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準
摘 要: 利用網絡傳播先進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對于提高先進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吸引力、覆蓋面、時效性和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網絡 民辦高校 先進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4-0222-01
網絡文化作為一種具有廣泛社會基礎的文化樣式,無論其載體、內容還是形式,其日新月異的發展態勢已經并將繼續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認真貫徹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加強和改進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加強網上輿論引導,唱響網上思想文化主旋律”[1]。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認真研究充分利用網絡載體的特性優勢,不斷提高和擴大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廣大青年大學生中的吸引力、覆蓋面、實效性和影響力,是新時期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特別是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內容豐富、形式活潑是網絡文化的重要特征,充分利用網絡文化載體的學習、休閑和娛樂優勢,不斷增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吸引力
網絡文化及其載體作為一把雙刃劍,充分體現了唯物辯證法關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的思想。對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和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可謂既是挑戰,又是機遇。網絡文化載體所具有的顯著的學習、休閑和娛樂優勢,對于增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其中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及“中國夢”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吸引力,可以說是意義重大,大有可為。在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中國夢”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通過網絡這個特殊的載體,以文字、聲音、圖片和視頻等多種網絡文化的形式,進行生動活潑的展現和傳播,為廣大青年大學生提供色彩斑斕、豐富多彩的圖片,清脆悅耳、優美動聽的音樂,健康有力、活潑可愛的視頻,使其具有真正符合廣大青年大學生特點的生動性、趣味性和靈活性。因此,以網絡為載體,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和傳播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途徑和方式,努力增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吸引力、感染力,是包括民辦高校在內的廣大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和努力做好的重要工作。比如,充分利用電腦網絡等文化載體,積極開發打造“黨的創新理論與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縱橫談”、“青年大學生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網絡課程或專業網站,既可以進行遠程教學,有利于廣大青年大學生直接操控計算機,自己去瀏覽選擇學習各類資料素材,變被動的“說教”為自主的學習領會;又可以讓宣傳教育的內容由傳統的單一枯燥的文字說明和口頭灌輸,變為大家喜聞樂見的圖文并茂、聲影兼備的生動材料,從而使廣大青年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認同、理解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二、受眾面廣、普及率高是網絡文化的本質特征,充分利用網絡文化載體的信息傳播優勢,不斷擴大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覆蓋面
習近平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發表的主旨演講中指出,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引領了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極大提高了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中國正處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歷史進程之中。“十三五”時期,“中國將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多中國人民”[2]。
網絡文化載體的一個顯著優勢是其具有無限廣大的受眾覆蓋面。據CNNIC:2015年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的網絡媒體繼續呈現快速發展態勢,中國網絡新聞的使用率不斷提升,繼續位居世界使用率第一位。中國網民的數量更是飛速發展,數量已達7億之眾,互聯網的寬帶用戶和手機網民數量不斷攀升,其中高校大學生群體,其手機上網普及率更是達到了100%。
如此廣闊的互聯網網絡文化載體和信息傳播優勢,這無疑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視和不可多得的思想文化和輿論宣傳陣地,而且,隨著互聯網在技術上的創新發展,網絡文化在表現形式上具有更強大的多媒體整合功能,其表現力必定日益突出,其感染力影響力也必定日益深入人心。因此,充分利用網絡文化的開放性和跨越空間限制的特點,大力開發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主題,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線,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夢”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為重點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輕松活潑,適合廣大青年大學生特點的各類音象、視頻、文字等網絡文化產品,不斷擴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中國夢—我的夢”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影響力和覆蓋面,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科學理論和宣傳教育內容,更深入更廣泛地滲透到廣大青年大學生的思想和意識之中,其教育覆蓋面和教育影響力是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何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形式和教育途徑都不能比擬的。
三、傳播迅速、存儲方便是網絡文化的顯著特征,充分利用網絡文化載體的快速傳播優勢,不斷增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傳播的時效性
網絡文化與其他形式的媒體文化相比,有著巨大的更新速度快、傳播迅速、影響面廣、易提取存儲等優勢,它使信息瞬時化成為現實,從而使各種以網絡為載體的海量信息具有了無與倫比的時效性特征。時效性是信息化時代事物存在和發展的生命。網絡文化的根本優勢在于它是一種“速度文化”,具有極其快速的“進化”特征。它徹底改變了人們獲取、交流和處理信息的方式方法,從而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的認知效率。網絡文化的傳播不僅具有跨越空間限制的特性,而且具有超越時間空間局限的種種優勢。一方面,網絡通過技術支撐超越了傳統信息傳播的同步性藩籬,實現了信息的全天候異時傳播。另一方面,網絡文化的傳播還具有空前的快捷性,網絡已成為當今世界公認的最高等級的“信息高速公路”。因此,充分利用網絡這條高等級的“信息高速公路”來為傳播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先進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中國夢”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服務,一是有利于健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體制機制,“形成正面引導和依法管理相結合的網絡輿論工作格局”[3]。二是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科學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廣大青年大學生中的傳播速度,三是有利于及時更新內容,以最快的速度把黨的最新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向廣大青年大學生進行宣傳教育,努力提高其傳播的時效性和影響力,四是有利于搶奪主動權,以正確的理論和內容搶占網絡文化陣地,堅持正確輿論引導,唱響網上思想文化主旋律,并對各種消極、庸俗、腐朽甚至是反動的信息及時進行辟謠、批判、過濾和刪除,以把負面的影響降到最低。
四、技術先進、服務高效是網絡文化的根本特征,充分利用網絡文化載體的新興技術優勢,不斷擴大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影響力
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網絡文化建設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信息學的角度來看,其實質就是必須創造盡可能多的、優質的信息資源形態的思想文化產品,通過網絡提供給廣大青年大學生消費享用。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是我們所處的信息時代的基本規律和主要特征。作為信息時代的產物,網絡文化的誕生、發展、創新等都與網絡技術密切相關。網絡文化的發展與網絡技術的進步也息息相關。網絡技術是網絡文化創新的物質基礎,沒有網絡技術的支撐,任何網絡文化的創新都不可能變成現實。在網絡文化領域,產業的形態、內容的變化非常迅速,因此不斷進行創新就成為網絡文化發展的本質特征。這就要求我們文化工作者,特別是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動適應網絡文化不斷發展創新的這一特征,始終堅持與時俱進,不斷跟蹤網絡文化形式的變異。重視信息技術對網絡文化的影響,善于用最先進的技術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注重研究探索民辦高校大型文化網站的建設規律,努力把網絡建設成為提供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具有高效率、高效益的公共平臺,建設成為有利于促進廣大青年大學生精神文化生活健康發展的綠色家園。要緊密結合民辦高校實際,以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為牽引,搞好頂層設計,努力探索民辦高校網絡文化建設發展的新路子,按照黨的十八大精神的要求,著力打造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任務,以提高廣大青年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為根本著眼點,以滿足青年大學生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先進的和具有廣泛吸引力和影響力的網上思想文化平臺。
總之,利用網絡傳播先進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對于提高先進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吸引力、覆蓋面、時效性和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十八大報告單行本,人民出版社。
[2]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5年12月17日。
[3]《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13年11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