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沖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高素質專業人才在質和量方面需求的急劇提升,這就要求作為我國高素質專業人才重要培養基地的各類高校,不斷加快教育模式及方法的改革創新,引進最新教育教學方法及理念,不斷提升高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進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以為社會供應大批合格的社會各領域建設事業所需人才,從而推動我國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是經管類專業中最為核心的一門基礎性課程,該課程對于培養學生的較高的信息意識,及信息管理及應用能力等,有著重要積極作用。然而當前高校在經管類專業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上,依然存在教學模式及理念落后的情況,已難以適應社會日益發展的需要,其極大的阻礙著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提升,不利于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順利實現,因此加大對經管類專業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改革的相關研究,有著積極意義。本文首先將就當前經管類專業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對經管類專業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進行詳細的探討。
關鍵詞:經管類專業;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中圖分類號:F208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4-000425-02
一、引言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教育對人才素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樣教育大環境下,近年來我國教育領域獲得了蓬勃的發展,不僅在教育教學各項管理工作水平方面,取得了極大的提升,隨著最新教育教學模式及理念在高校教育教學中的應用,高校在教育教學質量方面,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高校作為我國社會各領域建設事業中堅人才的培養基地,其迅猛的發展,對于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穩步推進,發揮關鍵作用。在高校課程設置中,經管類專業專業是當前我國各大高校的專業課程設置中最為核心的一門課程,通常來說,經管類專業,其涵蓋了管理學專業、投資決策專業、旅游管理專業,以及公共管理專業,國際貿易專業和財政稅收專業、經濟學等多個專業類別,其在高校專業課程體系設置中占據重要地位,其也是當前我國高素質經濟管理專業人才的主要來源。
在經管類專業中,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是此類專業中共同的核心基礎課程,該課程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開設面廣泛。當前該專業課程在高校的多個專業中都有開設,如財政學、經濟學,及會計學等專業。同時該專業在各類型高校中都有開設,如工學類高校、綜合性高校,以及經濟管理類高校等。此外,該專業在研究生層次,及本專科層次學生中,都有廣泛的開設;二是課程知識面涵蓋范圍廣。該課程涵蓋的內容十分廣泛,其主要集行為科學、信息科學,及計算機科學和管理科學等學科內容于一身,是一門系統性多學科綜合的課程;三是其他特點。該課程在具有較強的理論性的同時,還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同時其還是抽象性和系統性較強的一門課程。然而也正是基于管理信息系統課程具有較強的抽象性、系統性及多學科綜合等特點,使得學生在學習該課程時存在較大的困難,加之該課程課堂教學理念及方法的相對落后,使得當前學生學習熱情不夠,管理信息系統的課堂教學效果不好,因此加大對經管類專業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改革的相關研究,有著積極意義。
二、當前經管類專業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方面的問題
雖然在經管類專業中,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信息管理及應用能力,適應信息社會對人才發展的需要,有著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當前經管類專業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并未引起與之重要性相匹配的重視,其課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學習積極性并不高,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問題,在教師的教學方面,其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缺乏足夠的知識儲備。由于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是一門涵蓋多個學科知識內容的綜合性課程,其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為廣博的知識,較為廣泛的知識面,還要求教師具有能夠貫通各相關學科知識的能力,以及較為科學合理的知識結構體系,然而當前我國很大一部分高校課程教師,其都是由工科專業轉型而來,此類教師普遍缺乏相應的管理學相關知識,因而由此類教師代課,其課堂教學效果也就難以理想了。此外,即使是由管理類專業教師授課,由于此類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普遍較為缺乏,其缺乏相關的MIS開發和應用實踐經驗,也使得其課堂教學效率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因而高校教師知識結構體系的不完善,缺乏足夠的學科知識,是當前高校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中面臨的最為嚴峻的問題之一。
二是理論與實踐教學效果不好。在MIS課程的理論教學方面,其教學內容主要強調系統的開發過程,以及系統的開發方法,其在教學內容方面,與《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等課程,存在重疊的情況,因而其教學內容的選擇較為不合理。同時在教學內容的區分度方面,其也存在較大的問題,不同層次學生、不同專業學生,在教學內容選擇方面存在趨同化情況,其區分度不夠,從而影響高校經管類專業MIS課程整體教學效果的提升。此外,由于由于此類專業學生,其軟件開發能力普遍較差,因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能采用單調的理論知識灌輸教學,這極大的挫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給教師帶來較大的教學挫敗感;在實踐教學方面,其也存在實踐教學內容體系不合理的情況,當前在很大一部分高校的MIs實踐教學內容方面,其依舊主要是以代碼編寫、總體設計,及系統分析教學內容為主,而沒有充分考慮學生及企業的需求情況,這對于提升學生的信息管理和應用能力,適應信息社會的發展需要等,有著極大的阻礙。
2.學生方面的問題
