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世國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213-01
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教學方針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體育課堂教學是學校體育工作的主要方面,它是訓練學生運動技能,增強體質,鍛練體能,促進學生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方面都得到發展的重要基地。因此,提高體育課的課堂教學質量,是貫徹教學方針,培養建設合格人材的具體體現。所以,提高體育課的課堂教學質量是我們所有教學工作者長時間來致力研究、探討,努力解決的課題。根據教學實踐的體會,我認為:要提高體育課的課堂教學質量,首先要備好課,然后要上好課,最后還要組織好學生課外的鍛煉活動。
一、備好課
大多數人認為:上體育課很簡單,用不著備課,上課時,教師安排學生運動就是了。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體育課是教授體育運動知識(主要是體育運動技術動作)和組織體能訓練的課,它與其他科的課一樣,每節課都有一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要完成教學任務就一定要備好課,否則無法達到目的。那么,怎樣才算備好課呢?我認為備好課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明確要求,熟悉教材內容。教師要熟練掌握所教的技術動作,要熟知其動作要領;并能估計到學生練習時容易出現的錯誤動作,并能作出行之有效的糾正錯誤動作的方法;同是也要掌握所教技術動作與前、后課的教學內容,單元教學內容之間的相互聯系。
第二、結合教材,學生的特點確定教學任務、重點、難點,為解決重點、難點設計好輔助性練習內容,讓學生順利掌握重點,攻克難點。
第三、結合教材、學生的特點、場地器材的實際,確定最佳的組織、教學方法。
二、上好課
在體育課中,學生一方面要掌握體育運動技術動作,一方面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這樣,要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往往要體腦結合,既要領會技術動作,又要通過不斷的身體練習來掌握技術動作和增強體質,因此,學生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疲勞感覺,嚴重影響了課堂的教學質量,所以,要認真上好體育課,使學生感到技術動作容易學,身體鍛煉樂無窮,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那么,怎樣上好每節體育課呢?
第一、動作講解言簡意賅、具體形象。言簡意賅、具體形象的動作講解,學生容易抓住動作要點較快領會動作。因此,教師在講解動作時,應突出重點和觸類旁通,并盡量把一些抽象概念通過準精練的語言和恰當的比喻使之具體、生動和形象。
第二、示范動作準確、輕松優美。教師準確、輕松優美的動作示范,會使學習伊始便在大腦中留下正確的動作印象,并產生動作優美易學的感覺和強烈的學習欲望。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就一定要熟練掌握所教動作,并在上課前演練幾次,確保在課中示范時做到動作準確、輕松優美,給學生一個良好的身教,為后段教學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基礎。
第三、組織教學的語言富有啟發性、激勵性。富有啟發性、激勵性的教學語言,可促進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所以,教師在組織教學時,應結合教材,學生實際采用促使學生動腦、激發學生渴望練習,積極練習的語言來組織教學。例如:彎道跑教學時,對動作要領、離心力和向心力的關系,我暫時不講,只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沿圓圈跑時人體的感覺是怎樣的?(即身體怎樣,腳掌怎樣著地)。然后讓學生沿彎道跑三次(慢、中、快)體會動作,再用提問的方法讓學生回答上述的問題,學生基本能作出正確的回答。這時我就把學生作答加以整理、概括為:克服離心體放松,身體向內沿傾斜,兩腳著地有不同,左腳前外側,右臂前內往和外,左臂離身前后擺,擺臂幅度外大內較小,右肩稍前沿線跑。這就是彎道跑的動作要領。
又如:在籃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的教學。分析動作時,教師分別請一個動作準,一個動作錯誤(帶普遍性)的同學示范后,問:“剛才兩位同學所做的動作,好在哪里,錯在哪里?”在學生作出了回答后,教師用鼓勵的語氣予以肯定,既有效地促進學生在思考中練習,在練習中思考,又使學生越練越想練積極練,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四、組織教學的形式、方法生動活潑,富有趣味性、競爭性。體育課教授的技術動作,大多數都是用四節課才能完成的;或有些是前階段學習過現在要進一步提高動作質量的。這樣,學生在一節或連續幾節課都練習同樣一個動作,或練習以前學習過和動作,很容易出現厭煩的情緒和不認真練,不愿意練的現象。所以,教師在授課時,要注意根據教材、學生的特點、器材場地的實際,采用生動活潑,富有趣味性、競爭性的形式和方法誘導學生主動練習、積極練習。例如耐力跑練習,采用3分鐘變換跑。方法是籃球場跑“8字”型跑,每跑一圈變換一種跑姿。可采用左右側向并步跑、左右交叉步跑,后退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這種方法由于跑姿和跑動路線的不斷變化,使學生始終保持著很高的興奮性,3分鐘跑下來雖然個個都滿頭大汗、氣喘噓噓,可沒有一個人叫累。又如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練習,采用分組投籃比賽,看哪一組投中的最多,方法是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若干組,按順序每人投籃5次,整組投完后看哪一組投中的最多。通過投籃比賽練習,不但提高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而且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從而完成了學習的任務。
第五、合理安排課的練習密度和運動量。一堂好的體育課應該是既能使學生較快、較好地掌握技術動作,又能使學生有效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生長發育規律、運動的能力,合理安排課的練習密度和運動量,在正常條件下,準備部分脈搏應在110次/分至130次/分之間,平均120次/分,基本部分130次/分至150次/分之間,最高峰170次/分,平均140次/分左右,結束部分130次/分至90次/分,課的密度50%,平均脈搏124次/分左右。這樣使運動曲線、練習密度、運動比較科學合理,從而有效地發揮學生的潛能,鍛煉學生的身體,增強學生的體質。
第六、對學生做好即時評價,不僅要評價學生做得好,而且還要評價做得不足的地方。課堂教學中即時評價是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對學生個體、群體完成學習的情況進行及時反饋。教師簡單的語言或動作看似容易實際對教師的要求是很高的,學生的差異很大做出的動作也千變萬化,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教法、保護、幫助、易犯動作、糾正方法等才能對學生做出及時的正確的評價。即時評價是課堂教學的一個因素。
三、做好課后輔導工作
體育課不僅僅是上好課,課后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學校的課外訓練體現了一個體育教師對課堂教學成果的有效延續,課后的體育活動,不僅讓學生鞏固上課所學到的體育知識和技能,也為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思想的重要基地。因此,作為體育教師在課余對學生陽光體育活動的指導工作,顯得尤為重要。課外的有效指導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運動技術,也有效的讓學生意識到體育鍛煉活動不僅僅在體育課中,也貫穿于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時刻,從而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學生有了良好的自我鍛煉意識,對學生體質的提高,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是體育教學中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因此做好課后的輔導工作也是教育教學的重要環節,作為貫徹終身體育思想,養成自我鍛煉的習慣,是課的延續工作,要做得扎實,要有充分的準備,不能認為是課外鍛煉而不加以重視。
總之,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不僅僅要從課前,課中,課后都不能忽視,都應該重視,這樣才能行之有效的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培養學生自覺鍛煉,增加體質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體育教師不能因為各環節的作用和功能不一樣,而不加以重視。要提高體育課的教育教學質量,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始至終都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