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華
(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聲樂教研室,甘肅 蘭州 730000)
?
淺析中國歌劇詠嘆調《啊!我的虎子哥》
韓 華
(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聲樂教研室,甘肅 蘭州 730000)
【摘要】民族歌劇《原野》對中國民族歌劇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是第一部被譽為“與世界歌劇媲美的中國歌劇。”歌劇中女主角金子演唱的詠嘆調《啊!我的虎子哥》,旋律起伏跌宕,飽含深情,被演唱者們廣為傳唱,文章從這首詠嘆調的寫作特點與演唱技巧這兩方面入手研究,希望研究成果對聲樂學者演唱該作品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民族歌劇;詠嘆調;寫作特點;演唱技巧
歌劇《原野》是中國里程碑式的一部作品,它反映了青年農仇虎的復仇和愛情故事,揭開了當時中國社會的一角。該歌劇震撼美國樂壇,是第一部叫響西方歌劇大門的東方歌劇。歌曲《啊,我的虎子哥》是當中的經典唱段。通過此次的選題論述主要是希望能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部歌劇以及通過分析此首詠嘆調來折射出整部歌劇的創作特點。對于《原野》,現今研究成果也是屈指可數,對于歌曲《啊,我的虎子哥》的文獻資料也有一些,但不夠詳實,文章通過對作品的細致研究,希望能為演唱者提供有利的參考。
十六世紀至十七世紀,歌劇誕生于意大利,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產物,稱為opera。歌劇從二十世紀傳入中國,中國的音樂家們便吸取西方音樂的新素材,力求與中國的政治、文化等相結合,反映出中國當時的現狀。經過先輩們不懈的努力,中國民族歌劇從無到有,從貧瘠到豐富,一路歷經坎坷。雖然初期,還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系統的音樂理論,但經過老一輩音樂家的努力,終于開創了一條具有中國民族特色,屬于中國人自己的歌劇藝術形式。嚴格來說,中國歌劇起源于黎錦輝創作的兒童歌舞劇,如《葡萄仙子》、《麻雀與小孩》等。到1942年以后,新歌劇代表作為《白毛女》,到解放戰爭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新歌劇又得到了新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前后,我國的歌劇藝術在經過“文革”10年的停頓后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中國歌劇的創作風格有以下幾點:1、歌劇藝術在經過“文革”十年的停頓后在美學觀念、創作風格、表現手法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變革,如《傷逝》。2、在歌劇體裁風格多樣化方面,輕歌劇、喜歌劇、諷刺歌劇、通俗音樂劇開始在我國出現并有了較大的發展,如輕歌劇《芳草心》。3、《海篷花》、《桃花渡》、《征婚啟事》、《木棉花開了》以及《人間自有真情在》等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改革開放后的現代生活和時代風貌。特別是在探索嚴肅大歌劇的新高度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人間自有真情在》、《海篷花》是十多年來音樂劇創作的一個總結。
金湘,浙江諸暨人,自幼學習音樂。1952年畢業于天津音樂學院少年班,隨即轉入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從事民族民間音樂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1954年9月保送升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本科。1979年2月平反后任北京歌舞團交響樂隊指揮兼作曲。現任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他的作品可以說涉及到各個領域,歌劇、交響樂、影視音樂等都有他的作品,他結合了中國的民族音樂特色和西方先進的作曲方法,從而形成了他特有的作品風格。代表作歌劇《原野》是中國當代歌劇最具影響力的劇目之一,在中國首演成功后,先后在美國、瑞士等國家上演,并獲得了各國觀眾的好評。1993年被評為“二十世紀華人經典”;1999年獲文化大獎。
(一)寫作特點
這首詠嘆調是金子情感的釋放與情緒的宣泄。當金子與仇虎再度重逢,一起度過了無比難忘的十天。仇虎的出現給金子帶來了繼續活下去的希望,使金子獲得了重生,在精神上脫胎換骨,這是一首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前奏(1—2),引子部分簡潔精煉。和聲特征以屬到主和弦的收攏性進行。
A段(2-17)一共由四個樂句構成,b樂句為a樂句的承接;第7至8小節使用三連音節奏型;第9至10小節出現七度的大跳;c樂句達到情緒的高漲,也做到了情緒的轉折。與a,b樂句形成對比b 1是b的變化重復。在手法上,使用了疊置和弦,音響效果具有民族特色。

B段(18—30)由2個樂節構成,d句以同主音大小調下屬和弦交替陳述,b1樂句變化重復了A段,造成了明與暗的和聲色彩對比;b2句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21—26)旋律波動很明顯,揭示了金子內心的掙扎與起伏的心理;而第二部(27—29)是對音樂結構的補充。
尾聲(31—33)材料尾聲對全曲進行了擴充,表現出了金子對仇虎的愛與不舍,最后在和聲做了變格終止結束全曲。
從整個歌曲的分析來看,作曲家在作曲時結合了中國民族調式,以及結合西方詠嘆調的寫作手法,和聲手法上民族化,使這首歌曲具有中國風味。而且在旋律音高的安排上做了特別處理,旋律起伏較大,暗示了金子內心的感受。
(二)演唱技巧
音樂作品通過音樂家的二度創作表演得到了良好的傳播與完善,從而獲得長久的生命力。成功的二度創作不僅可以使作品具有新的感染力和藝術魅力,對作品有更深層次的了解。表演者再次創造的更深刻的意義在于挖掘出前人沒有發現的作品的豐富性與多樣性。良好的二度創作的表演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可以把聽眾帶到美好的音樂世界,而低劣的表演則會給人們帶給精神上的折磨,所以在進行二度創作演唱的同時應注意對歌曲二度創作的審美原則。對詠嘆調《啊!我的虎子哥》可依據歌詞逐句分析:第一句“啊!
