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艷娟
摘 要:學習語文重在正所謂“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閱讀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學習與不斷付出的過程。作為語文教師,在新課標理念下,要善于指導學生平時在閱讀中要有足夠的重視,在注意培養閱讀興趣和能力的同時又注意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語文教學;閱讀興趣;閱讀方法;閱讀習慣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是國家教育部頒布的語文新大綱、新教材對高中階段閱讀課的總體指導思想。這是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一個精辟概括。而每學期閱讀、背誦的篇目有幾十篇,高中三年可背得二百多篇,如果都要求精讀,篇篇能夠深刻理解,篇篇能夠倒背如流,那么將是一筆多么巨大的財富啊!因此,語文教學重視指導學生培養閱讀觀是多么的重要。
一、注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
強烈的閱讀興趣是促使閱讀活動深入開展的內驅力,是構成閱讀能力的最為活躍的因素,要產生這種內驅力,首先是需要;其次是滿足;第三是入迷。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提出有關問題,促使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帶著興趣去學習,在師生共同活動中,從而獲得滿足之后的快樂。
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可以多搞一些課內外的閱讀競賽,教師在平時教學以及競賽中要注意發現、培養閱讀能力強的苗子,鼓勵并公開表揚他們,讓他們經常在班上朗讀,推薦他們參加學校組織的詩歌朗誦會、演講會及征文比賽等,使他們成為同學們學習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高水平的閱讀,會激發學生無窮的學習興趣,閱讀效應也會逐步形成的。
二、重視學生閱讀方法的掌握
閱讀方法的培養是閱讀教學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在指導閱讀中教師必須注重培養學生閱讀的整體性與創造性。學生整體閱讀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教師應首先有整體閱讀意識,諳熟整體閱讀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熏陶感染,得到潛移默化,另一方面,又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整體閱讀習慣。如:每教一篇課文都不應急于進入分析階段,而應指導學生在閱讀時注意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和形式,要求學生確定對課文的整體觀念,讓課文中的“人”有個整體形象,讓課文中的“事”有個整體概念,讓課文中的“景物”有個整體輪廓,讓課文中的“問題”有個整體思考。
在注重培養學生整體閱讀能力的同時,老師還應在閱讀中逐步發掘與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閱讀能力。我告訴學生:“美國詩人把讀書人分四類:一類,好比計時的沙漏,讀書好象漏沙,注進去,漏出來,到頭來痕跡也沒有留下。第二類,好比海綿,什么都吸收,擠一擠,流出來的東西原封不變。第三類,象濾豆漿的布袋,豆漿都漏了留下的只有豆渣。第四類,象是石床的礦工,把渣甩一旁,只揀些純凈的寶石。你是屬于哪一類的呢?”學生都有共識:只有第四類讀書人在閱讀過程中才完成了“礦石”到“寶石”的升華過程!具有創造式閱讀能力,是現階段社會新課標理念下所急需的創造型人才的基本素質之一。這便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不斷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閱讀能力。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使學生終身受益,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談不上自覺學習,更談不上閱讀能力的提高。閱讀,可以喚起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假丑惡的憎恨,領悟到人生的真諦,插上理想的翅膀,獲取奮斗的力量。我時常給學生講當代著名作家葉文玲的故事。她的經驗很值得借鑒:她從小便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她從小便愛讀書,“酷愛書到了連一片帶字的紙頭都不放過的地步”。她如饑似渴看“香煙人”小畫片,翻印畫面的連環畫,跑小鎮上興辦的文化站圖書室“囫圇吞棗”,讀得很多很多,悟出了文章文學的真諦,寫出了許多奔放流暢、感人肺腑的篇章。而我所在的學校里,大部分生源都并非閱讀能力強、能說會道的學生,為了讓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老師就得善于引導學生愛看書、多看書。例如我在教授高中語文必修課程一文時,基于該文是人物傳記,我在課前做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導入:“在世界的文學長廊里停駐著許許多多的名垂千史的偉人們。同學們,你們能舉出一些你們熟悉的偉人嗎?那么,在西方也有一位非常卓越的人,他不僅在小說創作上取得巨大的成功,而且在音樂方面所作出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學生積極性很高,有到圖書館查找資料的,有到學校電教室上網搜索資料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從事反戰工作,成為著名的和平主義者。二十年代赴蘇聯,認識了高爾基。1934年遭納粹驅逐,先后流亡英國、巴西。1942年在孤寂與感覺理想破滅中與妻子雙雙自殺。”通過積極發現和熱情交流,學生在自主學習中了解到作者與作品人物的人生經歷,體會其人格精神,從中也吸取了人生的教益。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中的一大任務是教師要引導學生會讀書,讓學生‘潛心會本文”。學習語文重在正所謂“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閱讀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學習與不斷付出的過程。語文教學中,打破文體的限制,從興趣出發,從藝術相通原則入手,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一篇課文里達到語文教學的三種境界: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培養相應的語文能力──發展個性。這樣堅持下去,提高課堂效率,搞好素質教育,將不會成為奢談。作為語文教師,在新課標理念下,更要善于指導學生平時在閱讀中要有足夠的重視,在注意培養閱讀興趣和能力的同時又注意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中的“礦砂”自然便會被淘成“黃金”,學生自然會進入“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的閱讀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