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摘要】語文是我們的國語綜合科目,是小學中年級學好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通過教師的教育指導小學中年級學生已經能夠掌握基本的學習技巧,中年級的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學習的知識的渴望也會不斷的增加,在課堂上學習的語文知識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要。因此,教師除了給學生授課外,還需要重點開發學生學習語文自學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讓中年級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得到長遠的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小學生中年級 語文 自學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060-01
隨著現代教育的進步,人們對教育地位與作用的認識不斷加深,終身學習成為現代教育所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擁有學習能力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必要前提。在語文課堂上重點培養中年級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礎。語文自學能力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培養中年級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一、小學中年級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要有針對性
自學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這種學習態度是來源學生內心對知識的渴望,只要學生擁有學習的欲望和對知識的渴望的目標,認識到學好語文需要不斷的積累,不斷反復推敲運用,只有自學學習的意識,學生才會愿意學習的語文,才會學習好語文的動力,從而有利于語文自學能力的發展和進步。培養學生自學意識的習慣,良好的習慣可以使中年級學生終身受益,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自學的習慣。培養學生認識水平需要老師的正確指導下進行,老師在平時教學中舉例自學語文成功的例子,讓學生認識到學好語文是需要自身努力并且通過努力能夠實現的。
二、小學中年級學生語文自學能力培養要有鼓勵性
中小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有出色的表現,教師要及時表揚鼓勵。良好的興趣是良師益友,在學生的興趣得到充分的發揮并且很出色,教師要給予恰如其分的表揚,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給予鼓勵嘉獎,而課堂上有些不愛表現自己的學生,性格內向的學生,這些學生在他們特長的方面便顯得出色,教師就要著重的鼓勵他們繼續發揮他們的優點,激發學生潛在能力的發揮。這樣通過漸次獎勵來鼓舞學生的自學學習行為,有助于學生產生自我成就感,不知不覺就會建立起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通過鼓勵的方式促進學生把學習興趣轉移到自學學習語文上來,以培養新的自學學習能力。平時教師收集一些優秀的文章以及好詞佳句、至理名言等詞句,讓學生學習欣賞,學會理解、學會表達運用、學會思考啟發學生的學習樂趣,及時在課堂上對通過自學能力獲得的知識給予表揚鼓勵,鼓勵自學能力好的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學知識、自學方法、自學技巧等感言。讓他們成為全班的學習好榜樣,樹立學生語文自學的信心。
三、小學中年級學生語文自學能力培養要有保證性
中年級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是學生以后學好語文的關鍵階段,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把學習方法轉化成學習能力,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反復實踐,然后轉變為自己的學習習慣,最后擁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老師可以發揮主導作用,教師應當把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語文的方法融匯到每節課每一環節的教學中,對學生耐心培養、嚴格要求,做到堅持不懈。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打造出不同的學習環境,可以組織一些與語文有關的課外活動,課外閱讀以及社會實踐,通過實踐幫助學生親身體會,學習觀察生活,增加學生的生活經歷,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作為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讓學生認識到掌握自學學習方法對學習好語文很重要。課前預習是自學學習語文最基本的方法,借助老師或者工具書來閱讀文章,識別生字詞,擴展詞匯量能夠通讀課文,掌握課文的中心思想和文章要表達的深刻內涵。有效的自學學習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積累起來的,而是需要持之以恒和長期的社會實踐,掌握基本的自學方法是培養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重要保證。
四、結語
在當今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時代,自學學習能力是青少年必不可少的一項基本功。學生能否在以后學習生涯中取得進步和成功,取決于學生他們的自學學習的能力,自學學習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教師在培養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過程中占主導地位,教師應該遵循中年級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和性格特征, 培養學生的自學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學生自學學習的信心,引導學生掌握自學方法,對學生以后的全面發展和長遠發展具有進步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榮生.從文體角度看中小學作文教學——從《國文百八課》說起[J].上海教育科研.2008(03)
[2]張新海.論課程發展的自組織機制[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3)
[3]周憲.文化研究:為何并如何?[J].文藝研究.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