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天寶
摘 要: 自新課改實施以來,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已成為教育界共同關注的話題與焦點,圍繞這個新話題呈現出了許多新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讓人眼花繚亂。然而,隨著這些新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的涌現,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逐漸降低,對于經典名著與文章的閱讀愈發少,制約中國璀璨文化的傳承,同時,這也嚴重制約了我國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本文根據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現狀,闡述如何運用“以學定教”教學模式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 以學定教 小學語文 課堂有效性 教學方法
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每一位優秀教師共同追求的目標,也是教學活動的終極教學目標。教師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與能力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點。有效課堂教學不僅需要關注知識的傳授,而且需要注重學生情感交流、個性塑造和智慧培養。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已成了一個重要的話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需要貫徹“以學定教”的教學原則。所謂“以學定教”,即是在教學活動中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學習的內容、進度、速度與效果作為評價教師教學成果的方法與策略。
一、明確課堂教學目標,確定課堂教學內容
“以學定教”是教師根據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制訂適宜的教學計劃與教學目標。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各項目標的設置盡量細一些,使之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誘,以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與進步;其次,確定所教的內容要符合小學階段心理特征與發展順序,并將那些學生在進行自我探究實踐過后尚不能掌握的知識點作為重點教學內容進行講解。
例如,在執教《狐貍和烏鴉》一課時,基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心理特征和最近發展區等,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分為三個層次:(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明白喜歡聽奉承話就會容易上當受騙的道理;(3)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求其同時實現這三個教學目標,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只需實現其中一、兩個教學目標即可。此時,教師就可根據這些教學目標確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這樣,全體學生包括后進生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有益于教學目標的優化,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
二、創設問題教學情境,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以學定教”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制定與之相符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并運用高超的教學藝術,讓全體學生達到最優化的發展,問題情境的創設無疑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學效果更加顯著,它的引入為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增添了許多樂趣,營造了和諧的課堂氛圍,能最大限度地強化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是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以學定教”理念下使用最廣泛的一種教學方法。
例如,在教授《“黑板”跑了》一文時,教師從題目入手創設相關的問題情境:同學們,今天咱們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題目是《“黑板”跑了》,看了題目,相信同學們心中一定有許多疑惑?如(1)“黑板”二字為什么要加上引號;(2)黑板沒有腿是不會動的,怎么會跑呢?在這種問題情境的創設中,學生會積極主動地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激發語文學習興趣,并主動從文中找出問題的答案:一輛馬車車廂的厚壁原來被兩百多年前法國著名物理學家安培當作了黑板,所以才在黑板二字上加上引號。此外,學生能在這種問題情境的創設過程中,了解到有關引號的用法與作用,并懂得這樣這樣一個道理:做任何事都要認真與專心,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習慣與思想品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三、開展自主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以學定教”教學原則主要強調的是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和教師主導作用的體現,為了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與進步,教師可以開展自主合作學習模式,根據學生學習成績將其合理、公平地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并以小組模式開展相關學習工作,讓學生在相互交流與合作過程中相互交換思想與想法,及時取長補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分組標準最好是小組成員的總體實力應當相當,這樣才便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幫扶,共同完成教學任務。例如,相互糾正生字詞的默寫、檢查課文的朗讀與背誦、表演小品等。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目前“以學定教”教學原則下運用最廣泛的一種學習模式,它能最大限度地節約學生的學習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再如故事接龍,即教師運用本課的生字詞給出一個簡單的故事開頭,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想象力一個接一個地將古詩接下去,最后通過接力活動完成一個完整的故事。由于故事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加之每位學生的想象力各不相同,使得故事變幻莫測、妙趣橫生,因而,這種教學形式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相互取長補短的過程中鍛煉與培養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進而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一直是廣大教師共同關注與討論的話題,需要每一位教育從事者的付出與努力。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務必堅持“以學定教”的教學原則,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學生對文本的感悟與理解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巧麗.以學定教,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小學),2012,10:80.
[2]魏廷菊.“以學論教”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教學方法之我見[J].亞太教育,2015,18:19.
[3]魏峰.以學定教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革新,2014,0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