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華
【摘要】英語作為一種語言交流工具,是人類進行溝通的重要途徑。因此英語文化素質的培養和發展對學生今后的人際交往能夠產生重大影響。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主題是合作共贏,因此交流合作成為每個學生必備的生活基礎,這一點應在教育中進行全方面的體現,也就是說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學會合作與交流,培養學生共同發展的意識。而小組合作教學法正是順應這一教育理念而提出的。在此基礎上,本文通過對小組合作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討,旨在促進課堂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高中英語 課堂教學 小組合作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121-02
小組合作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使用,對于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多方面思考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這些都反映出小組合作教學法對于學生教育的影響意義。與此同時,小組合作教學法對于學生自身的長遠發展還具有深刻的影響。這是由于學生在分組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學習思維能力,還得到了人際交流方面的鍛煉。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學生不僅能夠將自己的思考結果大膽訴說出來,還能夠傾聽和學習同組之間成員的不同意見,這為學生將來進入社會的人際交往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學生合作小組的安排
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是為了促進全體學生的整體性提高,因此在對全體學生進行小組的分配時,應綜合考慮每個學生的特長以及不足,然后再將其進行平均分配。所謂平均分配是指每個小組中都應兼具學習好壞程度不同的學生,在此基礎上,力求各組總體學習能力均衡。同時每個組都應分配一兩個頭腦清楚、思維活躍的學生,以帶動組內其他成員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其次,分配還應考慮到學生的能力側重點不同這一特點,比如,有的同學詞匯量豐富但語法較差,有的同學善于觀察總結但表達能力較弱,還有的同學口齒清晰善于表達等等。再次,學習小組的分配還應考慮到學生的家庭背景及其性別,這是由于不同的成長背景對學生的思維角度、生活經驗以及人際交往方式的影響不同,而且男女學生在性格特征和認知風格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最后,分配學習小組還應考慮到每組學生的數量,教育心理學告訴人們,小組人數在4-6的范圍時更具有合作學習的優勢。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
在進行小組合作教學時,教師應在確認教學目標、學生能力程度以及教學效果的前提下,設定并編制相應的學習課題,在教學過程中將其中某個課題向各個小組的成員作出傳達,要求學生主動地進行合作學習,并使每個小組確保本組成員都能掌握該課題的學習內容。在掌握知識之后,由組內成員一起探討制定測驗題目,然后在小組之間進行互相測驗。
三、小組合作學習注意事項
首先,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應由每組成員推選出本組組長,其作用是領會教師下達的指示,將其傳達給組員并督促本組組員著手進行相應的學習,同時,當組內出現意見不統一的現象時,要對組員進行疏通和協調,以保證組內成員能夠相互理解、共同進步。其次,教師要引導各組對本組成員的主要任務進行分工,考慮到每個組員的特長來分配角色使其都能積極參與到英語學習和討論中來。最后,還應使每個小組的成員明白小組合作的基本原則,包括積極參與討論和分析、對事不對人、充分表達自己觀點、尊重其他組員、全員平等、傾聽別人意見等等。
四、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評定
高中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是非對錯評判意識,因此其合作學習效果的評判可以交由學生自己進行判斷,這有助于學生在評判過程中總結得失利弊。具體做法是,不同小組在對同一教學內容進行學習研究后,總結出各自的學習心得并交由本組代表進行表述,每個小組都可對其他小組提出質疑或補充,最后再由教師做陳詞總結。通過這一過程,不僅能夠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學生主動進行合作交流的意識,在維護學生個體意識的前提下,養成尊重他人意見和想法、溝通彼此學習成果的觀念和行為。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使用小組合作教學法,這不僅符合21世紀的人才培養需求,更有利于學生在當今社會學會生存,進而取得成功。學校教育是為人才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對學生的培養應更注重其日后的全面發展,而小組合作學習正是符合這一要求的重要途徑,因而成為新課標所倡導的重要教學方法和學習途徑。
參考文獻:
[1]劉巧燕,匡曉玲.論提高體育中專的英語教學質量[A];重慶工程圖學學會第十四屆圖學研討會交流暨第二屆CAD應用、CAI軟件演示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4年
[2]黃潔,康林.分組式合作學習 發展性綜合評價——新課標下高中英語教學形成性評價的嘗試[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11年
[3]張德祿,劉汝山.語篇連貫與銜接理論的發展及應用[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