絡連通學生、教師和企業,建立教學與就業的直接聯系,實現外語教學全方位立體化,為學生獲取資料、學習實踐、順利就業開拓更廣闊的天地。
4 結束語
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但是如果能對其進行以就業為向導的改革對學生是非常有利的。這種改革不僅可以幫學生切實提高英語能力、發展職業技能,還可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以及提高就業機會,從而真正使學生受益。通過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交際教學法、為不同專業的學生訂購不同教材以及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都可以幫助實現這個改革。
【參考文獻】
[1]張堯學.加強實用英語教學,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J].中國高等教育,2002(8):3-5.
[2]熊蕾.就業導向的高職公共英語改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4):13-14.
[3]吳巧紅.以就業為導向改革高職公共英語教學[J].繼續教育研究,2011(9):156.
[4]宋梅梅.新一輪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Crazy English Teachers,2009(9):79.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