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紅+肖潔汶+張和平+徐莉慧+陸亞+茅亞琴


摘 要 目的:分析影響社區腦卒中復發以及復發次數的高危因素,為社區“延伸腦卒中單元”管理提供更多的理論依據。方法:選擇2010年至2013年間監測的所轄社區內首發和復發腦卒中患者513例,分為復發組295例和未復發組218例,分析影響腦卒中復發及復發次數的高危因素。結果:影響腦卒中復發的獨立危險因素有高血壓史、首次發病為腦梗死、冠心病史和糖尿病史,復發組平均具有(2.5±1.5)個高危因素,明顯高于非復發組的(2.0±1.5)個(P<0.001),高血脂癥是影響腦卒中復發次數多少的主要高危因素。結論: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是社區腦卒中患者復發的高危因素,高血脂癥可能是導致復發次數增多的高危因素。
關鍵詞 腦卒中 復發 高危因素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6)10-0044-02
Analysis of the high risk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mmunity stroke recurrence
ZHANG Xiaohong, XIAO Jiewen, ZHANG Heping, XU Lihui, LU Ya, MAO Yaqin(Wuso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094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high risk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the community stroke recurrence and recurrence times to provide the mor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mmunity “extended stroke unit” management. Methods: From 2010 to 2013, 513 cases of the first and recurrent stroke monitored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community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 recurrent group with 295 cases, and a non recurrent group with 218 cases. The high risk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currence and recurrence times of stroke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currence of stroke included the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the first onse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the histori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iabetes. The patients in the recurrent group had 2.5±1.5 high risk factors on the average,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2.0±1.5 in the non recurrent group(P<0.001). Hyperlipidemia was the main high risk factor which influenced the times of the recurrence of cerebral stroke. Conclusion: Hypertension, diabete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re the high risk factors of recurrence of the community stroke patients, and hyperlipidemia may be the high risk factor which leads to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recurrence times.
KEY WORDS stroke; recurrence; high risk factor
腦卒中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不但是目前全球第2大致死原因,還是引起人類殘疾最主要的原因[1]。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腦卒中年發病率逐年增高,據統計,腦卒中年發病率高達217/10萬,病死率為140/10萬,致殘率為70%~80%,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2]。“延伸卒中單元”(extended stroke unit)管理模式通過社區家庭醫生以全科團隊服務的形式[3],開展腦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延續管理,采用檔案化、契約式的方式,組織化、規范化地管理社區腦卒中患者,可以有效推動對腦卒中患者管理的社區系統工程。本文分析影響社區腦卒中復發以及復發次數的高危因素,為社區“延伸腦卒中單元”管理提供更多的理論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0年—2013年上海市寶山區吳淞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監測的所轄社區內首發和復發腦卒中患者513例,分為復發組295例,其中男174例,女121例,年齡(69.9±11.5)歲,復發年齡(75.2±10.1)歲,未復發(首次發病后2年內未復發)組218例,其中男136例,女82例,年齡(71.4±11.6)歲。兩組一般資料見表1。

腦卒中診斷參照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4]標準,并將腦卒中分為腦血栓、腦栓塞、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以及腦卒中未分型。首發病例定為急性發病28 d以內,28 d內如有病情變化或再次急性發作均按首發病例納入分析。腦卒中復發定義為患者出現新的神經功能缺損癥狀并符合腦卒中的診斷標準。排除腦腦卒中后遺癥、外傷性腦出血、各類感染性腦病、腦部腫瘤等。
1.2 方法
建立腦卒中管理健康檔案,主要依據上海市心腦血管疾病監測系統的相關監測資料[5]和“延伸腦卒中單元”管理所需的信息結合而成,主要包括:人口學特征、既往發病情況、發病誘因、現病史、各類實驗室檢查情況、高危因素、康復狀況、存活時間等。納入健康檔案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壓史、長期抽煙、糖尿病史、肥胖、冠心病史、其他心臟疾患、高血脂、酗酒、腦卒中家族史等。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5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卡方檢驗,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響腦卒中復發的高危因素;采用多重回歸分析高危因素對患者復發次數的影響。P<0.05為差異有統計意義。
2 結果
