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娟
摘要:近年來,“三公經費”支出逐年增長,已成為社會各界所關注的熱點問題。“三公經費”作為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通過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進一步規范“三公經費”支出管理,本文試圖作一探索。
關鍵詞:內控體系;行政事業單位;“三公經費”
中圖分類號:F239.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3-000-01
“三公經費”具體是指公務活動中的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招待費支出。近年來“三公經費”支出因逐年增長而被全社會所關注,隨著中央“八項規定”和“厲行節約”相繼出臺,進一步規范“三公經費”支出管理,加大“三公經費”減支力度已刻不容緩。
一、“三公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
1.公務車購置及運行費存在的問題:一是實際公車數量超編。有些權利部門在現有車輛編制的基礎上,為了確保個個領導有專車,想方設法向下級單位長期借用車輛或直接將公車掛靠下屬單位;二是向下屬單位轉移攤派公車費用。有些單位利用自身職權,為了避免本單位公車費用過高,通過將費用轉移到下屬單位列支,以達到逃避監督和數據公開的目的;三是公車私用屢禁不止。節假日公車私用,公車接送子女、公車結婚接親等現象依舊十分普遍;四是公車管理基礎工作薄弱。有些單位沒有按照有關規定對公車進行集中管理,對于車輛保險、維修、加油等沒有執行政府定點采購和定點管理制度,車輛管理處于失控狀態。
2.公務接待存在的問題:一是公務接待費支出比重高。有些單位公務接待費占公用經費支出比重過高,嚴重影響政府廉政形象;二是公務接待名目多。但凡有個上級檢查、下級匯報、外出調研、年終總結等活動都要迎來送往、吃吃喝喝;三是接待費用報支花樣百出。以購置辦公用品、會議費等名義報銷接待費用比比皆是,甚至將費用直接在單位食堂列支,達到隱瞞公務接待費開支過大的目的。
3.出國(境)費用方面存在的問題:一是巧立名目公款出國(境)旅游。有些單位領導以到國外“學習取經”為名,輪流“做莊”頻繁出國旅游;二是向下屬單位攤派出國(境)費用;三是出國(境)超時間、超費用標準。有些領導沒有按照規定的出國計劃,隨意更改行程和延長出國時間,將私人花費在公款中報銷,增加單位負擔。
二、“三公經費”存在問題的內因分析
1.單位內控體系不健全。一些單位對于“三公經費”沒有統一的管理制度,沒有細化的具體內容,管理措施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很多是為了應付檢查的一紙空文。加之有些單位的領導沒有把好支出的審核關口,對于已經發生的支出往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默許了事,導致“三公經費”支出規模不斷膨脹。
2.“三公經費”預算暗藏貓膩。部分預算單位為了應付檢查和預算公開,在編制“三公經費”時,預算標準明顯偏低,不切合實際;但在實際支付時,通過一般預算與項目支出“靈活”操作相結合的途徑來彌補“三公經費”的不足。檢查發現很多項目資金特別是未明確用途的項目經費就是單位為防止“三公經費”不足而特意預留的,這樣就可以將“三公經費”數額控制在警戒線之下,逃避檢查風險。
3.監督不到位。內部監管乏力。由于單位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三公經費”消費決策權大多集中在領導干部手中,而他們又是主要消費者,這樣極易造成內部監督的缺位和弱化;外部監管流于形式。上級檢查大多走過場,即使發現問題,常常是雷聲大雨點小,缺乏持續、有效地監管。
三、內控體系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三公經費”管理的具體措施
1.健全內部控制體系。加強“三公經費”管理,必須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強化內部流程控制,制定切實可行的“三公經費”管理辦法,給“三公經費”支出戴上緊箍咒,徹底改變現如今“三公經費”隨意支出、無度濫用的狀況。首先要根據中央統一要求,制定機關內部“三公經費”管理制度,明確“三公經費”具體用途,制定合理的開支標準,完善審批流程;其次公務消費必需執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嚴禁使用現金,一律通過公務卡或直接支付結算,確保各項支出有跡可循并時刻接受財政監督;同時單位領導要嚴把審核關,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報銷規模,降低支出總量;最后財務部門要認真審核“三公經費”票據的真實性和合規性,確保財務核算的手續完整、信息真實、數據準確。
2.要加強“三公經費”預算約束。一方面要嚴格控制“三公經費”預算管理。要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本著科學、合理、節儉的原則編制“三公經費”預算。只有把源頭控制住,同時做到無預算不開支,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能;另一方面加大“三公經費”預決算公開力度,擴大公開范圍,細化公開內容,將“三公經費”使用情況主動拿出來“曬一曬”、“抖一抖”,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讓單位的公務行為置身于社會的監督之下。
3.建立“三公經費”監督機制。一方面財政、審計和紀檢部門要定期對“三公經費”的支出情況進行審計,核查支付流程是否規范,支出內容是否合法,支出項目本身是否有利于部門履職,有沒有達到履職的目標;另一方面要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特別是要加大對“一把手”問題的問責力度。對于違反財經紀律、揮霍浪費的單位和個人,嚴格追究其紀律、法律責任。同時,要將審計檢查出的違法違規問題進行曝光,形成輿論壓力,起到警示作用,以此強化監督,防止問題反復出現。
四、結論
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規范“三公經費”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一些漏洞,但是任何一項問題的解決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從內控體系建設入手,強化“三公經費”預算管理,逐步完善“三公經費”監管,將有利于降低行政運行成本,樹立政府廉潔形象,保障行政事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紹林.對加強行政事業單位“三公”經費管理的建議[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15).
[2]王月琴.分析“三公”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措施[J].現代商業,2012(36).
[3]曾先理.建立基層“三公”經費長效管理機制的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