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香
[摘 要]語文作為對我國母語教授以及我國文化的傳承和教授的一門學科,一直以來在我國的教育中占據著不可動搖的主導地位。語文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語言能力、認知能力、理解能力等都有重大幫助。因此,合理有效的開展語文教學,對于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和成長,甚至是我國文化的弘揚和傳承都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本文主要從初中語文教學入手,針對初中語文的教學策略進行淺顯并簡要的討論。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初中語文作為基礎教育中的基礎學科,其教學過程是向學生傳遞“真、善、美”,培養(yǎng)學生高尚道德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渠道,因此,如何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進行新課標教學,是我們應當探討的重點。文章從備課、課堂教學、課堂活動、課后反思這幾個方面進行了相關的探討。
一、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雖然我們一再強調課前預習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學生都不會乖乖按照老師的要求來做,雖然在剛開始的時候大家會因為新鮮感來預習文章,但是久而久之,就沒有學生會主動參與預習活動了。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預習語文不如預習數學和英語明智。但是在此我們重申預習的重要意義,并不是要求學生回家看看課文這么簡單,下面我們以《威尼斯商人》為例來闡述應如何預習語文知識:這篇文章時莎士比亞文學巨著中的一部杰出的歷史劇,其中有很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出場,如:機制聰明的鮑西婭、仁慈友善的安東尼奧、殘忍狡猾的夏洛克等。教師可以事先將這些人物從課文中提煉出來,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按照人物角色進行分角色表演,這就可以促使學生在課后通篇閱讀文章,并領會其中每個人物角色的性格特點。
二、重視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礎能力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對于學生日后的生活工作學習都會產生不小的影響。學好語文不僅能幫助學生表達自己的感情,讓別人理解自己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語文還能幫助學生陶冶情操,實現自我心靈的升華。良好的語文基礎會為學生未來的獨立學習和生活奠定基礎,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階段,教師必須十分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要讓他們在每篇課文中都得到聽說讀寫的鍛煉,讓學生掌握到正確學習語文的方法,并在實際運用中加深理解,形成自己的感悟。如,某位教師在教授學生《飲酒》、《行路難》等古詩詞時,不僅要求學生對詩詞要充分理解,還嚴格要求學生要熟讀熟背甚至能默寫出古詩詞。而在教授學生《故鄉(xiāng)》、《背影》等現代散文時,則要求學生充分學習其中的寫作技巧,并且要運用其中的寫作技巧自己獨立完成一篇文章。平時更是注重學生對于生詞的積累,以及字詞的讀音認識。雖然在短期看來這位老師的做法并沒有什么效果,但是到了年終期考的時候,她班上的學生都取得十分理想的成績。因此,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有益于學業(yè)上的測試,還對學生未來的成長發(fā)展大有裨益。
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一直備受我國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苯處煵粌H要教導學生知識技能,還要教導他們學習的方法。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再有效率終究也只有四十分鐘,而一個學生課下的學習時間往往才真正決定了他們的個人發(fā)展和成就。因此,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就需要格外注意學習方法的傳授。學生只有掌握了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嘗試自發(fā)的去主動學習語文,才能在不斷的自主學習中體驗到其樂趣,才能心生興趣,才能真正駕馭語文這門學科。如,某位教師在講解《桃花源記》時,不僅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而且還讓學生自主翻譯課文,在實踐中鍛煉學生對文言文的閱讀能力以及翻譯能力,并指導學生掌握翻譯文言文的技巧。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在日后的文言文學習中就事半功倍了,甚至可以在沒有老師幫助的情況下自己學習完一篇文言文課文。
四、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
學習只有在人的全部心理活動積極參與下進行,才能形成意識能動活動.促使思維對知識的迅速理解和吸收。學習思想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在教學和日?;顒又幸朔W生的心理障礙.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思想。
中學生雖然有一定的個性,但可塑性也是很強的。我抓住初一學生剛從小學升人中學這一時機對學生進行革命理想、前途教育.召開了第一次主題班會--”長大了做什么”。我再引導他們說,中學階段是人生的關鍵時期,我們作為跨世紀的建設者和接班入.首先應當為民族的昌盛樹立遠大的理想.把自己匯入時代的洪流中.才會真正顯示出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而實現這一切的基礎就是扎實地學好知識和技能。
再者可通過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有了興趣便能產生積極的情感和主動性.學習效率自然高.但興趣的培養(yǎng)應根據學生的實際.通過多種形式進行。
五、時刻關注學生,以學定教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引導作用。所以我們教師的教學內容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決定,不能一味地憑主看感受去設計教學內容,從而主宰整個課堂。我們教師應該是為學生服務的,如果我們的教學脫離了學生的學習實際,那么學生就會對咱們的教學內容失去興趣,從而大大打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沒有了學習積極性,何談學習成績的提高?總之,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以生為本、以學定教。
總之,語文作為我國教育中的一門十分重要的主導科目,其對學生所起到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教育工作者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應當注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對學生基礎知識和能力的教授和鍛煉,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對全體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關心。只有做到這些,才能開展有效的語文教學,才能幫助學生獲得學業(yè)上的進步以及個人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玉嬋.個性化的初中語文教學策略探索[J].考試周刊,2011(41).
[2]吳培河.基于師生互動的初中語文教學策略[J].語文學刊,2010(12).
[3]毛新華.初中語文教學的策略研究[J].科教導刊,2012(5).
[4]吳巧玲.初中語文教學策略談[J].教師,2010(2).
[5]王月全.從“對牛彈琴”典故談初中語文教學策略[J].網絡導報·在線教育,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