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淑貞
【摘要】在當前的教育領域當中,幼兒教育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在幼兒教育工作當中,要想取得更為良好的效果,教師就應當加強對幼兒的有效觀察。然而當前的幼兒教育當中,很多教師在觀察幼兒方面的能力有限,無法對幼兒進行有效的觀察。因此,在實際教學當中,可以應用觀察記錄法,對教師觀察幼兒的能力加以提升,從而進一步提高幼兒教育的效果,促進幼兒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關鍵詞】觀察記錄法 觀察幼兒 能力提升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198-01
前言:在幼兒教育當中,觀察記錄法指的是教師對幼兒在自然環境下的行為舉止進行記錄和描述,并且以此為基礎對幼兒進行評價。在該方法的應用中,能夠體現出對不同幼兒之間差異性的關注,同時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也能夠對幼兒的行為細節進行捕捉。對于幼兒教師來說,觀察幼兒的能力在幼兒教育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用觀察記錄法,能夠有效的促進教師觀察幼兒能力的提升,從而使其能夠更好的開展幼兒教育工作。
一、幼兒教師觀察幼兒能力的現狀
(一)觀察幼兒意識缺失
在當前的幼兒教育領域當中,在幼兒自由活動的過程中,一些教師采取的態度較為漠視,缺乏對幼兒的關注及幼兒發展情況資料的搜集,較為忽視幼兒的個體和群體的需求。或者在觀察幼兒的過程中,不知道應該著重觀察什么,因而難以捕捉到幼兒在活動中的閃光點,也沒能與幼兒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或者觀察之后沒能形成系統的文字記錄,觀察幼兒意識方面有所缺失。
(二)觀察幼兒策略不佳
在觀察幼兒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對于觀察幼兒策略,往往難以進行有效的運用。在觀察策略當中,主要包括程序性、陳述性等知識,而在實際情況下,教師對于觀察幼兒的陳述性知識有所欠缺,對于觀察幼兒的步驟、類型、方法等知識不夠了解。另外,在觀察幼兒的程序性知識方面,很多教師也存在著較大的不足,對于事件取樣、時間取樣等觀察幼兒的策略,往往難以進行靈活有效的運用,在觀察之前的準備階段,不能對目標進行合理的制定,對于場景描述、觀察時間、觀察者等觀察記錄中的必要信息,也往往會忽略,因而難以有效的對幼兒進行觀察。
(三)觀察幼兒能力不足
在一些幼兒園當中,要求教師每個月需要對保教筆記進行提交。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很多教師對于筆記的上交十分不積極。經過研究發現,上交不積極的教師,普遍缺乏觀察幼兒的能力。因此,在保教的過程中,這些教師無法有效的觀察幼兒的各種細節,因此對于保教筆記也不知道如何書寫,往往只是隨便應付了事。而對于部分有經驗的老教師來說,對于其所觀察到的內容,通常會使用概括性的語言進行描述,對于其中的細節之處,也沒能夠進行詳細的記錄。隨著幼兒成長檔案袋計劃的逐步推行,教師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兒資料的記錄能力,但是對幼兒進行有效的觀察,其能力仍然有所不足。
二、運用觀察記錄法提升觀察幼兒能力
(一)創設良好的交流環境
在觀察記錄當中,對幼兒的行為過程較為重視,而在進行解釋的過程中,則轉移到了內容記錄者,也就是教師的身上。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能夠擁有更多的機會提高自己觀察幼兒的意識和能力,對觀察幼兒的策略進行更為良好的應用。通過創設良好的交流環境,教師的記錄被其他教師重新創造,從而形成了集體性的知識構建。在集體的溝通和交流之下,記錄內容將會更加豐富和廣泛。而幼兒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也會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而形成良好的觀察幼兒意識,提高觀察幼兒能力。
(二)加強觀察記錄能力培訓
對于觀察幼兒的內容,教師應當客觀的進行描述和記錄。對觀察內容進行收集、觀察和記錄,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然后其他教師和相關專家對該教師記錄內容的客觀性、真實性進行研究,記錄內容是否能夠體現出真實情況,最后還要對觀察記錄應當注意的問題進行總結。以記錄解釋為基礎,教師對自己的想法進行探討,通過對相關資料的查找和研究,利用相關的理論給出相應的解釋。在記錄當中出現的關于幼兒心理活動、行為活動的內容,需要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以此為基礎,對幼兒教育策略進行改進。這樣,通過對觀察記錄法的應用,能夠逐漸鍛煉和提升幼兒教師的觀察幼兒能力,使其在教學當中能夠更有針對性。
(三)對觀察記錄文本進行充實
幼兒教師在觀察幼兒的過程中,通過觀察記錄法的應用,應當對觀察記錄的文本加以充實,明確觀察內容的來源和后續觀察的設計。在記錄當中,應當對多方主題提供的信息加以運用,對觀察內容的原因加以記錄,從而使觀察的針對性和目的性更強,鍛煉和提升幼兒教師觀察幼兒的能力。例如,可以記錄采取一些措施后幼兒的某種行為是否得到改進、與幼兒家長的交流心得、幼兒常見問題的驗證、與其他教師交流驗證的共性等內容。通過對應用效果的分析,判斷教師觀察幼兒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如果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后續設計可以不進行。如果沒有得到切實的提高,還應當確定后續的觀察思路,例如問題原因、教育方法的適應性、后續觀察的地點和時間等。
結論:幼兒階段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重要的基礎階段,在這一過程中,幼兒各個方面的能力、素質、性格等都沒有成型,因而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對此,教師應當基于對幼兒細致觀察的前提下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為此,應當科學運用觀察記錄法進行觀察幼兒,不斷提升教師觀察幼兒的能力和素質,從而使其能夠更好的開展幼兒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吳亞英. 幼兒教師觀察能力現狀調查及問題分析——基于江蘇省常州市的調查[J]. 中國教育學刊,2014,02:89-94.
[2]談心. 觀察幼兒: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J]. 當代學前教育,2009,02:22-26.
[3]王麗萍. 幼兒教師運用觀察記錄法的問題及措施研究[J]. 現代教育科學,2012,02:69-70+109.
[4]韓冰,鄭曉紅. 淺談幼兒記錄的方法與教師的指導策略[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4: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