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海峰
摘 要:英語課堂是教學的核心部分,彰顯著互動基礎上的師生協(xié)作配合。圍繞自主合作、自由溝通、自然展示闡述活化的教學策略方法對優(yōu)化教學過程起到的促進作用。探討“三自”方法運用,便于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中大膽探索和積極交際,在實踐體驗中不斷活化思維感知。
關鍵詞:初中英語;自主;自由;自然;交際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4-0032-01
圍繞學生自我學習需要活化教學方式方法,使得他們在相互交流探知與主動對話中增強理解感知。教學實踐證明,尊重學生的主體學習需要,以寬松情境引導學生主動融入課堂學習,鼓勵學生大膽交流與合作,幫助他們在實踐交流中強化思維感知,讓他們在課堂上自覺表現(xiàn),更能夠讓他們在課堂上積極探究和學習英語,不斷釋放學習的正能量與潛能。
一、自主合作探疑,互通有無
激活學生英語學習的激情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在發(fā)揮自身能動性的基礎上大膽互動合作中自覺探知,使得他們作為課程學習的主人翁傲立于課堂,使得學生真正由臺下走向臺前,激活他們學習的內驅動力。運用自主合作探疑,使得學生在彼此學習中相互溝通,交流得失。自主合作,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主動融入到探究交流中。例如,在譯林版八年級下冊 Unit 4 A good read的“Reading A Gulliver in Lilliput”教學中,圍繞閱讀教學內容,要求學生就“Which information do you read from the article”和“If you meet the thing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進行同桌交流合作,讓他們在相互對話中梳理閱讀素材表達的核心內容。在此基礎上,建議學生就“What did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為他們能夠整體理解感知提供獨到的意見和觀點。通過學生自主合作,使得課堂不再成為教師的“一言堂”,而是在讓位于學生協(xié)作中激活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與潛能。結合課程學習要點,多給學生提供探知合作的導思題目,幫助他們在相互對話中提出各自的意見和觀點。鼓勵學生就合作話題任務,主動提出相應的意見,幫助他們在彼此交流和互動中增強理解感悟。
二、自由溝通交流,豐富體驗
給學生足夠的自由空間和時間,引導學生在彼此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轉化認知感悟,利于他們在實踐中提高語言學習的綜合性與能動性。學生自由溝通交流,能使他們在交流中深化學習內容,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語學習有效性。學生在課堂上自由溝通交流,利于他們真正展現(xiàn)語言認知和思維感知,幫助他們在互動中形成團結協(xié)作精神。例如,在八年級下冊Unit 6 International charities的“Reading A 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教學中,建議學生從怎樣采訪和怎樣了解ORBIS doctor兩個方面去討論學習,幫助他們深化理解感知。圍繞“How much information do you read from the interview”和“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ORBIS doctors work”進行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能夠在自由溝通的過程中增強認知體驗。幫助學生針對問題進行彼此溝通,引導他們在彼此交流的過程中不斷豐富思維方法,引導他們自覺轉變學習策略和方法。創(chuàng)設寬松的溝通氛圍,讓學生在交流中豐富認知情感,更利于他們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創(chuàng)設具有導向性的思考話題,讓學生能夠針對話題主動提出意見和觀點。
三、自然展示成果,提升語用
給學生搭建自然展示的舞臺,讓他們能夠通過成果的展示找出自己的不足,使得他們在提高語言表達綜合運用能力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理解。讓學生自然大方地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便于他們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學習策略和方法,讓他們在展示中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自然展示,讓課堂變得更加輕松、和諧。例如,在八年級下冊Unit 5 Good manners的“Reading When in Rome”教學中,就“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教師可以建議學生模擬世界各地的不同習俗和用語,就“How do we greet the others”主動展現(xiàn)自己的學習理解,讓他們在彼此展示的過程中,增強整體理解和綜合運用的能力。自然展示成果,可以幫助學生在屬于自己的寬廣舞臺中深化學習思維,提高學習的自信。根據(jù)學生的展示,教師就他們在閱讀理解中的閃光點和進步予以表揚,激活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通過自然展示成果,使得學生在主動修正問題和不足的過程中,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運用中。多給學生搭建自由展示的舞臺,讓他們在不斷優(yōu)化學習策略和主動調整方法的過程中自覺參與展示,更利于他們提高學習信心。教師要多給學困生、性格內向的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讓他們在備受關注的過程中提高綜合運用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依據(jù)學生的學習認知需要,突出自主合作、自由溝通與積極展示,便于學生在自由表達和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強化感悟,在自覺交際中增強學習潛能和動力。圍繞教學過程活化和注重“三自”方式方法的運用,使得學生在生動活潑和生機盎然的課堂情境中增強創(chuàng)造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張寶發(fā).運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小學英語課堂的幾點嘗試[J].天津教育,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