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虹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116-01
我是一名初中英語教師,而且是一名農村初中英語教師。2004年至今,已在農村教育這塊土地上耕耘了十年,在這十年的農村英語教學中,我逐漸摸索出農村英語教學的思路——因地制宜,靈活多樣。俗話說:“教無定法”,教學方法形形色色,目的只有一個,讓學生融會貫通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
我主要的遇到的問題是:一、學生沒興趣。英語作為一們新的語言,平時學習沒有語言環境,學習主要在課堂,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二、開口難。農村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害羞,怕犯錯,加上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缺乏英語語境,平時的訓練很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我主要采取的對策是:
1.正確引導,提高興趣。
每當我接手一個新班級時,我就打攻心戰。比如告訴同學們在外企工作的白領領著令人羨慕的薪水,我想方設法地激起同學們的好奇心,鼓勵他們努力地學好英語。
利用實物,引發興趣。在初中階段語言訓練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實物,讓學生輕松愉快的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因為這些實物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他們會特別感興趣。從而消除了學生的心理障礙,進而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便能夠當堂熟記所學內容,教學效果良好。
利用圖畫,誘導興趣。我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收集或制作一些圖片或課件,或是邊畫簡筆畫邊呈現,邊畫邊聽,簡單易行。利用圖畫進行語言教學,形象直觀,生動活潑,不僅有助于學生直接理解所學內容,而且視聽結合更易于學生加深印象,強化記憶,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競賽獎勵,增加興趣。在英語聽說訓練中,教師可適當地進行有一定深度的競賽訓練,這不僅能滿足學生表達欲望和喜歡競賽的心理,而且能鼓勵學生知其不足而力求更上一層樓,讓學生從克服困難,掌握新知識中獲得愉悅,這樣他們的興趣就會得到不斷的激發。
2.創設情境,營造良好氛圍
課堂上,創設一些引人入勝的情景。如在教學去食品店購物的對話時,教師事先準備牛奶、桔汁、梨汁、香蕉、蘋果、面包等,上課時把他們陳列出來,講臺便成了食品店,教師先扮演營業員,學生扮演顧客來表演。表演一遍后,教師再用學生學過的其它的東西套用句型,然后讓學生兩人一組到講臺進行表演,表演的過程是鞏固操練句型的過程,這樣課堂氣氛又濃,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的掌握了新的句型,再如學習打電話、問路、看病等日常交際用語時,我都盡量用情景教學。
課外以聽、說、讀、寫為中心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我們的活動可以根據學生平時的成績分組參加,這樣成績差的同學也有機會參加,讓他們開口。經常舉行各種類型的英語活動,如利用所學到的英語知識進行朗誦,唱歌、猜謎語、繞口令、演短劇等。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在娛樂中獲益,有的學生想在課堂上有好的表現,課前勢必去積極準備,把生活引入課堂,再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延伸到生活,這樣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英語,鍛煉英語,突破口語屏障。
3.多種方法并舉,加強記憶
英語學習中的“難記易忘”現象是師生雙方都極為頭痛的事情。語音、詞匯、語言點的記憶積累,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并經過“初次識記——遺忘——再識記——再遺忘——最后鞏固記憶”的記憶過程來完成。
合理聯想,加強記憶。聯想記憶單詞就是充分運用發散思維展開自己的想象力,使所要記憶的英語單詞生動、形象和系統化,使生詞和熟詞之間建立一種荒誕夸張、稀奇古怪、難合情理、牽強附會的聯系,令人終生難忘,從而達到以舊帶新、快速記憶之目的。在英語教學中記憶單詞是一大難點,如果機械的讓他們讀、背、抄、寫、很容易使他們厭倦。因此我在教生詞時,通常教學生聯想學過的知識會音形相近的單詞。
編制口訣,或收集一些順口溜,幫助記憶,我收集了一些口訣與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記憶,降低學習難度,使英語學習的熱情升溫。如對七年級的學生講“be”的用法。我(I)用am,你(you)用are,is用于她他它(she,he,it),單數用is,復數全用are。又如語音中的oo字母組合的發音,可用順口溜記:crook childhood foot stood brook, took book shook look, cookie wool wood good,(騙子的童年,腳常常站在小河里,手里拿著一本書,搖晃著看。煎餅、羊毛總比木頭好。)這些單詞中的oo組合都發/u/音,由上述例子可見,教師只要常收納,多積累,勤總結,口訣就會源源不斷,教學也定會趣味橫生。
總之,要解決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不斷地探索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做到因材施教,因時施教,因人施教,因類施教,才能提高教學質量,縮小城鄉英語教學差距,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公平。
參考文獻:
[1]胡謹.《改善農村初中英語教育現狀的思考》,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