513例患者中,復發組患者的復發次數為1~8次,平均(1.5±1.0)次。復發組患者平均具有(2.5±1.5)個高危因素,明顯高于非復發組的(2.0±1.5)個(t=3.76,P<0.001)。
Logistic分析顯示影響社區腦卒中復發的獨立危險因素排序為高血壓史、首次發病為腦梗死、冠心病史以及糖尿病史(表2)。另外,考慮到多次復發患者病程相對較長,在刪除了本次發病年齡和首次發病年齡后,逐步回歸分析顯示高血脂癥是影響腦卒中復發次數多少的主要高危因素(t=2.45,P<0.05)。
3 討論
在我國腦卒中患者數量日益增多、分布范圍廣、經濟條件有限的情況下,社區康復是一種覆蓋面廣且有效的服務方式[6]。近年來“延伸腦卒中單元”通過規范、系統的社區康復網絡,為腦卒中患者提供身心全面兼顧、連續性、協調性的全科醫療服務[7],使大量的腦卒中患者得到廣泛、正規的康復治療。盡管目前腦卒中的致死率有所下降,但是復發率卻有所上升,隨著復發次數的增多,致殘率也越高,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嚴重的影響。因此,如何在社區有效監測和預防腦卒中復發已成為“延伸腦卒中單元”的主要任務之一。
諸多研究提示腦卒中復發與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癥、長期吸煙、酗酒等因素有關,有效控制這些危險因素,對腦卒中復發的防治具有重大意義。但是,目前有關腦卒中復發高危因素的研究文獻所涉及的研究對象大多為醫院神經科收治的復發患者,并且通常以同期收治的首次發病的腦卒中患者作為對照組進行比較[8-10],而這些首次發病的患者往往還沒有明確的結局,其中一部分患者結局為死亡,還有不少患者會在1~2年內復發,因此可對照性不高。本研究以上海市常住人口10萬余人的社區為研究對象,分析了2010—2013年間首次發病與復發病例的監測數據,為了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在刪除了沒有經過影像學確診以及出院1年內失訪的病例以后,還刪除了首次發病死亡病例,僅保留了2年內沒有復發的患者作為未復發對照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與復發組的可對照性。
與以臨床收治患者為對象的研究通常存在病例來源的選擇性偏倚相比,基于社區人群的研究結果可以更好地指導社區腦卒中復發的防治工作,但是由于條件所限,納入分析的復發高危因素多為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史、生活習慣和家族史等,各類生化指標未能納入,但是已有的研究多數認為各類慢性疾患是腦卒中復發的主要高危因素。Petty等[11]的研究提示糖尿病是復發性腦梗死唯一的獨立高危因素。Elniehoum等[12]的研究認為糖尿病、心房顫動、短暫性腦缺血與復發相關。楊西愛[9]的研究揭示血壓控制不良、糖尿病史是腦卒中復發的主要高危因素。本研究證實了高血壓史、冠心病史和糖尿病史是社區腦卒中患者2年內復發的主要高危因素。
社區腦卒中監測與干預團隊針對有腦卒中發作病史的患者,需要繼續加強血壓監控;對于血糖偏高的腦卒中患者要定期監測血糖,遵循糖尿病治療原則,控制飲食,加強體育鍛煉。有研究發現房顫也是腦卒中復發的1個獨立危險因素,該研究證實通過口服抗凝藥物可顯著降低腦卒中發生和復發的風險[13]。盡管目前尚無定論通過藥物控制可以降低腦卒中的復發率,但是針對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進行藥物干預,對預防腦卒中復發有利。可以采用行為干預方法,鼓勵腦卒中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戒煙、控酒、低鹽、低脂肪攝入以及適當運動等減少高危因素的影響。
有文獻報道血脂代謝異常會增加血液的黏滯度,使動脈粥樣硬化和收縮壓進一步升高,所以血脂異常是腦卒中復發的1個危險因素[14]。本研究結果也顯示高血脂癥是影響復發次數最多的主要因素,因此,對于復發患者需重視降脂治療,并給予嚴密監測。
本研究由于研究條件所限,未復發組的對象觀察時間僅限于2年以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研究結果的準確性,有待于開展更為全面和長期的觀察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楊燕紅. 社區服務團隊對腦卒中后遺癥康復干預成效[J].中國社區醫師: 醫學專業, 2011, 13(13): 378-379.
[2] 招樹濤, 許治強. 早期社區康復干預對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河北醫藥, 2010, 32(11): 1394-1395.
[3] 熊鷹, 王清勇, 傅錦華, 等. 延伸卒中單元對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及抑郁的影響[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3 ,16(1): 35-37.
[4] 中華醫學會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 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 中華神經內科雜志, 1996, 29(6): 379-401.
[5] 繆隼. 上海市卒中流行趨勢分析[D]. 上海: 復旦大學, 2010.
[6] 張濤. 腦卒中患者的社區康復治療及臨床價值探討[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1, 10(2): 205-206.
[7] Askim T, Rohweder G, Lydersen S, et al. Evaluation of an extended stroke unit service with early supported discharge for patients living in a rural communit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Clin Rehabil, 2004, 18(3): 238-48.
[8] 馮社軍, 劉鳴, 李衛征, 等. 腦卒中患者復發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南方醫科大學學報, 2009, 29(5): 984.
[9] 楊西愛. 復發性腦卒中相關危險因素的研究[D]. 重慶: 重慶醫科大學, 2010.
[10] 陳云霞. 缺血性腦卒中復發危險因素分析[D]. 河北: 河北聯合大學, 2011.
[11] Petty GW, Brown RD Jr, Whisnant JP, et al. Survival and recurrence after first cerebral infarctio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Rochester, Minnesota, 1975 through 1989[J]. Neurology, 1998, 50(1): 208-216.
[12] Elneihoum AM, Goransson M, Falke P, et al. Three-year survival and recurrence after stroke in Malmo, Sweden: an analysis of stroke registry data[J]. Stroke, 1998, 29(10): 2114-2117.
[13] Xu G, Liu X, Wu W, et al. Recurrence after ischemic stroke in Chinese patients: impact of uncontrolled modifiable risk factors[J]. Cerebrovasc Dis, 2007, 23(2-3): 117-120.
[14] 字秀梅. 探討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高血壓高血脂的關系[J]. 中國醫藥指南, 2010, 8(26): 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