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 要]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目的在于全方位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恰好能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對高職院校非藝術類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提出了對策。總結出了當前培養非藝術類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新舉措,以期更好地推動音樂鑒賞課程的改革與發展。
[關鍵詞]非藝術類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培養
高職院校音樂鑒賞課程不僅僅是人文學科的一個分支,更是實施美育教育、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培養大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可以啟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修養,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但是目前的高職院校往往過于偏重基礎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學生的全方位發展,音樂欣賞能力等這些問題直接導致了大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的缺失。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就應該被我們所重視,只有真正將這項工作落實到位,才能達到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
一、高職院校非藝術類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音樂教育是高職院校非藝術類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在大學生中加強音樂素養的教育對于開拓知識視野、激發思想靈感、陶冶道德情操、塑造健全性格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顯而易見,在高職院校開設音樂鑒賞課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任何一門學科所不能替代的。
1. 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
音樂鑒賞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審美表現、審美創造能力,以聽覺體驗、親身參與、實際操作為主要手段的藝術課程。音樂可以讓聆聽者在穿越時間和空間的同時,實現無限的暢想,思想得到完全的釋放,在潛移默化的熏陶中,形成對美的感知和追求,提升對美好事物的鑒賞能力。可見,音樂的本質是提高人的審美能力。我們要重視音樂教學,推動音樂教育改革,力求更多的喜聞樂見的音樂作品進入校園,從而提高大學生的音樂素養。
2. 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每個教師都有自己教書育人的方法,都想用最有效的手段抓住學生的心理狀態,使學生學有興趣、學有成效、學有提高,使學生的能力不斷地增強。音樂是一種善于表現和激發感情的藝術,可以說,音樂欣賞的過程就是感情體驗的過程,它既是欣賞者對音樂的感情內涵進行體驗的過程,同時也是欣賞者自己的感情和音樂中表現的感情相互交融、發生共鳴的過程。因此,準確、深刻和細致地體驗音樂作品中的感情內涵,是音樂欣賞中感情體驗的基本要求。離開了對音樂的興趣和感情,就達不到音樂教學的目的,只有當學生對音樂懷有濃厚的興趣時,才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進而主動的,不怕困難地學習音樂。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需要營造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被一種愉快和諧的氣氛所陶冶,感染和鼓勵,使創新意識得到很好激發。
二、高職院校非藝術類學生音樂鑒賞力現狀
1. 音樂素質普遍不高
音樂鑒賞課的教學對象是非藝術類學生,這個知識群體對音樂知識了解的程度與他們所掌握的科學文化知識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根據調查顯示,當前非藝術類大學生對音樂的喜
好主要偏重于流行音樂,鮮有對于古典音樂喜歡的學生。絕大部分大學生基本的簡譜、五線譜也不認識,樂理知識的掌握程度就更不用提了,對音樂鑒賞作品也顯示出了茫然,其音樂鑒賞力就自然而然的低下。正因為如此,使得大部分學生的審美意識淡薄,特別是對一首歌曲,或一場音樂會的欣賞和評價都一概不知,深刻地體現出了當代大學生缺乏美育而導致不完整教育的結果。因此,在高職院校開設音樂鑒賞課程正是解決非藝術類學生音樂知識匱乏的有效途徑,是溝通大學生與藝術的橋梁,是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
2.音樂氛圍不濃
音樂鑒賞課是本院的公選課,授課時間短, 授課內容少而集中,所以效果不佳。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其一,因沒有具體的考核標準,以至有些學生把音樂鑒賞課當成是完成學分的課目;其二,音樂欣賞課中需要的視聽專業器材、場地沒有,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其三,音樂氛圍不濃,學校關于音樂的社團很少,有些協會雖然存在,但在組織活動的號召力尚欠缺,主要在于人員少,學校給予的財力支持不足?;谏鲜鲈?,要注重大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力度,加大投入,建立合理的制度,推動音樂素養培訓的進程。
三、高職院校非藝術類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培養的途徑與措施
1.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音樂欣賞則是音樂教育的基本方式和主要手段,通過學生自己的音樂欣賞和音樂批評,才能培養他們的鑒別能力,才會有高尚的審美情趣和正確的價值取向。運用影視資源,豐富和提高音樂的知識。學生們一般對自己直觀看到事物感悟較深。影視音樂的運用,能夠讓學生直接面對音樂,從而豐富和提高學生的音樂知識。由此可見,在網絡環境下,充分運用影視資源,促進學生對音樂作品、音樂形象的感知、把握和綜合審美的感受,可以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質量,形象豐富的音樂思維,科學、合理、巧妙地運用影視音樂,對于豐富和提高學生的音樂知識起著積極的作用,網絡環境下的音樂課堂成為了學生自主發展的廣闊天地。
2. 培養學生音樂創造力
錢學森先生說了這樣一句話: “應該讓學科學的( 人) 學點藝術, 一個有科學創新能力的人, 應該有藝術素養。”其實科學家在告訴我們: 藝術素養有助于人的創造力的培養。當代大學生接受新思想、新思維、新鮮事物的能力極強,音樂在這方面給他們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音樂鑒賞的目標不單純是感官的快感和情感的愉悅,它集音樂感受、節奏變化、感情表達于一身,給學生的想象空間和創造空間是無限的。用這種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會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結語
我國教育的總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所以, 全面素質教育必須從大學生抓起, 從大學生經常接觸和感興趣的活動入手, 圍繞素質教育的目的選擇相應的音樂鑒賞內容, 使音樂鑒賞教學發揮其獨有的育人功能。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音樂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2002年.
[2]李陽.非藝術專業大學生音樂素質培養初探[J].咸寧學院學報,2011,(01).
[3]張鏈.如何培養高職院校非藝術類學生音樂鑒賞能力[J].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2).
[4]楊匣.淺談培養學生音樂鑒賞能力[J]. 赤子,2015,(06).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