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德臣 李明 王帥 楊陽
摘要:針對環境影響評價課程在應用型本科高校中的重要性和應用性都很強的特點,以培養學生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崗位的能力和社會需求為導向,通過及時修訂環境工程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及時修訂與環境影響評價和相關課程的教學大綱和學時,不斷更新教學內容與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措施,達到了提高教學質量和學以致用的效果,實現了提高學生的執業技能和就業核心競爭力的雙重目的。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高校;環境影響評價;教學改革;教學方法;考核方式
環境影響評價課程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環境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也是我校專業骨干課程之一,它強調課程間的相互交叉,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理論性和應用性都很強。隨著“環境影響評價法”的實施、“注冊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制度的建立以及在環境影響評價事業日益備受關注的同時,也對高校環境影響評價人才的培養過程和培養出來的人才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
黑龍江東方學院環境工程本科專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非常重視環境影響評價人才的培養工作,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環境影響評價課程的學習效果以及將來畢業生從事環境影響評價的職業核心競爭力,結合本專業實際情況,我們下了很大功夫,主要從及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及時修訂相關課程的教學大綱和學時、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考核內容和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教學改革,及時發現問題并整改,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 重新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增加相關課程和學時
環境影響評價是一門綜合性課程,融合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學科知識。但是在以往授課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基本上這門課一直都是孤立的,久而久之不自覺地就被邊緣化了。教學過程中沒有在意學生的感受,沒有及時查找問題,更沒有整改措施,采用填鴨式的灌輸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很差,對該課程沒有興趣,學生不想聽也聽不懂,更談不上學以致用,加之學時有限(僅有理論課34學時),在短時間內把所有涉及到的相關知識全面細致地講授一遍是不可能的。針對以上嚴峻形勢,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本專業所有老師通過多次走訪、調研、發放調查問卷和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同時邀請了哈爾濱工業大學、黑龍江大學、黑龍江省環科院、哈爾濱市產業辦環境影響評價科等權威單位的“雙師型”專業技術人員,多次蒞臨指導,于2013年重新修訂了環境工程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修改為理論課48學時+實踐24學時)。同時也增加了相關課程并調整學時,即是以環境影響評價為核心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形勢與政策”“專業導論”“環境法律法規”“環境管理學”“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環境檢測技術”“環境噪聲控制”“清潔生產”“質量技術監督基礎”等輔助課程,聘請最好的有實踐經驗的資深教師任教,修訂了相關課程的教學大綱,調整了授課學時,重視實踐。團隊成員有分有合,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培養有能力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高級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目的性和興趣得到大幅度提高,教師授課過程中激情倍增,互惠共贏。近3年來,有45名畢業生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二、 充實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果
要提高教學效果,必重教善學,缺一不可,但教師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優秀的好教師,不僅知識淵博,更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把復雜抽象難懂的知識原理簡單化,把實際生活中生動具體的案例帶到課堂上,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這對教師自身的業務能力特別是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當優秀的好老師,我專業采取了以下措施:
1.組織老師下場充電,參與環境影響評價現狀調查評價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報告表的編制工作,并請有經驗的國家注冊環境影響評價師親臨指導,參加注冊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國家清潔生產審核師的培訓和考試,增加教師學識,授課內容結合實際,積累實戰經驗。
2.針對環境影響評價中涉及到的很多理論性強的、抽象的、難以理解消化的環節,直接采用各類已批準的近期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中的相關章節來講授,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并應用到實際。
環境影響評價博大精深,以往學生只能硬著頭皮去死記硬背,而不知道學什么、為什么學、怎么學,更做不到活學活用,沒有目的,更沒意義,學起來枯燥乏味,唉聲嘆氣,與教學目的背道而馳。這是很多學校的通病,我們針對環境影響評價中的重難點和抽象的知識,直接采用已批準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中的相關章節來講授,簡單明了便于理解和掌握。
3. 將環境影響評價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融入課程教學大綱中,及時更新教學內容,補充教學資料,并借助中國環境影響評價網,國家、黑龍江省精品課網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環境影響評價師職業考試大綱源于實際,與時俱進,尤其是一些國家政策、相關的法規標準和技術導則等時效性很強。為此,我們把職業資格考試的最新內容引入課堂,以期學生在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手寶貴資料,就業后上手快,干得好,留得住,發展好。
4. 聘請其他高校的優秀教師和企業行業的高級工程師來修訂課程教學大綱并進行授課,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邊修訂,邊實施,邊整改,形成了合力。
三、 調整總評成績構成,加大實踐環節分數比例
本專業在環境影響評價課程的總評構成比例、考核內容和方式上進行了改革。現在環境影響評價課程總評成績由多塊構成,主要由過程教學管理(包括自覺性、積極性、有效性、組織紀律性、團結協作性等,20%)、實踐環節(每人獨立完成一份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20%,一份課程設計,30%)和閉卷考試(降低客觀題比例,增加應用題比例,30%)構成,總評成績構成多樣化,強化了實踐環節,弱化了期末閉卷考試。點滴珍貴,重在積累,特別突出了實訓實踐的重要性,徹底糾正了以往不學習,考前背一背的應試突擊式做法,徹底忘記了以往“59遭罪,60萬歲,61浪費”的口號,改變了以往一份卷子定勝負的局面。成績取決于學生的態度和付出的多少,付出就有回報,多勞多得,不勞不得,細化后的考核辦法更人性化,對學生更公平公正,深受學生歡迎。通過以上措施,提高了學習的效果,提高了實際應用水平,突顯該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
四、改革效果
經統計,我專業近三年撰寫環境影響評價方向的畢業論文的比例分別為23.3%、28.5%和34.1%,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畢業生的比例分別為18.0%、24.2%和29.9%,同時這兩個比例均逐年上升,學生工作1年左右考取環境影響評價上崗證,改革的成效還是特別顯著的。
我們所做的一切,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學生能成才,對得起國家和社會賦予我們的這份責任,對得起學生和家長對學校的這份信任。多動腦,多思考,多引導,多實操,肯定就會有收獲。時代在變,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且任重道遠。經過3年的不斷探索與實踐,我專業在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內容和方法、考核方式上凝聚了獨到的特色,較好地解決了環境影響評價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嚴重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職業能力,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綜合素質,師生共同成長,取得了很好效果。
近年來,環境影響特別是不利影響是層出不窮的,環境法規與標準是經常修訂頒布實施的,這就意味著環境影響評價是不斷發展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也是在不斷改進的,因此,我們的人才培養也要與時俱進,盡最大努力培養出更符合國家和社會所需的、有能力的、能勝任的、高層次的、高質量的環境影響評價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魏學鋒,苗娟,董鐵有.基于能力培養的“環境影響評價”教學改革與實踐[J]. 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1,4:90-92.
[2]郭春梅,趙立軍,詹亞力,陳進富.環境影響評價教學方法研究.廣東化工, 2012,3:118-119.
[3]匡穎,張煥禎.新形勢下本科《環境影響評價》教學改革探討.環境工程, 2014,32:1093-1095.
[4]龔國勇,羅天相.“環境影響評價”課程教學體系構建.宜春學院學報, 2014,3,(36):137-138.
[5]蔣珍茂,陳玉成.“環境影響評價”課程教學改革的初步探索.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5,(38):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