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玲 周長安 郭朝英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很多地方的小學語文教學都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從時間上分析,小學語文教學是基礎階段,對學生的未來學習、發展,均具有較大的影響。此時,應在教育過程中,不斷的融入經典古詩文誦讀,幫助小學生對語文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在文化的積累上獲得更大的進步。文章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經典古詩文誦讀分析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 經典 語文 古詩文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068-01
在現代教育理論的影響下,有很多的小學生都在接受現代文的教育,對古文的了解非常少,古詩文集聚了古代的大量智慧,通過對經典的古詩文進行誦讀,能夠讓小學生在語文能力上獲得提升,改變現階段的語言習慣,在表達上更加的清晰,在理解能力上充分提升,鞏固記憶能力,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提高小學生誦讀經典古詩文的積極性
對于小學生而言,其是接受、學習知識的最好階段。在小學的學習當中,由于學生的年齡較低,且在自身的思維上不是特別的健全,所以其在教師的良好引導和教育下,能夠在正確的學習道路上不斷的努力,將古詩文的精華更好學習,長期堅持誦讀后,能夠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此,我們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必須持續的鞏固經典古詩文的誦讀,帶領小學生不斷的進步。
(一)積極宣傳誦讀經典古詩文的意義
相對而言,古詩文由于是古代的語言和文字,因此在理解難度上較高,很多意思的表達比較委婉,在詞語的運用上,也表現出了較多的方法,部分小學生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教師想要讓小學生對經典古詩文感興趣,就必須將誦讀的意義進行大力的宣傳,應讓小學生感受到學習的作用和積極意義,然后才能形成自主誦讀的習慣。
(二)樹立學生誦讀經典古詩文的信心
古詩文的誦讀方法和學習模式,都是從古代的角度出發的,與現代白話文具有很大的差異。小學生的發音、識字都是階段性開展的,所以想要在主觀上提高小學生誦讀的信心,就必須不斷的努力,從而在多方面對小學生給予鼓勵和肯定。首先,小學生在最開始的學習中,應以詞語和句子練習為主,選擇《論語》一類的古詩文進行誦讀,小學生只要努力,很容易在短期內獲得理想的效果。其次,在持續的學習當中,教師要對古詩文的誦讀難度進行增加,并適當的要求學生背誦。
(三)培養學生的經典古詩文審美能力
古詩文的研究從未停止過,很多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之所以無法達到較高的水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自身的審美能力不足。通過開展誦讀古詩文的教學,為古詩文的誦讀教育做出更大的保障。首先,教師要按照“從簡到繁、從易到難”的原則來實施教學,讓小學生感受到古詩文的審美效果、形容能力,要適當的與白話文做出對比分析,凸顯出古詩文的獨特魅力,吸引小學生積極的探究和學習。其次,在培養古詩文的審美能力時,任何一個教師都不可以對學生持有完全的否定,應從學生的角度來出發,對審美方面的教育工作進行分析,與學生積極的交流,從而采用緩和的辦法來糾正。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經典古詩文誦讀的教學方法
經典古詩文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獲得了很大的肯定,理論上的可行性是比較高的。可從大眾情況來看,絕大多數的小學生都是積極的學習白話文,也更加傾向于簡單的表達方式,所以在學習古詩文時,出現了很多的問題。與理論不同的是,誦讀古詩文的教學工作,基本上不可能在短期內獲得較為突出的效果,教師一方面要照顧到班級的整體成績,另一方面還必須對個體學生展開有效的輔導,保持誦讀古詩文教學的合理進度安排。
(一)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進行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誦讀古詩文的教育必須以學生為中心,要考慮到學生的切身感受。建議在今后的教育當中,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來教學,從而階段性的改善教學方法,應用合理的手段來將經典古詩文的知識更好灌輸,從而在客觀上保持高水準的教育。
(二)指導學生巧妙的背誦經典古詩文
經典古詩文的誦讀教育,需要學生展開大量的背誦,這樣才可以在腦海中加深記憶,應用時也更加的方便。但是,死記硬背的方法,基本上遭到了時代的拋棄。現今的小學語文教育,講究的是以巧妙方法來完成背誦,減輕壓力的同時,實現背誦水平的提升。
三、總結:
本文對小學語文教育中的經典古詩文誦讀展開分析,從現有的教學工作來看,多數教師能夠掌握好古詩文誦讀的教育方法,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比較緊密,未出現惡性教育問題。今后,應在小學語文教育,進一步的貫徹執行經典古詩文教育,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開闊學習視野,減少錯誤的學習習慣、方法,為小學生的將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郁忠華.創新理念,在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揮經典誦讀作用——對開展小學語文經典詩文誦讀探究的幾點體會[J].中國校外教育,2011,S1:154.
[2]張連英.入經典之門聞古韻之香——淺析小學語文古詩文誦讀[J].中國校外教育,201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