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升槐
[摘 要]教務工作和學生工作作為高校教育管理的兩大重要環節,基于同一服務對象“學生”和相同的工作目標“人才培養”,互相關聯,相輔相成。有效的聯動能使雙方在工作開展中創造更多的有利條件,有效配置高校有限的教育資源,提升高校的教育教學水平,促進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教務部門在做好一系列本職工作的過程中,必須適時地與學工部門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互相配合,積極互動,提高工作效率,順利開展工作,努力推進教育教學質量,促進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教務工作;學生工作;管理模式;人才培養;有效聯動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5-0183-02
高校教務工作主要包括教學運行、教學管理、教學質量監督、學籍管理、成績管理等,每一塊內容都有嚴格的規范和工作時效性。而學生工作主要是學生日常事務管理、黨建與團學活動、思政教育、班風建設、學風建設、就業指導等。目前,我國高校普遍根據職能將兩者分別歸屬于教務處和學生處兩個管理部門,分別開展工作。看似分得很開,有各自的歸屬部門、工作范疇和工作規范,但是“人才培養”這同一目標和相同的“學生”服務對象決定了教務工作與學工工作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以筆者所在的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為例,學校崇尚嚴謹踏實的教風、學風,致力于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復合型、外向型創新人才,這決定了教務工作與學生工作之間聯動的充分必要性,并且聯動貫穿于學期初到學期末,貫穿于學生的入學、培養與就業。
一、共同關注新生始業教育
(一)突出專業教育
教務部門要開展學籍管理、成績管理和教學管理相關規章制度教育,使新生盡快了解大學與中學在學籍管理、課程修讀以及教學方法上的差異,通過實際案例的詳細講解,加深學生對規章制度的理解和提高對自主學習的認識。組織高年級學生、優秀校友、經驗豐富的專業教師和行業企業負責人召開主題講座來加強新生在學習目標、教學計劃、課程修讀和學習方法等方面的指導,使新生了解所學專業的培養方案、知識體系、課程設置、專業發展趨勢、就業方向與前景,盡早明確學習目標,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和針對性。
(二)提升素質教育
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就必須重視學生“做人”的教育,學會“做人”應當具備的生活方式、行為準則和道德水平。學工部門要注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強新生的生活指導和心理輔導,引導學生盡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行為規范。
二、教學運行中與學生工作有效互動
(一)共同參與會議,實現信息共享
教務工作和學生工作為相對獨立的系統,如果信息交流僅局限于各自內部,就會產生思維上的狹隘性和工作上的脫節,影響工作的統籌思考和全面開展。所以,應該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比如定期的班會、學工例會、教務例會、期中教學座談會均要求相互共同參與。橫向信息的順暢流通,有利于雙方從多角度、多方位對學生工作進行分析和探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二)落實聽課制度,加強學風建設
優良的學風有助于“從眾”特性在學生中起到無形的規范和督促作用,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加強學風建設的關鍵環節。教務部門通過組織督導專家、學院領導、所系領導、任課教師不定期地進入課堂聽課,及時掌握教學計劃的執行程度、教學效果與進度、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求學狀況,從專業角度對教師的“教”提出意見和建議。而學工部門的聽課則有利于深入了解學生的到課率、課堂紀律和學習質量,從思想上對學生的“學”進行監督。通過“教”與“學”的及時反饋,有效協調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教與學的關系,推進教風、學風和校風的有效提升。
(三)構建預警機制,實現無縫對接
學業預警是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消極態度、學習困難、學業不佳等現象及時對學生本人及家長進行提醒并采取有效措施來端正學生學習態度,指導學生學業,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一種監督管理制度。
渴望被重視,渴望被關愛是人類共同的情感需求,尤其是學業預警學生、學業困難學生對于來自老師和同學的重視和關愛尤為珍視。因此,在學業預警工作中教務處要配合學工部門持續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狀態與變化,不斷地給予批評與表揚、提醒與鼓勵、建議與指導,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自信。
