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賀珍
【摘要】要把中職語文教學這項工作做好,需要從國家有關部門、教育工作者到學生本人等各方面的努力。中職語文教學關系到中職學生的綜合素養和人生觀和價值觀取向,從某種程度上說,中職語文教學影響到我國在職業技術方面人才的素質,甚至對提升我國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都非常重要,因此必須要正確面對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培養真正的技術人才、提升整體的國民素質而努力。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 存在問題 完善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113-01
引言
職業教育應針對職業崗位的要素提供優質的教育教學過程,培養學生崗位能力,中職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都必須服務于這個目標的實現。當然,要改變中職校語文教學現狀,不可能一蹴而就。中職語文教師要想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增強學生把握語文、運用語文的能力,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創造性,就必須切實面對現狀,與時俱進,大膽探索,實施改革,發揮語文教學的實踐性,提高學生語文能力,促進學生成長。
一、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
中等職業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祖國培養相應的技術性人才,中職學生必須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才能順應激烈的市場競爭的要求,才能成為一個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合格畢業生。因此,語文素養對中職學生的職業發展非常重要。大部分中職學生畢業以后會在各行各業的生產前線工作,中職學生的工作環境是比較特殊的,他們是高素質與高技能相結合的職業者,這就要求中職學校教育必須要接近社會生產,才能高效率地提高中職學生的職業素養。現代社會需要高素質的勞動者,高素質勞動者需要在工作中有效完成工作,還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能夠在完成任務的基礎上對自身有所創新。高素質的中職學生需要在多方面完善自己的能力,不僅要掌握自身必須的技能,還需要增強文化修養、鍛煉自身素質,并且能在日常的工作中和別人進行溝通。因此,中職學生需要在實際的中職語文教學中有效地增強語文素養,才能順應時代的要求,為以后的就業提供保障。
二、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中職教師語文教學觀念脫離實際、態度存在偏差
職業院校的語文老師,在中學接受的是普通中學的教育,大學期間接受的是高等院校的師范教育,工作后接受的繼續教育、在職培訓等還是和普高一樣的,所以普高的教育理念在他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但相對普通教育而言,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和培養對象具有特殊性。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教學觀念得不到及時的更新,缺乏對中職語文教學的深入研究與學習。據筆者了解,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套專門針對中職語文的教育理念。中職語文教學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式,對普高語文教學都有很多的借鑒,體現不出中職語文教學的特色,致使其嚴重脫離社會生活,脫離職業學校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嚴重影響了語文教學的實際效果。
2.學生的語文課程學習存在各方面問題
筆者通過對自己所執教學校中職學生的調查發現,對語文不感興趣、認為語文課不重要的學生占大多數。他們學習語文的動機不強,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認為學語文就是上課聽老師分析字、詞、句,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歸納寫作特點,按要求完成作業。學生把語文學習簡單地等同于學習任務,是為了畢業或升學考試而不得不完成的學習任務,這樣使得本可以生動活潑的語文學習變得枯燥、單調,脫離了和生活的聯系。
三、完善中職語文教學的對策
1.增加語文課時
語文的根本任務在于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中職生雖然不參加高考,但他們跨出學校大門之后如果連普通話都不會說,連自薦信都不會寫,連在公共場合講話都不敢,這不是我們語文老師的失職嗎?這不是我們職校教育的失敗嗎?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首先要從培養語文能力開始。所以中等職業學校應該把語文學科放在首位,重視語文,增加語文課時,使語文老師能系統的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各項能力。
2.學校要增加投入
現代教育,還是沿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模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如果學校要想發展,要舍得在硬件設施上下本錢,從各個方面來打造職業教育。每個教室都應該配備多媒體,鼓勵老師用現代化教育手段教學,從視覺和聽覺等多方面來刺激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尤其是語文,精美的課件、有趣的視頻、有用的信息都可以用多媒體來展示,這樣可以使學生專注于課堂,自然就能通過課堂效率。學生專注程度提高了,自然就學得好,學生學得好,走上社會后的適應能力強,在單位表現好,學校在外的口碑就越好,生源也會越來越好,學校自然而然就會發展壯大。所以,職校要想發展好,就應軟件硬件一起抓,兩手都要硬。
3.改變教學方法
職業學校的學生最大的優勢就是沒有高考的壓力,老師可以靈活多變的選擇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故事演講比賽、情景劇表演、詩歌朗誦等活動可以讓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表演能力、臨場應變能力、交際能力等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上網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的辯論可以對學生上網進行正確的引導。“文學欣賞課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這些活動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改變了一言堂的上課模式,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職校學生不用沉溺書山題海,完全可以多搞活動增加語文課的趣味性。老師也可以放開手腳,對職校學生真正的實施素質教育,讓學生全面發展。
4.編寫實用的教材
國家應該組織一批人員,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編寫適合各個專業的教材,真正做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讓語文的工具性的作用得到更大的體現。比如幼師語文教材,就應該生動活潑有趣,適合幼兒教育。不然,學校學的東西出校門后什么都用不上,那還上學干什么呢?而且,我們本來就是職業教育,就應根據學生的職業特點來設置課程。從目前的形勢來看,統一編寫切合中職學生實際情況的語文教材迫在眉睫。建議編寫人員盡量組織一線有經驗的教師,他們最了解學生的水平和喜歡什么樣的內容,編寫的內容要跟上時代的步伐,用新穎的、有趣的、有實用價值的文章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老師的教學熱情。
結束語
總之,中職生的語文素養及能力的提高,既需要我們中職校的語文老師耐心、細致的指導,也需要相關領導及部門,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樣我們才能為國家培養出高素質的勞動者。
參考文獻:
[1]羅粵粵.中職語文教學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5(02)
[2]張淑娟.中職語文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