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鵑
[摘 要]小學體育教學是我國體育體系的基礎部分,是實現我國體育目的任務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是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的戰略重點和基礎,為培養全面發展的新世紀人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學校體育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它的作用很重要,既要對學生進行三基教學,又要對學生進行養成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在學校的體育課堂中身體素質得到提高,新課程標準背景下的體育課堂一定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杜絕那些所謂實行新課標,華而不實的體育教學,讓體育教學回歸它的本質,以提高體育教學實效為核心,營造務真求實的學校體育課堂。新課標的頒布,讓我們教師明確認識到教學要以學生為本。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
一、備課要有所創新,課堂教學要靈活機智
根據教材,選擇各種趣味性的游戲,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積極性,對教材進行適當的改編。如在教小學五年級學生各種長跑教材時,我就打破了舊的傳統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讓學生沿著跑道強迫練習,學生一聽長跑就煩,便產生逆反心理。因此我在教學中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用分組比賽的游戲方法完成長跑的教學。如,用幾個醒目的標志物擺放在適當的位置,使六個點連成長方形,把學生分成四個組,分別站在六個點上,要求學生按照幾何圖形進行跑的練習。為了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按要求在跑步過程中,根據學生的思維,把自己跑過的幾個點連成各種圖形,讓大家自己考慮,然后分小組討論,暢所欲言,并給一定的自主時間進行自我檢查,使學生找出可行的跑步練習路線。在跑的練習過程中,學生不知不覺中加強了難度,增強了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也增強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從教學效果看,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合理地完成教學目標,輕松地突破了教學重點和難點。這時,教師不再單單是教的人,而是學生的朋友,是課堂教學的參與者。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置身于教學之中,不僅超額完成了教學任務,更重要的是啟發和鍛煉了學生思維,完善了知識的學習和鞏固。在課后總評時,我問學生:“你們知道今天跑了多遠嗎?請你們回家以后算一算,如果有興趣的話,再求出自己所跑的距離。”這樣真正做到了學中有玩,玩中有學,讓學生感到其樂無窮。
二、要善于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教學
采用靈活多樣,富有趣味性的教學形式,才能感到體育活動無限快樂。下面介紹幾種做法:
1.游戲法:引導學生完成各項教學目標。由于學生活潑好動,興趣廣泛,采用富有趣味性和競爭性的游戲法組織教學,有利于完成一堂課的教學目標。例如,在課剛開始集中時,這時學生注意力分散,通過趣味游戲練習,可使學生的注意力在很短時間內集中過來,在準備部分,通過安排各種小游戲練習,不僅可以改變單調的定位徒手操,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使身體的各個部位逐漸進入工作狀態。
2.“變一變”法:運用興趣教學法,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和內容施教,有利于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使他們主動性、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提高教學效果。比如,通過選擇多種趣味練習,直觀形象的比喻和模仿、新穎美觀的場地設計,不斷變換練習位置,采用集體、個人、小組,甚至師生之間相結合的練習方法,并適當地配些優美的旋律等手段來啟發興趣,喚醒情緒,調動學習主動性。這樣的方法學生就能始終保持高漲的情緒。
3.采用“玩”法隊形教學:接近孩子們“玩”的隊形,來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提高興奮性,小學生過多的集合、站隊,會降低他們的興奮性和注意力分散。
三、合理安排,采取小組提意見的方式,有目標地選擇內容
由于學生注意力在課的前半部達到高峰,意志力在課的中后部達到高峰,情緒則在課的后半部達到高峰。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在組織教學中應把新教材安排在課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學生對新教材的學習、理解和掌握;在課的后半部分則應安排一些競爭性、游戲性較強的內容,激發學生興趣。同時,要做好主教材與輔助教材的搭配,尤其要抓住主教材與輔助教材的內在聯系進行組織教學,以提高教學效果。靈活運用組織方法。針對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教師的組織教學要盡量體現出“新、奇、活”的原則,采用多種多樣的、生動活潑的,使學生能夠產生強烈興趣和新鮮感的組織形式,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四、要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既要鍛煉身體,又要發展智力
如何發展學生的智力,是目前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所應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如:根據兒童愛模仿的特點,進行仿生、仿物練習,以培養兒童的觀察力、模仿和想象力。利用課中學生正在使用的器械,進行拆裝比賽,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游戲中增加些器具進行分類比賽,培養孩子的記憶、思維、識別能力。采用教師先示范,接著讓學生自己進行模仿練習,并要求學生自己去發現完成動作的最后方法,然后,再通過問答啟發,讓學生根據自己完成動作的體會,說出動作要領,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學生對事物感到新穎而又無知時,最能激起求知欲,對符合本人運動水平的活動容易產生興趣。因此,教材內容的搭配要適合學生的年級水平的特點。教材難度過小,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難度過大,會減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同一活動中,常因學生的素質和技能上的差異而造成不同的結果,致使他們產生學習興趣的程度不一。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密切的聯系,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富有游戲性和競賽性的教材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不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單調乏味的教材則會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如學生上球類課時,學習興趣遠遠超過其它項目,而這項運動對發展學生靈敏、協調、彈跳、速度、力量等各項身體素質和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觀念以及團結協作精神等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佘明東.試談新課改下的小學體育教學創新[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11):208.
[2]周勇.淺論小學體育教學創新[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1,(12):146-147.
[3]滕宏寶.淺談小學體育教學創新教育方法[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5):204.
[4]張經文.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效率[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7).
[5]張煥永.淺談體育教師評課技巧[J].學周刊,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