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摘要]目前新媒體技術的大量普及對于高校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來說既是一個機遇又是一項挑戰。從新媒體的定義出發,著重討論目前新媒體的出現給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并且提出學校如何利用新媒體的傳播作用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讓大學生們能夠正確看待、利用新媒體,給高校提升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提供部分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
一、新媒體的定義
新媒體是在高新技術不斷發達的今天出現的一種新的媒體形態,比如現在的手機短信、數字媒體、互聯網等都屬于新媒體。在新媒體出現之前,報紙、戶外、電臺廣播和電視被人們普遍認為是四大主流媒體,新媒體作為新世紀的媒體形態,被稱作是“第五大媒體”。傳統的媒體往往會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有很多缺陷,例如信息量較小,信息內容不豐富,信息傳遞的成本高,新媒體的出現有效彌補了這些缺陷,不僅增加了信息量,對于信息的出處也有了較強的把握力和管控能力。
新媒體在高校內的快速普及改變了傳統的授課模式,讓學生有了新的想象空間和學習方式。在新媒體出現以前,學生只是到書本上、圖書館等搜集所需要的信息,十分不便,但是在新媒體出現以后,學生目前可以從互聯網、電子圖書館等地方獲得大量高效、有用的信息。尤其是目前很多學生手機電腦都具備,對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發生的事情一開網頁就全部清楚。但是新媒體帶來的負面作用也是巨大的,網游的迅速崛起,以及很多西方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這一強大的平臺向我國高校傳播不良思想,給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帶來了很不利的影響。對于高校而言,如何引導學生通過新媒體獲取健康的信息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說,新媒體的大力推廣對于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來說,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
二、新媒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新媒體可以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
學生從少年時代就懼怕老師,老師給學生留下的印象也大多是嚴肅,即使到了大學,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也是比較遠。但是在新媒體出現以后,通過網絡,學生開始慢慢了解大學的老師很多都是比較和藹可親的,這樣拉近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
(二)新媒體的出現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便
以往的教育方法大多是口頭教育,對于大學生而言十分的枯燥無味。而現在老師通過網絡可以把很多信息都轉化為圖片、音像等發送給學生,提升學生的接受能力。根據調查,現在的大學生使用最多的軟件就是QQ和微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這個平臺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必要時還可以不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隨時進行指導,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三)新媒體迅速發展帶來的副作用
新媒體在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雖然有著很多的好處,但是其中不乏也有很多負面影響。因為新媒體的開放程度是很高的,而恰恰很多學生沒有較為準確地人生定位,這樣再受到互聯網上不良信息的影響,往往會發生價值觀扭曲的情況。例如,前一段時間網上有“秦火火”的案件,這個所謂的秦火火利用多個網名,對于楊瀾、張海迪以及羅援將軍進行人身污蔑,將信息傳遞到網絡以后,網友多次進行轉發并夾帶不良評價,給當事人造成了嚴重的心理損害。這件事反映出的就是新媒體的副作用,很多學生沒有自己的價值觀和評判標準,認為網上的信息都是屬實的,就無謂的損害了某些人的形象。所以說,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還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只有學生的思想覺悟提升上去了,上面的事件才會盡可能少的發生。
綜上所述,新媒體快速發展既有很多積極作用也存在不少消極的影響。現在的大學生由于父母教育的不到位,自己的個性顯現厲害,因此較為叛逆。高校應該適當的允許學生在網絡上發一些帖子宣泄一下學習、生活的壓力,但是更要從學生日常的生活中發現他們存在的問題,及時的進行心理疏導,讓每個學生都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三、如何利用新媒體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一)轉變教育方法,充分利用新媒體這一平臺
很多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索然無味,學生也是對其不感興趣,為了能真正發揮思想教育工作的作用,在教育的同時最主要的就是要和學生打成一片,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拉近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新媒體是新世紀的信息傳播平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給老師提供了便利,老師隨時隨地打開手機或者電腦就可以對學生進行輔導。往往有的時候一條短信或者一張圖片都可以將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拉近,達到教育的目標,提升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
(二)利用新媒體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空間
很多學生都使用QQ、微信等聊天平臺,學校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老師可以通過建立群組織的形式,同學生進行交流。每當學校有了新的政策或者文件,相關老師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傳播作用,將文件等上傳共享。在新媒體出現以前這是不可以想象的,那時需要傳達一項政策或者決定,都需要集合全校教職員工和學生到某一地點集合,再進行宣布,既浪費了時間,又耽誤工作。有的時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面對面交流時學生往往難以啟齒,很難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而以新媒體作為媒介,老師和學生沒有面對面交流,甚至二者互不認識,學生往往直言不諱,將自己的問題表達出來,所以應該充分利用新媒體,不斷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這樣做首先跟緊了時代發展的潮流,還有效的解決了傳統教育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更好的促進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抓住新媒體的虛擬時效性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現在的學生很少有人關心時事政治,對于國家的發展了解甚少,所以高校在利用新媒體做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時,要讓每個學生了解國家政策和時事政治,老師應當在教育的過程中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這樣做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熱情,還可以潛移默化的讓學生在交流中改變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達到教育的目標。
目前是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時代,新媒體可以充分作為高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但是新媒體由于開放范圍廣,也存在很多不良的信息,這也是學校在教育中面臨新的挑戰。作為一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通過多樣化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減少不良信息對于學生發展的不良影響,讓學生樹立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保障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
[參考文獻]
[1]徐振詳.新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和挑戰[J].思想教育研究,2007(6).
[2]劉娜.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建設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2.
[3]李巖,曾維倫,何海濤.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載體探析[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9).
[4]徐振祥.新媒體的價值影響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