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文婷
【摘要】21世紀信息素質已經成為人才的基本素質,因此我國對信息技術教育越來越重視。技工學校教學改革以后,計算機課程被納入教學范圍內,將“培養信息素質”作為技工學校教育的目標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提高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學效果的方法。
【關鍵詞】技工學校 計算機 教學效果 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154-02
隨著計算技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步入信息世代,社會對信息技術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信息技術教育也隨之發展起來。目前,信息技術教育已經被教育部門列為技工學校的必修課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技工學習計算技教育中存在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升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學效果,是計算機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當前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技工學校的學生大多數都是初中畢業,甚至沒有讀完初中,學生的基礎知識普遍比較薄弱,對計算機缺乏興趣。對計算機這門學科的認識也存在偏差,覺得自己是來學習某項技能,學不學計算機也不會對自己有太大影響;其次,教學目標不明確,很多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實際需要,也沒有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進行深入分析,課堂上仍舊采取滿堂灌的方式。一般都將目光放在自己是否完成教學大綱任務上,很少認真了解學生究竟有沒有聽下去、聽沒聽懂,這也是教學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第三,沒有將計算機知識與學生專業技能聯系起來,理論與實踐脫節,學生無法靈活運用這些知識;最后是評價體系不夠完善,一般都是以一張試卷來衡量學生計算機水平,很多教師還會把考題內容中的一部分提前告訴學生。一是沒有引起學生的重視,二是評價結果不科學,導致學生對計算機這門學科產生錯誤的認識[1]。
二、提高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學效果的方法
(一)引入任務驅動式教學
教師的理念對計算機教學水平產生重要影響,要求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師突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將重點放在學生學會了什么,能夠實際操作什么,而不是將目光放在自己是否完成教學大綱任務上。首先改變以往大班集中授課的方式,實行小班化教學,便于對學生的指導,同時要將機房作為主要授課地點,方便學生隨時操作,縮短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中間的時間間隔,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其次,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設計任務,將該任務作為課堂上的線索對學生進行引導。這樣學生就有了目標,一方面是提升其參與興趣,與教師、同學共同討論學習;另一方面是可以將學習到的理論應用在實際操作中,并在操作過程中明白自己的知識體系中還存在哪些漏洞,加強學習。
(二)加強計算機教學與專業技能之間的聯系
技工學校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學中會將重點集中在某項技能上,所有教學內容基本上都是為該項技能服務,計算機教學也不例外。這就要求計算機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考慮到學生的專業特征,明確該專業與計算機技術之間的聯系,或者說該專業對計算機技術有哪些需要,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教學計劃。一方面,技工學校教師可以自己編寫計算機教材,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另一方面,可以組織學生來到車間參觀,明確生產過程中的哪些環節需要使用計算機,怎樣從系統中讀取一些關鍵參數,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聯系起來。一是可以加強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二是將計算機技術與所學技能聯系起來,為日后工作做好準備[2]。
(三)完善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對計算機教學效果產生重要,技工學校要建立健全評價體系,對教學過程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首先要求學生自我評價,除了評價自己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之外,還要評價自己在與小組同學合作中的表現,談談自己還有哪些進步的空間;其次小組內部成員之間互評,大家相互指出探究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共同進步;第三是小組之間相互評價,這一環節主要是相互學習經驗;最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做出綜合性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學生的態度、參與度、小組成員間的配合度以及操作成果等,同時要看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否得到提升。這樣就改變了以往單一的教學評價體系,從多個角度來評價學生的計算機能力,對學生起到一種激勵作用,提升教學效果。
目前計算機已經是技工學校的必須課,主要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基礎計算機知識,更好的為自己所學的技術服務。教師可以在計算機教學中引入任務驅動模式,同時加強計算機教學與專業技能之間的聯系,另外還要完善評價體系,通過這些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董宇.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學現狀分析及應對策略分析[J].才智,2013,17:91.
[2]陳曉紅.案例教學法在技工學校計算機實習中的探索應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0,03:165-1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