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沁瑤
摘 要:初中英語教學對于激發學生的參與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本文就目前我國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進行系統性的分析,并針對這些問題,對于如何增進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模式提出實效性的建議,為了教師的英語教學工作和學生的英語學習的提高帶來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自主學習;研究;應用
在初中新課程改革中指出,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時刻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充分的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激發學習的學習興趣,營造一定的學習氛圍。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教學的主要參與與實施者,對于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的設備等對于學生來說是次要的,主要的是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用正確的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把英語學習的技能和方法提高到另一個臺階。
一、初中英語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1)自主學習能夠適應未來國家的發展,對于現在社會的快速發展,進入到信息化時代,這就需要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提高和發展自我,對于許多學生來說,都受限于學校的學習,進入社會將是一個更大的學習平臺?,F代教育就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能夠適應社會。
(2)自主學習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對于自主學習,這就需要自己制定學習的目標,明確學習的方法,配合教師,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對于提高課堂效率,在課堂學習的時間是不夠的,這就需要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新的知識,在課外進行復習和鞏固,以樹立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提高教師教學的效率。
(3)自主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在自我學習的過程中,要多與他人交流,有助于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教師也要及時的對他們進行不斷指導和幫助,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的提高,使學習的效果更加顯著。
二、如何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1.轉變教學觀念,營造自主學習的課堂氛圍
隨著新課改的要求,教師要轉變舊的教學模式,改變教師的角色,在以往的英語教學的課堂上,教師往往扮演的是家長的角色,在以后的教學中在教學模式上要改變“家長式”的教學,要發揮教師的激勵、促進、輔助、協調的重要作用。在教學方法上,還應該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課堂“活起來”,以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大量興趣,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的自信心和主體的意識。教師只有轉變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才能夠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的課堂上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確定為學而教的指導思想,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呢?這就需要教師準備一些任務和問題,在課堂上,要設置一定的問題,要符合課堂教學中的主觀問題,比如一些問題,改變一些問的形式,或許會不一樣,比如,一些問題用選擇題的形式出現,這樣學生會很容易的給出答案,要是換做問答題,這就會增加學生的思考能力,把已知的教材進行整合,用語言的形式把知識講解出來,不僅提高了以往知識的回憶,還增加了英語口語的練習;對于英語作業的布置,不應布置單純的書寫作業,還應增加對于英語口語的練習,比如有條件者可以與外國人交流,多多觀看關于英語交流的視頻,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在教學的課堂上,要營造出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相合作。學生的自主學習不僅僅是英語教學模式的改變,更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發揮主體地位的重要要求。
3.進行分組學習,體驗學習的樂趣
對于分組教學可以增加學生相互學習的作用,共同提高學習成績。在分組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己選擇學習的小組,也可以教師安排,把學習較好的和學習較差的分在一個小組,這樣小組人員可以取長補短,發揮學生的團隊合作的精神,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對于自信心的激發,就能夠激發學生對于知識的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從而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對于教師的教學壓力和提高課堂的活躍性都有較為積極的作用。對于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是否有沖突嗎?答案是否定的,在小組進行分配時,要明確每一個成員的具體任務,作為一個小組的成員,要積極主動的發揮自己的作用。從而使自己能夠從心底里愿意主動學習,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并互相解決,個體成員要積極主動的與其他成員間進行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與交流。
4.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性、參與性和主動性
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非常重要的。而對于學生來說,都有很大的學習潛能有待開發,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是非?;钴S的,常常會突發奇想,對于學生的直覺思維和靈感思維,教師需要努力發揮和引導,發掘學生的閃光點,不斷激勵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中去,體驗學習的樂趣。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進行問卷調查的形式,怎樣提高英語的學習,怎樣提高學習成績等;可以放映外國電影和英語學習的視頻,對英語的口語進行學習;還可以進行圖片的形式進行互相討論,可以進行編制一些對話或者其它的形式,把學生的學習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教師在課堂設計問題是,要讓學生參與,并帶著的問題,以探究性的姿態去進行學習,去獲取新的知識,對于獲取新的學習技能和學習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
5. 拓寬學習的途徑,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教師應該一邊傳授知識,一邊進行問題的提出,教師去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更好的自主學習,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積極起來、活躍起來。教師還可以組織或者小組之間進行組織開展一系列的課外活動,有效運用圖書館里的英語書籍,有計劃、有針對性開展一些英語的課外學習活動,以更好地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根據不同的學生學習的能力,進行開展一些開放性的課題,讓學生通過積極主動的研究培養他們獨立思考、整理、歸納、分析和處理知識點的能力,還要適當增加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在課外學習時,最好能夠征求教師的一些建議,有利于學習的提高,還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結語
自主學習作為新課改下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對于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性、參與性和主動性,拓寬學習的途徑,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等等,對他們今后無論是繼續接受教育或者是步入社會生活都能起到良好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鄭玉瓊.論自主學習及其能力的培養.中小學外語教學.
[2] 樊榮萍,趙金川,吳賀平,郭曉琴,胡志利.淺談何如構建高校性學習管理的網絡自主學習平臺[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0(12)
[3] 張昔陽.創建以班集體為單位的合作語言自主學習中心[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8(14).
[4] Benson,P.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ming [M]. Longman,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