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小華
【摘要】 隨著廣播電視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傳統的媒體不再只是拘泥于自己的領域,廣播、電視、互聯網自媒體節目正在進行有機的融合,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更加豐富、多樣,廣播節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需要隨之調整和改變。廣播節目主持人不再單一存在于話筒前,而更多出現在各種媒介中,以不同角色定位,適應不同媒介特點,形成立體多面的“人格化形象”。廣播節目主持人只有以更具人性化的角色定位,全面參與節目運作的各個環節,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贏得廣播受眾的認可。
【關鍵詞】 廣播主持人 角色定位 新時期
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準確與否對廣播節目的成敗有重要的的影響。在互聯網時代新媒體生態下,各種自媒體開始應運而生搶占市場份額,廣播節目也逐漸向個性化轉變,這對廣播主持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塑造屬于節目的主持風格和個性特點。這需要主持人不但有自己的思考深度和品德、學識的修養,還要與節目特色相契合,對主持人的綜合能力是不小的挑戰。
一、廣播主持人在新媒體時代面臨的挑戰
新媒體是把雙刃劍,雖然能夠使廣播主持人獲得更多的信息,但更多的是帶給許多廣播主持人以知識的挑戰和角色定位的模糊,增加了廣播主持人的工作。
1.1廣播主持人的信息控制能力降低
互聯網時代,“全民參與”改變了傳統媒體獨霸信息傳播的舊媒體生態。在新媒體生態下,話語權從在記者編輯、社會權威和政府部門手中轉移到了意見領袖和草根平民手中。面對洶涌而來的幾乎是大家都同時可見的信息,主持人對于信息掌握渠道的控制能力幾乎消失不見。主持人如何對信息進行篩選、分析、總結,來引導輿論、向聽眾傳達社會正能量,是廣播主持人在信息控制能力降低后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1.2廣播主持人綜合知識能力面臨挑戰
鑒于傳統媒體對信息的強大掌控力,傳統的播音和主持一般都是提前準備好新聞發言稿。在主持節目時只要字正腔圓的念好稿件即可,基本不需要隨機應變。
然而在新媒體環境下,由于互聯網的強大信息傳遞能力,在微博、微信等即時通訊軟件的幫助下,觀眾可以隨時參與節目、信息和話題的討論,靜態的主持變成了動態的空中信息發布和意見討論場。在這種形式下,主持人僅僅字正腔圓的念好稿件是不夠的。主持人不但要有播音主持專業素養,更需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高超的隨即應變技巧,強大的把握話題導向能力。
二、新媒體時代廣播主持人角色的定位
2.1統領全局的“領導者”
對廣播節目來說,主持人必須是一個統領全局的領導者。“領導者”是指主持人主要職責是組織串聯一次節目的各個部分。這就要求主持人主持節目要有統領全局、把控巨細的能力。當然,“領導者”的意義并不是意味著主持人一人獨斷專行,而是要綜合各方因素,聽取合理建議和意見,從全局的高度來考慮如何完成整個節目。“領導者”的作用還要在節目中適度展現。在節目請來一些聾啞人等特殊群體時,主持人不能表現出對他們的歧視,在節目中應當表現出對他們的尊重;在節目請來一些如省市領導、業內著名專家、各國大使等“重量級”的嘉賓時,主持人不能低聲下氣、委屈求全,要明確自己節目“領導者”的地位,保持一種平等交流的基本狀態。總之,主持人堅持自身“領導者”的角色定位,根據場合的不同適度調整。
2.2了解聽眾的“發現者”
對廣播節目來說,主持人必須是了解聽眾的“發現者”。在互聯網時代,人們都從網絡上獲取信息,同時也在網絡上發布信息。而廣播節目亦是如此,聽眾們在收聽節目的同時借助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反饋對節目的評價和意見。在這種形勢下,主持人必須集主持、記者、編輯三種角色于一身。作為主持,主持人必須對節目的定位有明確的認識,什么樣的內容和話題適合自己的欄目,聽眾喜歡什么?作為記者,在互聯網的信息大海中,主持人必須具備傳播渠道的把握能力、新聞信息的分析能力,從紛繁雜亂的信息中篩選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作為編輯,主持人必須具備創新、策劃能力和綜合知識能力,在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的同時有針對性地補充文學、心理學(尤其是社會心理學)、哲學、政治經濟學、時事政治等方面的知識,完善知識結構,如此,才能高屋建瓴,在分析具體事件時一針見血。
2.3整合信息的“聆聽者”
對廣播節目來說,主持人必須是整合信息的“聆聽者”。首先主持人必須要有信息篩選能力,具體來說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有限的廣播節目時間里準確、清晰地傳播符合節目宗旨的有效信息。另一方面是,面對爆發式增長的信息,如何找出真實且有價值的信息,如何找出適合自身節目傳播的信息。
主持人對信息的篩選、甄別、整合能力直接影響著節目的效果和影響力。除此之外,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全的社交溝通能力、對新媒體了解和駕馭能力等也是互聯網時代新媒體生態下廣播主持人需要具備的、能幫助其更好的進行角色定位的能力。
參 考 文 獻
[1] 孫海亮. 融媒體時代廣播節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J].中國廣播,2015(3):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