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語文教學追求的目標就是選擇有效性的教學策略,使課堂教學獲得最佳的教學效益。高職學校的語文教師必須根據學生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靈活處理語文教材的文本價值,在縱向的語文教學過程中,還應橫向地與學生所學的專業課程建立跨學科的聯系,豐富語文課程的專業化,專業課程的語文化,不能單獨就語文教材教語文知識,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語文,唯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優化高職語文的教材內容。
【關鍵詞】有效性 優化教材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059-02
一、根據學生所學專業特點,有效地開發教學內容
在語文教學的實際過程中,以學生所學的專業為突破口,將語文學習與專業學習兩者聯系起來,在語文文本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增加適合學生專業學習的教學內容,尋找兩者之間的“相切點”。這個“相切點”就是兼顧專業課程知識內容的特點,從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實際出發,適量地補充與專業課程學習有關的課外教學資料,以豐富語文課堂教學的知識容量。在這樣的語文教學情境下,高職學生才會認識到語文學科作為基礎工具學科的地位,以及認識到學好語文課程對于將來就業和職業發展的作用。如:對文秘專業的學生就可以側重于日常應用文寫作的教學,同時增加書法、公關禮儀、口才表達能力等方面教學內容的講授;對服裝專業的學生就可以將中外源遠流長的審美文化、民俗文化、歷史文化貫穿于語文課堂教學,將學生的鑒賞能力作為語文應用能力培養的一個主要方面。
二、豐富語文課程資源,拓展中職學生語文學習空間
我們都深知現今的語文教學,不是文本內容的簡單傳授,而是將語文看作是“大語文”、“生活語文”,旨在以語文文本內容為“中心”,以學生目前現有的閱讀讀物為“半徑”,內外結合,將語文的學習與專業知識的學習廣泛地聯系,重視學生的知識探究,豐富語文的教學內容?!吧钫Z文”的學習資源讓學生走出語文文本的狹小知識面,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對自身發展有利的各種知識,這也是體現分層次教學,以此逐步地讓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產生一定的興趣。新的教育觀念認為:作為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者,都是處于平等的地位,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而不是灌輸者;學生是學習的主動者,而不是被動者,在學生自我拓展語文學習空間的同時,語文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與把握。
本人認為,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專業學習的需要,結合高職語文教材的特點,提供一些有可讀性的文學作品,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多層次閱讀。在閱讀之余,還可以開展一系列的閱讀交流活動,由學生本人談收獲、談體會、談人物形象、談中心主題;或者開展經典詩文朗誦,既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又培養學生的口才表達能力。對于拓展成功的案例,教師應將課程資源歸納整理,選取恰當的時機引入語文文本內容的教學,這樣就做到語文教學的收放自如,既有語文文本知識的教學,又有課外教學資源的拓展,既有語文應用能力的訓練,又有人文素養的獲得。
三、立足通用教材,自主開發校本教材
基于新的教學理念與學生就業趨勢的轉變,在語文課程教學文本的選擇上,作為高職語文教師應有一個全新的觀念,那就是在立足通用教材的基礎上,各??梢愿鶕拘I設置和師資力量有所選擇性地自主開發校本教材。自主開發的校本教材在遵循語文課程所應達到的基本應用能力的基礎上,再針對學生的語文基礎、所學專業特點、所在學校的區位優勢等,調整教材編寫思路,刪繁就簡。
定篇文本的選擇以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富于哲理、文字優美的文本為主,所突出的社會價值主題是親情、真情、自強不息以及正確的審美,文本材料盡可能淺顯易懂,學生學得有趣,教師教的有效。選文文本是與學生將來自身發展相關的聽、說、讀、寫能力訓練的文本材料,如會議記錄、總結、計劃、市場調查報告、求職信等應用文種,這些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就業需求,學生也樂學好學。對于學生較難懂的文言文則以“少、精”為原則,盡量選編一些篇幅不是太長、內容不是太深奧、字詞理解不是太難、富于一定文學價值的經典名篇。本人深信,在這樣的文本教材的基礎上,再加教師靈活處理教材內容,適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一定是有效的語文教學。
高職院校關注的不再是升學,而是學生未來的就業、自身的發展。在語文教學實踐環節中不僅堅持“低起點、多實踐”等課堂教學策略,而且必須在現有語文教材文本的基礎上,有效地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內容,極大地豐富語文課程教學資源。這樣的教學方式及內容的革新,才能保證教學策略的有效實用,才能保證有效性地開展語文課堂教學,學生也才學得有興趣。
參考文獻:
[1]許書明.語文有效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1.
[2]孫亞玲.課堂教學有效性標準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3]姚利民.有效教學論[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5.
[4]曾小妍.新課堂有效性學習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3.
[5]孫亞玲,范蔚.課堂教學的變革與創新[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
[6]沈蓉蓉.突破職高課改瓶頸,提升學生語文素養——課改背景下中職課堂有效教學的探索[J].教育教學研究,2009(1).
[7]陳守波.開展語文有效性教學的若干問題研究[J].廣西教育,2012(5).
[8]劉建.體現職業特色,注重職專語文的實用性[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作者簡介:
陳寧(1976.09-),男,漢族,湖南人,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學科教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