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東
【摘要】新課改之后,高中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學質量。數學作為高中課程中最基本的科目,也應該做好課程改革工作,以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當前高中數學教學改革還不夠完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都有待繼續改進,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以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本文中,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提出了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具體策略,希望可以給當前的高中數學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數學教學質量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2-0070-01
近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迅速,教育方面也應該不斷的改革和完善,以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需求。在這種大形勢下新課改應運而生,而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則成為了當前教學的主要任務。高中數學在學生的發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不斷的改善教學理念和方法,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本文中,筆者根據多年的高中數學教學經驗提出了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
一、如何認識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
跟小學數學和初中數學相比,高中數學的難度進一步加深了,是在基礎數學知識上的延伸,同時也是高等數學學習的基礎。高中數學新課標指出:“高中數學要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和文化價值,要深刻理解數學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1]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要加強對高中數學的認識,徹底改變學生認為“高中數學枯燥乏味”的不正確看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數學帶來的快樂,充分理解數學知識與人們生活生產的關系,讓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數學觀,不斷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新課改為高中數學教師施展才華創造了機會,因此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以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
二、新課改下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措施
1.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數學學科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它和政治、歷史、地理等文科科目不同,不能單憑記憶來進行學習。要想學好數學,不僅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還要有把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的意識。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加強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尤其是新課改下,面對新教材和新的教學環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強化數學知識的應用,引導學生有意識地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使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在實踐中不斷得到提升。同時教師要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在教學中把數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把學生的經驗和體會與教學活動聯系起來,結合學生的實際創設數學問題,用數學知識解決學生身邊的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學生自覺地把數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2.創新教學方式
在新課改大方向下,傳統的數學教學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原來的以教師講授為中心變成了以學生學習為中心,所有的教育教學都圍繞學生開展,積極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我們從事高中數學教育的一線教師,都應該重新審視一下我們以前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方式與方法己經不能夠適應新課改之后的數學教學之用了。我們都應該遵循“以學生為本”為數學課堂教學的根本原則,用一種更為靈活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由于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有的學生可能理解和接受快些,有的學生可能就接受慢些,因此,新課改后要求高中數學教學要更加有靈活性和多樣性,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當今高中數學教學的需要,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理念恰恰給了高中數學教育者很多的發揮空間,同時也讓高中學生對學習數學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
3.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是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基礎,對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可以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2]。學習方法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關,然而一個好的學習方法也不是適合所有學生,要因人而異。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和接受能力尋找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比如對于同一道題,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以不同的方法進行解答,這樣可以培養和拓寬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果每道題只用一種解題方法,會使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要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敢做,即使學生的想法和做法不正確也要給予鼓勵,這樣才能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通過大膽體驗和實際操作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同時數學思維對學生的學習非常重要,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數學思維,以便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學習能力和解題能力。
4.重視高中數學的基礎性
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繼承和發揚了我國對高中數學教學的基礎知識和最基本技能方面的重視,更注重培養學生高中數學的基礎性[3]。對于高中數學而言,只有扎實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才能更好地進行深入研究,這也是一個高中畢業的學生,在畢業時應該掌握的高中數學的基本知識。其中新課改的內容包括的幾大模塊中,必修的模塊都是以基礎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如集合、初等函數(冪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和三角函數)、不等式、數列、立體幾何初步、解析幾何初步。以上這些足以說明新課改后,高中數學的教學仍然要以基礎知識為重點。
5.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設備
應試教育下的數學教學模式比較枯燥單一,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多媒體技術為代表的現代化教學手段被普遍運用到高中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能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能把抽象的數學概念生動形象地展現給學生,更好地突出重點、難點知識,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增強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適應時代發展的步伐,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來提高教學效果。
三、結語
新課改背景下,數學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充分的利用各種現代教學設備,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這對于促進高中數學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彭建濤.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07:60-61.
[2]顧劍峰.探析高中數學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的有效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2,13:154-155.
[3]戚存然.淺析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J].現代農村科技,2015,0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