1.學期末預警
每學期結束后,教務部門及時統計學生本學期課程成績、當學期獲得學分、學生累積不及格學分、平均學分績點(GPA)、班級不及格率等,供班導師、輔導員、研究所領導及主管教學領導查閱。特別是對達到學校學業預警條件的學生,要配合學工部門及時聯系學生及家長(務必要電話通知到家長本人,及時告知學生學業情況,做好相關記錄,做到和諧預警),督促學生利用假期有效復習,爭取在下學期初的補考中順利通過,避免學業預警。
2.學期初預警
重視開學初的補考。教務要聯合學工部門提醒督促有補考機會的學生,特別是面臨學校學業預警的學生,攜帶有效證件準時參加,并誠信考試。補考后及時聯系達到學業預警學生的家長到校辦理學業預警手續,要注意先聯系學生本人進行核對并簽字確認,避免統計失誤引起家長的質疑和反感,避免造成后續學業預警以及學籍處理(特別是退學處理)時的被動。
重視開學初的重修報名。教務部門應著重提醒學業預警學生、學業困難學生要及時重修,督促學生合理安排時間,抓住在校期間的每次重修機會,盡早通過不及格課程,從而更好地修讀后續課程。特別是高年級學生務必及時申報重修,否則將影響學生能否在第八學期按時畢業。
3.學期中預警
當然,預警工作不能局限在學期初和學期末,要動態跟蹤學生在學期中的學習狀況和思想動態。作為一線的學工部門要在平時、生活中、思想上給予預警學生更多關心和引導,幫助學生找出學業不佳的真實原因,然后對癥下藥。特別是要和教務部門實行無縫對接,對預警學生的思想行為、上課出勤、作業提交、考試紀律等進行全程、實時地跟蹤和監控,幫助他們盡快取得進步。
4.畢業資格預警
為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空間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信息與計算科學等7個專業均設置了專業方向課、學科交叉課、其他素質拓展課等自選模塊,并明確了畢業要求學分。
自主選課賦予學生更多選擇空間的同時,也給自覺性和自律性缺乏的學生選課帶來一定的難題,每屆大四學生畢業資格審核時總會有少部分學生因自選課程學分未達到畢業要求而延期畢業。因此,在每學期末進行下一學期的自選課程選課時,教務部門要及時統計出每位學生截止目前自選課程學分獲取情況,提醒學生后續合理選擇和安排自選課程,避免延誤正常畢業時間。
三、學籍管理與學工思政教育有機結合
學籍管理涉及學生的入學與注冊、學籍異動(專業分流、轉專業、休學、復學)和學籍處理(學業預警、跟班試讀、降級、退學)等方面,做好學籍管理工作,對穩定教學與學習秩序,提高教學與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務處在學籍管理工作中是通過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制約的,在此過程中必須引入學工部門的思想教育方法,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分析利弊、榜樣示范、啟發引導來協助工作的順利開展。
目前各高校對轉專業都給予學生較大的空間,筆者所在的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在學生大一學年兩個學期各有一次申請轉專業的機會,每年有近300人轉專業成功。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也發現較大比例的學生對申報轉專業不是為了興趣、愛好和志向,而是帶有功利性、盲目性。因此,教務處在提醒學生要注意轉專業后需要補修的課程與學分外,還要把名單及時反饋給學工辦,通過深入交談、室友了解、家長溝通等進一步弄清學生的真實原因,確保把轉專業工作落到實處。
休學、復學等學籍異動辦理過程中要充分聽取學工部門的意見和建議。比如要弄清學生休學的具體原因,是因病休學還是學習狀態不佳,為后續的復學做好準備。另外,學工部門應對每位班導師的工作態度和能力、每個班級的班風和學風狀態都要熟悉,以期給學籍異動學生分配一個合適的新班級。
四、結論
教務部門在做好一系列本職工作的過程中,必須適時地與學工部門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互相配合,積極互動,提高工作效率,順利開展工作,努力推進教育教學質量,促進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 參 考 文 獻 ]
[1] 周霞,陳鴻,王永利.構建教學與學生工作整合型管理體系的探析[J].教育與職業,2007(35):63-66.
[2] 孔偉.論學生工作與教學工作的互動關系[J].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83-85.
[3] 王思珩.構建教務與學工聯動機制,實現管理無縫對接[J].科技視界,2013(11):107-107.
[4] 胡保衛.大學新生始業教育:實現大學與中學教育的銜接[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3(1):106-109.
[5] 林鳳嬌,朱強.教務與學工聯動促學工程探析[J].現代營銷,2012(9):248-249.
[責任編輯:鐘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