我的虎子哥”,“啊”的音高為bG2,音量應控制為P,這一聲“啊”,表達了金子度過了無比痛苦的八年,等來了她夢寐以求的愛情,心中的情緒無法用言語表達,同時她也害怕這來之不易的感情再次失去。所以演唱時應注意放松,控制好氣息,先是弱處理,然后慢慢將聲音變強傳遞到遠方。“我的”這二字要唱的稍快,“虎”字要更突出來,使聽眾們能夠感到金子對仇虎發自內心的親切與關愛。唱“哥”字是要拖住,氣息要一直保持。到了第二句“你這野地里的鬼”時,由于“這”音域比較高,所以在唱“你”時,要調整好氣息。前面兩句的演唱還要注意與伴奏的配合,不要唱的過于自由導致與伴奏銜接出問題。在“這十天的日子”一句中,唱“這”字時,咬住字頭然后做四度跳進,注意后面幾個字要唱的流暢、富有感情,到了“勝過一世”時,在唱七度的大跳時注意喉頭要放松,切忌聲音擠、壓,氣息要深一些,還要唱的瀟灑潑辣一點,表達出金子雖然與仇虎短暫的相處但仍覺得幸福的內心感受,覺得“勝過一世”。到了“我又活了”,“我”字是全曲的最高音bb2,在唱時要為高音做好準備,表現了金子真正意義上精神的脫胎換骨。我們也可從中揣摩出作曲家的用意,就好像金子在與仇虎重逢的日子里,她得到了真正的解脫,過去那個痛苦壓抑的金子在這一次重生了。這個“我”字,在演唱時由于音域較高,所以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氣息穩住,要在強的力度上唱出并保持足夠的時值節拍。在唱兩個“活了,活了”的時候,要唱出金子與仇虎重逢之后,金子內心的激動與感慨,感情要飽滿。“這活著的滋味啊,什么也不能比”,在唱這兩句時,要體現出金子內心的歡喜與滿足感,注意語句之間要唱的連貫。
當進入歌曲的第二部分的時候,音樂變的較為抒情緩慢。金子在回憶這十天的甜蜜時光,力度為p,“黑夜變得是那么短,醒來心里陣陣歡喜”,在唱這兩句時,要稍興奮一點,體現出金子內心的喜悅和悲喜交加的情感,和對時間的珍惜。注意把握“夜”字的時值節拍。“這一切啊都是因為有了你,我的親人啊”,在唱這兩句時,注意“有”字下滑音的使用。由于“親”字音域為五度跳進,所以要注意這個閉口音,唱的時候軟腭抬起,聲音做到不擠和放松,抒發了金子內心的情感。,她這次的“重生”,都歸功于仇虎,這一句要著重體現了金子對仇虎深深的愛。“我的親人哪,我哪能不疼,哪能不愛”,在唱這兩句時,注重情感的把握,金子已經把仇虎當作自己的親人,當作最重要的人。“不疼”、“不愛”,要發自內心地說出來。“哪能丟了你!,唱這句是應從“丟了”后面換氣,以便演唱“你”字時保持住8拍半的節拍并以強音結束全曲,唱最后一個“你”字的時候,應包含深情,穩住氣息,將聲音傳遞至遠方,要體現出金子對仇虎依依不舍的情感。
詠嘆調“啊!我的虎子哥”是《原野》中的經典唱段,它以簡單的二段曲式,優美抒情的旋律以及具有民族色彩的和聲配置,向我們展示了這首歌曲的魅力,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真善美的感情,和對幸福的渴望。在演唱時既要注意聲情并茂,也要注意與伴奏默契的配合,以達到演唱的完美表現。如何能夠完美的演唱這首作品,不僅需要扎實的演唱功底,還需要對歌曲本身及歌劇做深入的分析研究,進一步了解作者的創作手法,以達到高水準的演唱與發揮。
參考文獻
[1] 黃騰鵬《西方音樂史》,敦煌文藝出版社,2008.
[2] 劉忠、薛松梅《中國音樂史》,蘭州大學出版社,2010.
[3] 黃煒《西方音樂史提要》,敦煌文藝出版社,2013.
作者介紹:韓華(1979—),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聲樂教研室副教授,2008畢業于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獲得碩士學位,近年來發表專業論文十余篇,所培養學生多次榮獲全國、全省聲樂比賽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