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鳳琴
摘 要: 校企合作的管理模式已經成為我國眾多民辦高校普遍采用的一項合作模式,且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特色和靈魂。特別是在我國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畢業生數量不斷增多的前提下,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成為廣大高校亟待解決的當務之急,校企合作對解決學生就業問題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 校企合作 影響 能力素質
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學校、企業合作的共同目標是高技能人才培養,讓“產品”評價“產品”生產單位,具有權威性。職業教育的產品是學生,因而學生的質量應成為衡量校企關系質量的出發點,也應是衡量人才培養模式的準則。因此,從受教育者視角,研究其對教學的滿意度、就業率、實習轉就業率、專業對口就業率、薪酬水平、在勞動力市場中的表現、用人單位的滿意度等應該成為衡量合作項目質量的重要因素。不同人才培養模式對學習者在求職中和就業后的影響有哪些差異表現在哪些方面?哪種形式的合作更適合本專業學生?那些沒有參加合作項目的學生,與參加了的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有哪些不同,他們有了實踐經驗后對在校期間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習、能力培養及合作項目的評價有哪些不同?企業需要的能力和素質是否可以在校企合作中得以更好地培養等問題的實證研究和分析能夠從一個側面反映和評價合作模式的成效及具體教學問題,對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完善培養方案,滿足企業和學習者的需求具有實踐意義和借鑒價值。
一、“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
第一,校企合作。校企合作開展職業教育是一種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的運行機制,以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為重點,利用職業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教育環境和教學資源,采取課堂教學和學生參加實際工作有機結合的方式,培養實用型人才。校企合作主要體現在培養計劃校企共定、教學資源校企共享、教學過程校企共管、文化氛圍校企共融等方面。校企合作可以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發揮企業和學校雙方的人才培養優勢,共同作用于學生,促進校企雙方共同發展,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第二,工學結合。工學結合是中職學校與企業合作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一種教育模式?!肮ぁ奔垂ぷ?,指學生在企業實踐,或作為企業員工的一員進行實習,在工作中培養職業素質和提高技能;“學”即學習,指學生在學校進行基礎知識、專業知識、技術技能的學習及人文素質培養。工學結合就是在人才培養方式或途徑上實現理論和實踐一體化,實質就是讓學生在理論學習過程中穿插體驗職業性的教學情境,將工作(實習)過程中的問題帶回學校繼續學習和消化,為頂崗實習打下堅實基礎。強調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的不同教育資源,將課堂理論學習與企業崗位操作緊密結合,學生在學習期間既要在學校接受與職業相關的理論教育,又要在實訓基地進行相應的職業技能訓練,還要到企業參加生產性工作。主要突出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培養受企業歡迎且實用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第三,頂崗實習。頂崗實習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綜合和檢驗。不同于普通實習實訓,頂崗實習需要完全履行其崗位的全部職責。頂崗實習一般安排在學生在校學習的最后一年,這是符合教育規律的。職校需要真正尊重教育規律,及時跟蹤市場需求的變化,主動適應區域、行業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有針對性地調整和設置專業;以就業為導向,以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為目標,改革課程體系,使其更貼近企業工作流程,學生進入企業后能夠勝任工作。只有這些準備都做好了,頂崗實習才能使學生學到真正的技能,同時實習單位才可能從中發現可用之才。只有這樣,校企合作才能找到契合點,并長期推動下去,實現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理論運用與實踐操作一體化。
學校組織學生頂崗實習時,應嚴格按照專業對口原則。如果學校僅將學生視為廉價勞動力,甚至以此作為激發企業提供崗位的動力,不僅與其制定的人才培養目標相背離,這樣的“校企合作”也是不可能持續的。將頂崗實習轉化為簡單勞動,不但不能達到學校設計的目的,而且會使學生對實習失去興趣,從而影響其對本職業的正確認知。
二、校企合作對就業的影響
校企合作在學生就業中起到的作用依次為學習了相關技能,對工作環境和用人單位增進了了解,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培養了繼續學習的能力,其中在校企合作培養繼續學習能力方面,參加合作項目的學生比未參加合作項目的學生體會要顯著。同時,參加校企合作項目的學生比未參加校企合作項目的學生更體會到校企合作對求職的影響顯著。
校企合作對工作的影響與專業對口程度呈顯著相關,表明合作項目對學生的就業選擇產生有效作用。這種影響還與學院專業技能訓練、教材使用合理程度、課程內容實用度相關。表明項目教學設計的專業訓練、教材編制和內容設計能夠對學習者的工作產生影響和幫助。
三、學生對自身知識結構和能力素質的評價
參加合作項目的學生事業心、團隊精神和動手能力明顯高于未參加合作項目的學生,這些差異與校企合作項目的團隊式教學設計相關。但在專業基礎知識、競爭能力、創新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和協調交往能力等方面差異不大。
另外學生的事業心、動手能力、競爭能力與薪酬呈顯性相關。一方面說明日常養成教育在學生實際工作中的影響,另一方面反映出校企合作學習對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就業能力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專業基礎知識、動手能力、活動能力、協調交往能力與專業對口程度顯著相關,顯示專業知識技能掌握得好、活動能力和協調能力強則專業對口程度較高,表明在校期間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對受教育者在職場中的選擇和被選有顯著影響。
總之,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體現了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符合職業教育發展的規律和特點,有利于學生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培養,有利于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是職業教育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關鍵性戰略舉措。因此,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大力推進校企合作,開展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已成為我國職教改革與發展的關鍵問題,更是各職業學校必須深入探討和實踐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李相華,蘭鳳英.淺析“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J].現代技術教育,2012.
[2]佚名.職業教育研究習作.
[3]董波.淺談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對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的影響[J].華章,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