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歡
摘 要: 教育管理,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點。高中階段的教育管理工作,對于高中學校各個班級的學風建設以及每一位高中學生的健康成長有重要的影響。在教學創新的今天,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落實到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用合理的管理工作給高中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高中學教育的進步。重視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體驗,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實施教育管理工作,會讓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深得人心。
關鍵詞:以人為本 高中 班主任 原則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4-0249-01
前言
現代化的教育管理工作就要做到人學生為中心,在教育管理活動中,將解決學生的問題視為教育管理的出發點。班主任不再是高中教育中的主宰者,而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導者,是學生的良師益友。以人為本教育思想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符合社會文明發展的大趨勢。在以人為本理念的引導下實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會讓班主任管理工作更加科學與高效。
一、以人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原則
第一,堅持民主原則。民主,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元素,民主化的班主任管理工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活高中學生的思維,促進高中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在教育發展的新時期,班主任管理工作也講究以學生為本,講究素質教育。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尊師重道的思維占據了班主任的頭腦。極端的思想讓一些班主任將學生視為無條件接收器,忽視了學生的創造力的培養,也讓學生沒有空間去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要落實以人為本理念,班主任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給學生學習與創造的機會。
第二,堅持實踐原則。一直以來,班主任好像是學生的眼睛,幫助學生去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在長期的管理工作中,大部分班主任恨鐵不成鋼,他們看到的總是學生的問題,很少關注學生的需求。部分班主任很容易從表面現象出發分析問題,去尋找解決方法。但學生需要的是一個真正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大家長”。班主任管理工作不融入到學生的實踐中去,學生就感受不到班主任的價值,也不會認可班主任的管理。比如,如果學生上課不聽講的情況比較嚴重,教師只是對學生進行集體批評與教師,這樣的管理未免有失針對性。教師應當融入到學生的實踐中去,與學生一起聽講,體會學生的感受,并與學生談心。
第三,堅持情感原則。班主任是高中學生的教師,也是高中學生的朋友。除了要嚴格要求學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班主任還應當將自己的情感投入到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付出真心喚醒學生的真情。在高中學生犯錯誤時,如果教師只是強硬地批評學生,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教師要用自己的愛心,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對他們的愛,使學生走入班主任的情感世界。只有教師樂于付出,學生才不會將班主任距之于千里之外,才能與班主任說心里話。班主任要抓住學生學習遇到困難、考試失利與交際出現問題的情況,多與學生交流,建立更加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班主任工作的優化。
二、以人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方法
將以人為本理念落實到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需要班主任改革傳統的工作方法,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給學生更多的自由。下面,我們就來分析幾點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方法:
第一,尊重學生。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愛與尊重是前提。教師要將自己的關心落實到班級內的每一位學生身上,在師生關系上做到平等與輕松。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不是學生的控制者。教師要積極做學生的榜樣,樂于給予學生表揚與激勵。班主任更要具有寬容之心,允許高中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犯錯誤,在錯誤中成長。班主任要做到尊重學生,就要認識到自己并不是需要學生仰視的權威人物,而是一個同學生一樣有情感、在煩惱的正常人。正視自己的缺點,多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有利于高中學生親近教師。當一些學生因為馬虎犯錯,為成績不佳而傷心時,教師不能批評學生,而是說“老師也曾經是一個馬虎的學生,這次發現問題,下次注意就好了”去安慰學生,尊重學生學習與犯錯的權利。一位親和的班主任有利于學生自主反思意識的形成。
第二,教學相長。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落實,不只是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教師也能夠在班主任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能力與管理水平。教學過程,就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學生就像是教師的一面鏡子,告訴班主任其管理工作的優勢與不足。教師要積極觀察班級內學生的反應,時刻調整自己的班級管理行為,讓每一點工作都有成效。比如,班主任要查宿舍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宿舍存在被子不疊、地不掃的情況。這時,教師要反思自己,看一看自己的宿舍,先用高標準要求自己,收拾好自己的宿舍,再去教育學生。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參觀自己的宿舍,與他們的宿舍進行對比。學生看到班主任宿舍整潔一新,不需要班主任過多的語言,他們就知道要怎么做了。
第三,良師益友。與學生交流,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自己的交流態度,既做學生的教師,也做學生的朋友,在交流中做到可親可敬。如果班主任只重視個人權威形象,會讓學生認為老師擺架子,不愿意與老師交流。在以朋友的身份與高中學生交流時,教師不能忘記自己的班主任身份,以朋友的立場多給學生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議,促進學生把握好個人行為的分寸。班主任不能與學生稱兄道地,也不可過于親密。樹立良師益友的形象,是以人為本教學理念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落實的重點。教師要定期學生交流,利用班會、私下談心、網絡平臺等多種形勢,讓學生在有困難時想起班主任,有快樂時積極與班主任分享。
結語
綜上所述,以人為本,是中央政府部門的執政理念,也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則。堅持以人為本教育思想的指導,對傳統的班主任管理工作進行改革,有利于學生自尊的維護與權利的保護。將學生的發展作為一切管理工作的出發點,認識到育人工作的重要性,明確班主任工作的原則,開發豐富的方法,才能讓高中班主任工作越做越好。
參考文獻
[1]陳惠芹. 以生為本——淺論高中班主任工作[J]. 群文天地,2011,24:151.
[2]劉永建. 基于以人為本的高職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探討[J]. 經濟研究導刊,2010,17:238-239.
[3]劉劍濤.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J]. 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7,03:94-96.
[4]曹月霞. 以人為本做好班主任工作[J]. 衛生職業教育,2004,1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