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文+王春陽
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實現城市建設的現代化成為公眾的關注重點。而市政的給水排水規(guī)劃作為現代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核心部分,對于推動城市現代化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從給水處理新技術的現狀入手,詳細介紹了我國現代給水處理方式的關鍵技術及其應用。
關鍵詞:現代給水處理;新技術;應用研究
一、給水處理技術的現狀
給水處理技術就是針對不符合標準的水資源進行水質改善的技術。目前我國高度重視發(fā)展各地區(qū)的給水處理技術,大部分地區(qū)已經建立起完善的給水處理技術系統,實現了以環(huán)保部和供水企業(yè)為核心的全方位給水處理檢測技術。但是目前我國的給水處理技術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本部分將從以下幾點進行分析:
(一)凈水方法較為傳統,新技術推廣受限
目前我國的凈水方法流程普遍采用混凝-沉淀和澄清-過濾-消毒的處理工藝,部分老舊水廠工藝陳舊,處理效率低,出水水質穩(wěn)定性差,維護困難。采用國際上的新技術又存在投入成本高,技術上受制于人的問題。
(二)處理技術中存在化學劑,存在安全隱患
目前我國大部分的供水企業(yè)在給水處理技術中普遍采用鋁鹽進行絮凝處理,這樣雖然會達到較好的絮凝效果,但是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中的殘留鋁含量,影響到的水質,最終給居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埋下隱患。
(三)處理能力不高
傳統的給水處理技術主要適用于普通水處理,而對于特殊水質處理效果不佳,比如說低溫低濁水、高濁水等。尤其是有機污染物含量高的水,傳統的給水處理工藝處理能力很低,無法保證水質,也會給居民的飲水帶來一定的安全威脅。
(四)給水處理工藝容易產生細菌
目前我國的給水處理方法主要采取氯消毒,具體就是通過管道網末梢的余氯以控制細菌的滋生,保證飲用水質量達標。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科學家發(fā)現在保持一定量余氯的前提下,水管道中還是存在一些難以消除的細菌,而且還存在一些依賴有機物生存繁殖的特殊細菌。
二、現代給水處理新技術
現代給水處理新技術主要是在改進和優(yōu)化傳統的給水處理工藝的基礎上,實現良好的給水處理效果,保證水質。現代化的給水處理具體主要是改善常規(guī)的凈水工藝流程的每一環(huán)節(jié),包括混凝和絮凝、沉淀和澄清、過濾、消毒四個環(huán)節(jié),以優(yōu)化凈水方法,提高水質。首先,在混凝過程中,采用新型的高效聚合硫酸鐵混凝劑或有機高分子混凝劑優(yōu)化凈水工藝。其次,在絮凝過程中,可以采用高效生物絮凝劑以保證絮凝效果。沉淀工藝中采用新型過濾工藝和濾料,提高過濾效率。最后,在水消毒過程中,可以采取高效的紫外線、二氧化氯和臭氧等新型消毒劑的處理工藝進行消毒,保證居民的安全飲用,實現給水處理的高效率。
三、現代給水處理新技術的具體應用
(一)新型混凝劑的應用
聚合硫酸鐵混凝劑在凈水中的應用可以改善傳統的凈水工藝,其具有優(yōu)良的混凝效果,且腐蝕性小,毒副作用小,在替代傳統鋁系混凝劑方面有很大優(yōu)勢。
有機高分子混凝劑分天然和人工合成兩種,目前應用中以人工合成為主。其吸附、絮凝能力強,搭配傳統混凝方法,效果良好。缺點在于成本較高,并且殘余有機高分子的含量需嚴格控制。
(二)生物絮凝劑的應用
在混凝處理工藝中采取生物絮凝劑可以減少對飲用群體的危害。生物絮凝劑在混凝處理中可以快速消除水中的雜質、懸浮顆粒和重金屬等污染物,還可以高效分離油水混合物中的油和水。此外,生物絮凝劑在工業(yè)用水處理中也有很好的絮凝效果,可以大幅度提高水混凝的效率,取得良好的處理效果,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污染物排放和水質污染。
(三)二氧化氯消毒技術的應用
二氧化氯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具有強氧化性,屬于易燃易爆品。二氧化氯消毒技術的應用較早,具有很高的消毒效率,安全性較高。二氧化氯主要是利用滲透和吸附作用以消滅水中的病毒和細菌。這種消毒技術具有明顯的技術優(yōu)勢:首先,在消毒時需要的二氧化氯量少且消毒效果好;其次,二氧化氯在消毒過程中可以利用自身的強氧化性快速消滅水中的隱孢子蟲;再次,二氧化氯在進行水處理時可以減少外界對水質的干擾,盡量保證水質的正常色味,控制給水中各元素的含量;最后,二氧化氯在水消毒時不會產生副產物和致突變物質。
(四)紫外線消毒技術和臭氧消毒技術的應用
紫外線消毒技術主要是利用波長在二百到二百八十之間的紫外線對微生物DNA進行破壞,阻止蛋白質合成以抑制細菌的繁殖。紫外線技術可以高效殺死隱孢子蟲,且在消毒中不會產生污染物。因而,紫外線消毒技術得到了各界的廣泛應用。而臭氧消毒技術也可以快速殺死水中的細菌和病毒,且用量少效率高,還可以保持水的色味,故而得到了廣泛應用。在臭氧消毒過程中,可以在大型的管網中采用二氧化氯以提高臭氧的穩(wěn)定性,減少污染物和有毒物質的產生。
(五)中水回收再利用技術的應用
中水回收再利用技術,具體就是以雨水、污廢水作為水源,通過回收和處理后,得到可二次利用的中水。中水可以用于城市綠化、沖洗和沖廁等工作,可以實現水的循環(huán)再利用,提高給水的利用效率。中水水源優(yōu)先采用雨水和洗浴產生的廢水,降低處理難度和成本。中水回收再利用技術主要有三種方式:生物再處理方式、膜再處理方式和物理化學再處理方式。這種給水處理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目前污水的排放情況,降低水污染,也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戰(zhàn)略。
四、小結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給水處理技術已經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因此,現代給水處理新技術的應用研究對于社會發(fā)展極為重要,需要引起環(huán)保部門的高度重視,應對傳統的給水處理技術進行改善和優(yōu)化,采用聚合硫酸鐵、有機高分子或生物絮凝劑等進行混凝處理,優(yōu)化沉淀過濾工藝,采用二氧化氯、紫外線或臭氧進行消毒處理,以確保水質的安全穩(wěn)定。對排水進行回收再處理,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參考文獻:
[1]郭毓麒.現代給水處理新技術的應用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17):763-763.
[2]佟俊萍.淺談現代給水處理新技術的應用情況[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21):114-114.
[3]王英.淺析現代給水處理新技術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35):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