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正偉
【摘要】素質教育已占據如今主導地位。素質教育以創新、發展個性為核心,重點培養中小學生的思維活躍能力、創新思維習慣、基本的獨立操作能力與實踐能力。這是當今教育最為根本的目標和任務。同時教師提高自身的素質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必備基礎。
【關鍵詞】情感 激發 素質教育 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205-01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教育的不斷深入,在大眾的心里體育已從原來專業技能提升到作為健康的一種手段。隨著人們這種健康意識的提高,所以傳統的單調體育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現在的教學需求。傳統的體育課教學只注重教法研究,只注重完成教材中的認知任務,而忽視了學法研究,忽視學習的過程,更沒有把學生身體的發展作為研究的課題。課堂教學的優化重在引導學生主動鍛煉,確保學生的練習時間主體性。因為,教學不能只停留于知識的表層,未能挖掘充滿生命活力的學生的潛力。因此,發揮體育課教學的情感激發藝術是極其重要的。
一、以赤誠的愛心激發學生的情感
我國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認為,教育不能沒有情感、沒有愛;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體育課教學激發學生的情感,需要老師付出赤誠的愛心,這是情感的首要問題。“愛‘包含著三層含義:一是愛事業,教師只有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和教學工作,以充沛的精力忘我工作,投入到教學之中,讓學生對其產生敬佩或進而喜歡上好體育課。二是愛學生,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教師愛學生正是激發學生積極情感和極其重要手段。
二、以生動的語言激發學生的情感
教學中規范的語言是表達情感的主要手段。教師那富有深情的語言,正是撞擊學生情感火花的打火石。而體育課中常用的語言有三種,即口頭語言、體態語言,還有文字語言。教師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解動作的概念、要領,使學生在頭腦中產生良好的開端,對感知過的舊事物表現重新組合,出現獨特的鮮明的形象。同時,在教的過程中盡量做到音量適度,語調抑揚頓挫來激發學生的情感,增強教學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三、以聯想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情感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鐘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教師提的問題要多向性,形式要多樣化,鼓勵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積極尋求不同的思路,讓學生在求異中進一步了解事物。
四、以情景的創設激發學生的情感
常言道“觸物生情”。有“物”觸,才能有情可生,創設情景正是激發學生情感的良策。體育教學中,創設具體的教學教具來觸物生情,一方面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做的教具中玩耍,領會、體驗和鍛煉來激發學生學習情緒和潛能,以促進學生情感的產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在理解與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將知識應用到實際,做到知行統一,從而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
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情感可以從三個方面去實行:
第一、以圖片、視頻為創設情景,激發情感。
第二、以學生親身體驗為方式創設情景,激發情感。情感的激發往往是親身體驗得來的。結合體育課堂教學創設情景,讓學生去體驗,產生情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第三、學生對某些教具經自己動手設計以激發情感。許多現實情景對學生來說,可能未經歷,但現實的許多問題是可以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做的基礎上去發現,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設計問題。
第四、創設故事情景貫穿課堂。如:投擲課可以用報紙團代替壘球做一些投擲游戲。例如:打擊敵人等。這樣的故事情景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投擲的興趣又使課堂充滿了趣味性。學生也會非常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中來。
五、以多樣式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情感
教學實踐表明,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是激發情感的關鍵,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如在一年級隊伍訓練中,我經常進行“快快集合”和“一切行動聽指揮”的練習,并讓學生聯系“企鵝在冰天雪地里的集體行走”結合實際游戲拉拉圓圈走走,孩子們在爭強好勝的心理驅使下,誰也不甘落后,大大加強了他們的克制力和耐久性,能夠一直保持興趣地進行對列基本練習。
總之,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如今的教學需求。素質教育已占據主導地位。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以創新精神為核心,重點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創新思維習慣、基本的獨立操作能力與實踐能力。這是創新教育最為根本的目標和任務。要對學生進行創造力的培養,教師本身必須有創造力。因此,教師要依靠創新,發展自己、充實自己、拓寬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要有高度的工作、要有強烈的創造意識熱情、要有堅忍不拔、百折不撓、頑強的意志力。這對于教師來說十分重要。倘若把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作為教育的目標,那么實現的前提就是教師的創造性工作。教師的創造性主要受自身素質——知識、經驗、智力、個性心理品質等因素的影響。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基礎,是完成跨世紀宏偉大業的保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