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園藝專業主要是對學生園藝方面的基礎技能和知識進行培養,保證教育處的人才具有良好的應用能力,與一線崗位的需求相符合。但是目前學生在畢業以后與社會要求的差距還比較大,不能迅速結合實際情況完成工作,所以必須要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培養出真正的技能型人才,滿足社會的需求。本文重點分析了培養中職園藝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中職院校 園藝專業 技能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233-01
如今現代農業發展很快,園藝產業以多元化的形式在不斷發展著,有了高科技的支撐在培養園藝人才的時候,園藝業提出的要求也變得更高,不僅要具有良好的節能水平,還要有充分的實踐能力,這為培養中職園藝專業人才帶來了新的挑戰。中職園藝專業培養的人才主要針對的是觀賞園藝以及果蔬等方向,負責進行這些方面的教學、科研以及開發新技術,在經過系統性的學習以后學生要對園藝方面的各種知識和理論有所掌握,園藝作物有什么常見的病蟲害要知道具體種類以及如何防治,了解培養植物組織的基本原理以及具體操作過程,有能力防治區域中常見的病蟲害,掌握了貯藏、加工以及銷售園藝產品的能力。學校必須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調整,使課程體系與實際情況更貼合,積極建設實訓基地等,將教學效果不斷提升上來。
一、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
目前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這些惠農政策推動了我國農業發展的速度,尤其是在應用農業技術方面變得更加廣泛,技能型人才非常稀缺。園藝專業必須要和市場的情況以及需求結合起來,培養出的人才要具有良好的操作能力,不僅與建設新農村的需求相符合,而且在園藝植物生產技術方面要有足夠的掌握。中職院校園藝專業走出來的人才,基本的道德素質以及職業素養等自然要非常良好,同時擅長人際交往,有良好的能力開展團隊合作;對園藝植物如何生產有足夠的了解,園藝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知識比較扎實;有良好的能力對園藝植物栽培養護使用的機具進行操作和維護;有能力繁育園藝植物良種并且完成防治病蟲害、檢疫等工作。所以中職園藝專業應該以市場的需求為基礎對培養目標進行調整,只有根據市場導向將培養目標明確下來,才能將與一線需求相符合的技能型人才培養出來。
二、對課程結構進行調整
目前中職院校使用的園藝專業課程結構,多為“基礎寬泛、模塊靈活”這種模式,基礎又可以分為三大類基礎,分別是普通文化、專業大類以及專業,還可以劃分這三大類成為很多小類,例如鄧小平理論以及政治經濟學都屬于普通文化基礎的范疇,都是必修課;植物生理學以及植物遺傳學等都包括在專業大類中,屬于專業基礎課程;園藝植物保護以及園藝設施等屬于專業基礎,是學生專業必修的課程。而模塊靈活則是說開設了很多與學生某方面職業能力相適應的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來選擇這些課程。但是辦學方針是“以就業作為導向”的話,通用的基礎平臺使課程的靈活性和應用性大不如前,與職業崗位所需求的能力不相適應。園藝專業為了和社會市場的需求相適應,保證培養出的人才具有良好的理論基礎和技能水平,屬于技能型人才,就必須從職業崗位出發進行專門化模式的構建,對課程結構進行科學的調整,對課程設置進行合理的改革。
園林專業基礎課程首先要堅持的原則就是夠用,對專業理論的應用程度進行強化,留出更多的時間來供主干課程學習。同時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進一步擴充教學內容,將那些新的技術和知識引進進來。首先要發揮就業的導向作用,與崗位需求相結合來進行課程體系的構建,注意重點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如今社會更加需要技能型人才,中職院校的原因專業應該將理論課程的時間適當縮短,例如《植物保護技術》這門課程中,在講到昆蟲頭部構造的時候大部分為理論,我們可以適當縮短這部分的授課時間,重點對調查、治理病蟲害的方法等進行講解。還有一個知識重點是農藥基礎知識,可以將用藥的禁忌、如何安全用藥等實用性內容增加近來,保證學生學到真正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對校本課程進行重點開發,例如《大棚蔬菜栽培技術》等,這些只是往往都具有比較強的實用性和應用性。
同時多引導學生將課余時間利用起來,積極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在日常教學中采用雙政治教育,不僅要多培訓職業技能,還要進行職業技能鑒定,將技能鑒定和學習有機融合起來,讓學生具有更高的職業崗位能力。園藝專業在學生實操能力方面有很高的要求,而鑒定職業技能就是檢驗學生職業能力的一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強化自身的動手操作能力,更好地與用人單位的要求相適應。再次園藝專業可以設置一些特色科目課程,為學生今后的自主創業提供幫助,例如在花卉教學課程中除了教會學生如何插花,還可以讓學生對相關的經營理念有更多了解,提供去花卉市場參觀調查的機會,對花卉市場的現狀、流通渠道、盆花處理等相關內容有更加直觀的了解,讓學生有更多就業途徑。
三、進行實訓基地的建設
為了讓學校培養出與生活需求更加符合的學生,讓企業和學校真正做到零距離對接,實訓基地的建設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是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校內實訓基地同樣具有很重要的技能型人才培養作用,可以讓學生通過實訓提升技能技巧,在獲得了一定的頂崗能力后再去校外實訓基地進行下一步的實習。中職院校園藝校內實訓基地在建設的時候不僅要配備各種先進設備,引進先進技術,還要讓學生有足夠的場地進行實習實訓,由教師帶領大家共同進行無籽西瓜等改良果蔬品種的種植,進行避雨栽培并且進行果實套袋等。在實訓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具有更高的積極性,可以采用分組包干的形式,最后教師對每組學生中指出來的產品從質量和數量兩方面進行考核,賣出產品獲得的費用充作班費。其次是進行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中職院校要善于利用附近的資源,與周邊企業建立良好的關系并進行頂崗實習協議的簽訂。學生現在校內實訓中積攢生產經驗,然后去校外實訓基地真正上崗實習,嚴格遵守企業的規范。還可以將那些擁有豐富經驗的農業專家聘請來進行指導,讓學生擁有更廣闊的知識面。
四、結束語
陸游曾說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對于園藝專業的學習來說也是如此,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在實踐的過程中能得到進一步的鞏固,結合學生的特點、市場人才需求等開展多元化的實踐教學,在實踐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其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最終培養出的人才自然是技能型和應用型的,與社會的實際需求完全滿足,一方面促進學生的就業,一方面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沈建忠,蔡銀杰,殷琳毅.園藝專業中高職教育有效銜接的研究與實踐[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5,(10):70-72.
[2]唐俊泓.高職院校“3+2”教學模式課程一體化設計探索——以園藝技術專業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06):163-164.
[3]田妹華.江蘇省中職果蔬花卉生產技術專業畢業生需求調查與分析[J].江蘇教育研究,2014,(12):22-26.
[4]湯書福,陳茂銓,陳海萍.我國高職風景園林教育專業設置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芻議[J].中國園林,2013,(04):80-84.
[5]徐基艷,唐長貞,劉冬.高職類都市園藝專業市場調研與課程體系構建分析[J]. 安徽農業科學,2015,(29):374-375.
作者簡介:
董澤華(1979.12-),男,漢族,陜西武功人,本科,中職教師,研究方向:園林樹木與觀賞園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