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妹香
摘 要: 高職語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審美性等特點,如何將高職語文教學與學生職業崗位技能聯系起來,“六位一體”教學模式是首選捷徑。本文從“六位一體”課程模式理念入手,探討該模式下高職語文教學的實踐問題,希望對我國高職語文教學改革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 六位一體 課程模式 高職語文 教學改革
一、“六位一體”課程模式理念
所謂“六位”,指高職課程教學組織和實施中必須突出的六個基本要素:職業能力需求分析、職業能力目標、職業能力訓練項目、職業能力訓練素材、“教、學、做”結合及形成性考核?!傲灰惑w”則是六個要素有機構成,在課程教學設計和實施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即以職業崗位能力需求為導向,確定明確、具體、可檢驗的課程目標;根據職業能力訓練目標確定知識目標、組合教學模塊、設計職業能力訓練項目;以職業能力訓練項目為驅動;以真實的職業活動實例為訓練素材;根據職業能力形成和知識認知規律,“教、學、做”一體化安排,促使學生在訓練中提高能力,獲取知識;課程考核以平時項目完成情況和學習過程考核為主。
“六位一體”課程模式擺脫了傳統學科型課程教學的思維定式,是一種以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實現教學過程完整系統化、彰顯職教特色的全新模式。
二、“六位一體”課程模式下高職語文教學改革實踐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本位的教育,它的培養目標是滿足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等方面一線工作需要的高層次實用型、技能型高級人才。教學實踐表明,建立以就業需求為導向,以職業技能為核心,以職業能力考核為目標的高職語文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和綜合素質,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適應社會對高職生的能力和職業技能的需求。“六位一體”教學模式正為實現此目標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策略。
(一)師生觀念的轉變是實施“六位一體”教學模式的思想基礎
教師與學生是課堂互動的共同參與者、承擔者和維護者,也是教學的受益者。師生同為這個過程的主體,也同為這個過程的客體。教師要轉變以往課堂中占據主導者的地位,而要扮演主持者、參與者、組織者、導演。要改變以往居高臨下的教學態度,以與學生平等的姿態走進教室。教師不是在課堂上將教材上的知識“滿堂灌”給學生,而是要組織學生,與學生合作實現教學目標,學生職業能力和知識認知規律正是在課堂中主動參與、積極思考、激烈討論而逐步形成的。學生不再是教師的信奉者、服從者、課堂的旁觀者,而是課堂的主體、課堂的參與者。學生必須放棄對教師的過分依賴,自己開動腦筋積極思考,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語文,積極成為課堂的主體,學會利用教師為自己服務。平時多閱讀、勤鉆研,尋找自己不懂的問題,課堂中大膽發言、發問,不畏懼暴露自己的錯誤,課堂中的爭辯是能力提高的最好平臺。
(二)改變教學組織形式,建構“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開設大學語文課,在某種程度上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和學會做事,這一階段的學習將對學生踏入社會后產生深遠影響。因此,關注學生敏感的心理,將思考主動權還給學生,把發展主動權交給學生,將學習的快樂傳遞給學生,才能實現高職大學語文“教、學、做”一體化模式的突破。
1.教師的“教”
根據不同專業屬性與學習需要,找準與專業知識學習相關聯、與職業能力培養相溝通的語文教學突破口,實現語文教學與專業技能學習最大限度的交融。將語文教學活動與專業教學緊密結合,學以致用,為專業服務。語文教師要通過自學或其他途徑,對各專業、崗位群語文能力的需求度準確把握,不斷搜集相關專業的新知識、新信息,并用這些信息豐富語文教學。如承擔建工建裝專業語文教學的教師應該了解一些園林美化、室內裝修的知識;承擔酒店管理專業語文教學的教師應該了解一些旅游、飯店的知識;承擔電子商務專業語文教學的教師應該了解一點管理、財會、物流知識等。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專業特點采取“一文多教”、“文同較易”、“各取所需”的教學策略,實現語文教學與專業技能的交融,不僅使學生感受到學好語文能助他們專業學習一臂之力,猶如拿到一把開啟專業技能學習、打開職業生涯之門的鑰匙,而且他們的專業特長在語文課上大有用武之地,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態度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自然提高語文職業能力。
