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娟
摘 要: 新聞翻譯屬于實用翻譯門類,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因此新聞翻譯教學不同于傳統的翻譯教學。翻轉課堂為新聞翻譯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法,本文提出了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通過翻轉課堂的實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增強,翻譯水平和翻譯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
關鍵詞: 新聞翻譯教學 翻轉課堂 教學改革
引言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和各國之間信息交流的日益頻繁,新聞翻譯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著名學者蘇珊·巴斯內特曾指出“新聞翻譯已成為當今世界翻譯活動的主要來源”[1],可見新聞翻譯在國際交流當中的重要性。在全球化數字時代背景下,翻譯面臨的新壓力是如何成功地將準確的信息跨地域、跨語言、跨文化地進行傳播[2]。而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更好地培養新聞翻譯人才,將翻譯理論教學和新聞翻譯實踐相結合是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近年來提出的翻轉課堂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
一、新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各大高等院校的英語專業都開設了翻譯課程,包括翻譯理論與實踐、口譯、文學翻譯等,但專門開設新聞翻譯課程的學校不多。新聞翻譯往往被當做實用文體翻譯里的一個章節附帶提到,所以課時量很少。即使有的院校有專門的新聞翻譯課,課時量只有幾十節,難以滿足教學需求。其次,專門的新聞翻譯教材不多,且主要是2010年以前編寫的教材,2010年以后出版的新聞翻譯教材只有屈指可數的幾本。而且有的教材選用的例子比較陳舊,難以體現出新聞“新”的特點。最后,理論教學與實踐脫節。從事新聞翻譯教學工作的教師雖然具備一定的理論素養,但不一定從事過新聞翻譯實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難以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生雖然學習了新聞翻譯這門課程,卻很少有機會參與到實際的新聞翻譯項目中,更多的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的學習及少量的課后練習,因此造成了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局面。
二、翻轉課堂的特點
“翻轉課堂”這一概念由莎爾曼·可汗在2011年的《用視頻重新創造教育》演講報告中提出,并開始成為國內外學者關注的熱點。翻轉課堂的起源可追溯到美國科羅拉多州的林地公園高中,該中學兩位化學老師為解決學生經常因為天氣或路途遙遠等原因不能按時到校上課而落下很多課程以至于跟不上教師上課步調的問題,開始使用錄屏軟件錄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操作過程及教師講課的聲音,并將視頻上傳到網絡,借此幫助不能按時上課的學生[3]。翻轉課堂將傳統課堂中的教學程序進行了翻轉。傳統教學過程通常包括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兩個階段。知識傳授通過教師在課堂中的講授來完成,知識內化則需要學生課后通過作業、操作或者實踐完成。在翻轉課堂上,這種形式受到了顛覆,知識傳授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在課后完成,知識內化則在課堂中經老師的幫助與同學的協助而完成,從而形成了翻轉課堂[4]。在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學習效率也相應提高。
三、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
隨著復合型翻譯人才概念的提出和各高校翻譯專業的發展,學者和專業教師越來越意識到翻譯專業教學的重要性。傳統的翻譯教學已不適應時代的要求,必須向專業翻譯教學轉向。傳統的翻譯教學注重文學翻譯,專業翻譯教學更加注重實用文體翻譯。傳統的翻譯教學注重翻譯的產品,專業翻譯教學更加注重翻譯的過程。傳統翻譯教學的重點在于解決語言問題,專業翻譯教學的重點在于解決翻譯問題,包括術語的管理、信息的查找、客戶的教育、版式的設計、翻譯的策略等[5]。新聞翻譯教學作為一種專業翻譯,應區別于傳統翻譯教學,必須根據新聞翻譯的特點進行教學改革。筆者根據教學實踐,設計了基于翻轉課堂的新聞翻譯教學模式。
第一階段,教師課前錄制視頻對新聞翻譯的理論、技巧等向學生進行講解。學生通過在家或者宿舍觀看視頻,接受知識。新聞翻譯屬于實用文體翻譯,應側重新聞翻譯實踐,但也離不開一些翻譯理論的支撐和翻譯技巧的運用,因此教師的講授對學生來說也非常重要。通過課前講授相關理論知識,可以更好地為課堂上知識內化服務。
第二階段,教師結合新聞翻譯“編譯”的特點,就某一新聞主題選擇多個新聞文本材料要求學生課前閱讀,并將相關文本在課前進行翻譯。新聞翻譯要求譯者有廣泛的知識面,同時要求譯文準確,為了確保譯文質量,譯者在翻譯前對新聞進行前期相關閱讀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閱讀不同來源不同角度的報道可對某一新聞事件達到更全面客觀的了解,從而提高譯文準確度。
第三階段,課堂討論。將課前布置的翻譯任務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學生相互之間比較不同譯文,體會新聞翻譯的特點和翻譯技巧在翻譯過程中的運用。通過討論、比較、交流達到知識內化的目的。
第四階段,課后鞏固。要想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課后鞏固這一環節必不可少。尤其是新聞翻譯教學,應該充分體現專業翻譯的特點,課后進行大量的新聞翻譯實戰練習,最好能夠聯系翻譯公司為學生提供翻譯實踐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成長。
結語
翻轉課堂的提出為新聞翻譯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解決了傳統新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提出,學生在新聞翻譯課程中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增強,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和實際翻譯能力。
參考文獻:
[1]蘇珊·巴斯內特,黃德先.翻譯研究與比較文學的未來——蘇珊·巴斯內特訪談[J].中國比較文學,2009,(2):15-22.
[2]Esperanca Bielsa,Susan Bassnett. Translation in Global New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1.
[3]盧海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14,(4):33-36.
[4]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5]武光軍.復合型翻譯人才:我國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改革方向[J].外語界,2011,(3):2-8.
湖南省教育廳科研課題“后殖民視閾下的國際新聞翻譯”,課題編號13C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