在當前的經管類專業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中,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也是導致管理信息系統課程課堂教學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由于經管類專業學生大部分為文科生,其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掌握不足,缺乏相應的軟件開發基礎素養,然而在當前的MIS課程教學中,其教學內容卻更加側重于系統的開發過程,及開發方法的教學,過于注重學生對軟件開發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MIS管理,及應用能力的培養,教學內容編排的不合理,及教學目標設置的不科學,給學生學習該課程帶來了極大的障礙,從而極大的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利于管理信息系統課程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此外,學生對該課程重要性認識的不足,也是當前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由于部分學生缺乏對該專業培養目標的深刻認識,認為軟件開發技術掌握與否,與其未來就業不存在任何聯系,因而在看待該門課程的學習時,其僅僅是為了修滿學分而已,為了學習而學習的學生不在少數。
三、經管類專業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
1.教學目標改革
要想有效提升經管類專業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信息管理及應用專業素養,首先就必須對該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相應的改革。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在社會各領域的不斷廣泛滲透,企業在國民經濟結構中重要性的越來越為凸顯,加快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及理念的改革創新,實現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對于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及發揮其在社會經濟中的推動作用等,就顯得尤為必要了。而管理信息系統課程,作為培養高素質系統分析人才的核心課程,其在實現企業信息化管理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然而當前我國很大一部分高校在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目標設置方面,依舊存在較為不合理的現象,管理信息系統課程,其作為一門管理類學科,但其在實際教學中,更注重對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而忽略了對學生信息管理應用能力的培養,教學目標設置的不合理,是當前導致MIs課程課堂教學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因此結合信息社會對人才素養需求的實際情況,結合高校自身特色,科學合理的設置課程教學目標,就顯得尤為必要了。具體來說,MIs課程,其作為信息技術,與經濟管理領域的溝通橋梁,其應確立如下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加深對MIs課程內容體系的認識,掌握基礎的MIS理論知識,并構建科學的MIS理論知識結構體系,掌握運用MIs知識,去提升企業組織能力,提升其市場競爭力的方法,了解MIS在經管類各領域中的運用情況,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意識,提升學生的信息分析、應用、管理,及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復合型經管類人才。
2.教學內容改革
要想有效提升經管類專業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信息管理及應用專業素養,還必須不斷加快高校經管類專業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科學選擇教學內容,優化其教學內容結構體系,合理編排設計其教學內容。當前有相當一部分高校經管類專業,其在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時,其教學內容主要集中于系統的開發過程,及系統的開發方法教學等,而忽視了信息管理與應用等相關知識的教學,這不僅極大的增加了學生學習難度,增加了教學的教學難度,也不利于學生信息管理與應用能力的提升,及課程教學目標的高效達成,因此加強對MIS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就顯得勢在必行了。教學內容的改革,其具體包括如下幾方面:一是理論教學內容方面。應緊密結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及課程教學目標的實際情況,適當的降低MIS開發過程及開發方法教學內容的比例,并增加MIS應用、MIS管理,及MIS和企業競爭優勢等相關方面的教學內容,優化其教學內容結構,促進學生信息管理應用素養的提升。如可以將MIs課程的教學內容結構體系設計成如下幾部分:MIS的概述、MIS的技術基礎、MIS開發與管理,及經管領域MIS應用這四大部分,而其中第三部分的MIS的技術基礎中,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數據管理和分析技術和信息安全技術等;二是實踐教學內容方面。以往在MIS的實踐教學內容方面,其主要是以MIS的開發實踐為主,而這對于學生的信息管理應用能力的提高,效果并不明顯,因此在MIs實踐教學內容方面,要適當的增加驗證性應用內容,以及為學生模擬企業信息技術環境下,其工作的處理流程等實踐內容,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MIS實踐應用能力。實踐部分其內容可以設置成如下兩部分:一是MIS技術基礎實踐;二是經營領域MIS應用實踐。
3.教學方法改革
要想有效提升經管類專業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信息管理及應用專業素養,最好還必須對MIS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不斷豐富其教學手段,結合教學內容實際情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有效提升MIS課程課堂教學效果。在以往的MIS課程課堂教學時,其主要的教學方法有自主實驗法、案例法,及討論法等,然而由于MIS課程具有理論和實踐性較強,且教學內容較為抽象等特點,其課堂教學較為沉悶、單調,學生學習存在較大困難,這極大的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MIS課程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而案例啟發法,和專題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則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具體來說,該教學方法的主要實施過程如下:教師首先對本課教學內容的基本知識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呈現其在課下準備好的就某一案例的教學課件,讓學生自主講解其準備的課件,教師引導全體學生進行討論,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并適時的給予一定的啟發,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并最后與學生一起進行歸納總結。該教學方法的應用,不僅能能夠有效的體現教師的教學主導作用,還能充分的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地位,學生在激烈的課堂討論中,不僅獲得了知識,并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還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獨立思維能力,及提高了學生信息管理及應用能力。
四、結語
由以上可以看出,經管類專業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有效教學,對于培養學生良好信息意識,提高其信息管理應用能力等,都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加大對經管類專業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改革的相關研究,有著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