2.學生的“學”和“做”
職業教育不同于其他類型教育,主要特點是針對崗位需要,培養既有一定文化理論知識,又具有過硬職業技能的人才。教學過程中強調實踐教學環節,重視職業技能訓練,重視動手操作能力培養,是職業教育過程的突出特色。語文教學中針對不同課文采用不同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樂學”、“愛做”,生發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情景表演激興趣。有許多課文的情節很多,小說、詩歌等文體適合表演,教師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情景表演的形式,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學生都爭先恐后地參與表演,有編寫臺詞的,有指導動作的,有布置場景的,有服裝搭配的,人盡其責,各盡所能……學生的思維和動手能力都得到充分訓練。又如上臺講演促師情。長期以來教育理念把教師推上至高無上的地位,師道尊嚴的觀念統治著人們的思想?!傲灰惑w”的教學模式要翻轉傳統課堂,讓學生成為主人,讓學生走上講臺成為教師。語文教材中的自讀課文難度較低,知識點淺顯,是學生學以致用的最好素材,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形式,擬寫教案,組織教學,派出代表,上臺展示,不僅鍛煉學生的口才、膽識,還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體會教師這個角色,更好地理解教師,師生情感產生共鳴。
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學”和“做”的一體化,結合不同專業培養目標和能力需求,適時拓展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例如:導游專業教學中,加強口語和寫作訓練。古代詩歌單元學習中,除教材詩詞外,可以適當增加古代詩詞及描寫山川景色詩文的背誦;利用早自習等時間,為學生提供口語訓練機會,如背誦詩文、同學間每日贈言、新聞播報、每組每月一題的討論,這些形式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口語能力的機會;在作文課上增加導游詞及議論、描寫文章的量,背誦量和寫作量的增加,使導游專業的解說詞內容更豐富、充實,更富有文化內涵。這種與專業結合的學習訓練,能拓展語文學習內容,有效鍛煉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
(三)轉變考核機制,促進學生能力發展。
改變過去一卷定乾坤的考試、考察制度,建立形成性和獎勵性相結合的考核制度,對學生成長和能力發展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讓學生在身心健康的基礎上掌握各種技能,成為新時代的新型職業人才。對學生課程成績進行形成性考核,以平時能力訓練項目的完成情況和學習過程中的主觀性表現考核為主,構建一個符合課程特點、綜合化、開放性的考核體系。高職語文考核可以運用雙軌制考核制度:語言文字的綜合運用(著重書面語言)和實習、實訓中的口語交際能力的考核。語言文字的綜合運用包括:課堂作業、作文、實習實訓的報告、總結及期中、期末的綜合考試等??谡Z交際能力的考核具體指:課堂中思辨能力(到課率,參與率,闡述問題的準確率及語言表述的精準性等)和實習、實訓中語言運用能力(參考實習指導老師的評價,實習實訓單位的評價及同學之間的互評等)。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職業知識體系的構成是一個由量到質的漸變過程,需要循序漸進、日積月累地養成,需要經常性的鞭策與激勵。學習過程中設立專門的獎勵機制:禮儀明星獎(獎勵那些有良好學習態度和遵德守禮的學生);學習標兵獎(獎勵那些能結合課程考取相關職業資格或技能等級證書的學生,如普通話等級證書、導游證、營銷師證,等等);創業能手獎(獎勵那些能結合課程學習參加社會、行業或企業的職業活動及取得成果的學生)??傊拐n程成績考核成為學習過程中調動和調整學習需求及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的重要“杠桿”。
參考文獻:
[1]黃玲青.“六位一體”課程模式下的高職語文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2008.10.
[2]董以平.對高職語文教學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探討[J].教育與職業,2009,5.
[3]畢國芳.高職基于工作過程的“六位一體”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科技教育,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