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
摘 要:雖然我國具有豐富的礦藏資源。但過去無序的開采和使用使得部分資源出現逐步枯竭的危及。這就倒逼我國能源企業進行發展戰略改革。通過分析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之間的關系,進而針對企業文化對能源企業戰略改革的影響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能源企業;企業戰略改革;企業文化
前言:我國從地質特點和資源分布的角度而言,是一個物產豐富、各礦物質資源較為豐富的國家。也正得益于此,近年來我國能源企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需要注意到我國現有的煤炭、礦物等各種能源都是有限的。在過去能源企業憑借著對資源的大量開采,甚至是無序的開采使得自身規模迅速擴大。但也造成了大量不可再生資源的浪費。隨著時間的推進,積極保護不可再生資源,深入推進綠色能源的建設已經迫在眉睫,眾多能源企業也紛紛進行戰略改革。在戰略改革的進程中,企業自身的文化也是影響戰略改革推進的重要環節。因此,通過分析企業文化對能源企業戰略改革的影響,有助于為能源企業自身進行戰略改革提供參考意見。
一、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的關系
企業文化理論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從企業管理理論中發展出來的。一般而言,一個企業自身的文化不僅僅代表的是企業中的某一個人,而是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積累的,其代表的是整個企業的運行方式和特征。我國企業文化的形成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而展開的。由于改革開放的推進,使得原本具有壟斷地位的企業逐步走向了市場競爭環節。這就使得我國的企業運行模式逐漸和國際上標準企業運行模式所接軌。在眾多的企業文化對企業戰略的改革影響中,海爾集團是典型代表。海爾集團正是通過引入企業文化和企業理念,才進一步激發了企業員工生產積極性,進而釋放了企業活力。
一般而言,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改革的關系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首先,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改革呈現出相互扶持、促進的形式。這種形式主要表現在企業自身的文化導向與企業的戰略制定和改革是相適應的。也只有企業員工自身的理念和行為是適應企業所指定戰略,才能對企業推進戰略改革起到助力的作用。同時,企業在進行戰略改革的過程中必然會觸動部分既得利益者。而通過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將有助于企業員工以企業大局為出發點進而促進企業戰略改革的施行。由此也可以看出,當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改革呈現出相互扶持、促進形式的時候,將助力企業的發展。另外,部分企業的文化與企業戰略發展呈現出沖突的關系。例如,當企業面臨著由穩步增長的形勢逐漸轉變為戰略收縮形勢時,必然要求企業在人員規模和資金流動上逐漸進行壓縮。但如果企業自身文化還維持進取精神而不變化,就容易造成從企業管理層到一線的員工都無法適應新形勢下企業戰略的發展。這種企業文化和戰略改革的沖突就會使企業在戰略轉型中付出一定的代價。因此,企業在進行戰略改革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對自身文化的評估,并分析其對戰略改革的影響程度。
二、企業文化對能源企業戰略改革的影響
在經歷了一定時期的無序開采后,我國能源企業逐漸面臨能源減少,甚至枯竭的嚴峻問題。這就倒逼能源企業對戰略改革加以重視。但需要指出的是不論是制度改革,還是戰略改革,只有從思想上認識到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深入推進改革的進行。對于能源企業的戰略改革而言,亦是如此。企業文化才是影響能源企業進行戰略改革的重要因素。這就要求能源企業積極推進綠色能源企業文化建設。同時,在推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不同崗位人員企業文化理念也需要有各自不同的著眼點。對于一線生產員工而言,由于能源企業自身生產條件較為艱苦,只有通過開展靈活多樣的文化活動才能激發一線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同時,由于過去一線員工在資源的開采過程中對節能、綠色關注程度較小。這就要求通過推進綠色企業文化建設,促進一線員工注重對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節約,進而促進能源企業戰略改革的推進。對于能源企業中層管理人員而言,由于能源企業從薪酬待遇的角度而言,在全社會處于中上水平。而且,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往往久居辦公室。這就容易造成辦事效率低下、進取心較弱的情況。但是能源企業進行戰略改革的過程需要大量中層管理人員的共同推進和落實。因此,這就需要通過企業宣傳部門加強宣傳工作,對勤勉肯干的人員進行表彰等手段進行新時期背景下的能源企業文化建設,促進中層管理人員積極創新、精誠協作精神的樹立,進而完成能源企業戰略改革。
同時,能源企業在進行戰略改革的過程中,當地政府往往會在國家大政方針的指導下出臺相應的配套措施和政策。而能源企業可以通過對自身企業文化的建設促進、配合當地政府的政策落實。例如,在國家推進“振興東北工業基地”政策的指導下,東北各個能源企業也紛紛加入到戰略改革的行列中。能源企業通過在文化建設中推行解放思想、敢于創新的精神,引導各能源企業員工積極響應國家和當地政府號召,提振能源企業發展的決心。
參考文獻:
[1] 尹國偉,段鵬.資源型企業文化的影響因素分析[J].法治與社會,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