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杰
【基金項目】本論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規劃課題《課外閱讀對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提升的實踐研究》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2-0153-01
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它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經常的形式,是課堂閱讀的繼續與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語文素養,是一個人語文方面諸多素質的整合。它以語文能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情感態度,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通過課外閱讀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就是指通過大量課外閱讀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正確價值觀,進而提升學生語文素養。下面結合自己的工作,談幾點認識。
一、意義
勿容置疑,課外閱讀對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提升,舉足輕重。作為合格而優秀的語文老師,就要緊跟時代對人才的要求,正確認識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切實重視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和引導;要勇于探索,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認知習慣,體驗豐富的生活情感、形成科學的創新思維;要與時俱進,充分體現課外閱讀是一個實踐提高的過程,對語文課堂教學起到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作用:要通過課外閱讀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及閱讀習慣,從而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高瞻遠矚,了解現代社會要求新型人才,須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離開了課外閱讀,再談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提升,就是奢望了。
二、現狀
近幾年來,好多學校及老師就課外閱讀對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提升,有了足夠的認識,也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如華中師范大學教科院夏家發提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外閱讀指導”,廈門市教科所蘇文木等對“小學大語文課外閱讀活動模式”進行了思考與實踐,浙江教育學院汪潮等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進行了調查與思考,浙江嘉善王春霞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作過有益嘗試。但總的來說,因為應試教育的影響和相關理論研究的滯后,一直沒有能夠在小學階段建立起一個科學的課外閱讀實踐活動課程體系。新課標要求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閱讀總量要達到400萬字。小學階段至少要完成60%,要達到這一閱讀量就必須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提高了也將全面促進學生語文能力、語文素養的提高。
三、策略
1.構建立體化課外閱讀模式
(1)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
“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這句話說明了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關系,同時也說明了課外閱讀對提高語文能力的重要性?,F在有一些“另類”的語文名師甚至只用較少的時間授完課文,利用余下的時間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學生讀寫能力顯著增強。作為語文老師,要開拓思路,進一步改革現有的課時數量,保證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和效果,在課內外閱讀的結合方面加大研究,要真正做到到課內促課外,以課外閱讀促進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目的,結合班級具體情況,要進一步整合教育資源,特別是語文課內外教材內容和資源,提高學生的興趣。
(2)學校與社區、家庭的語文知識運用結合
“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币粭l標語,一則廣告,一次隨意的對話都含有語文,我們應該把語文教學置于社會生活大背景中,把語文教學與生活聯系起來。
(3)文本與超文本的閱讀相結合
開設閱讀欣賞課,利用課外閱讀教材,運用電化教學、網絡教學的手段,讓學生邊看傳統文本、邊聽文章的朗讀,邊欣賞動人的音樂、形象的畫面,通過反復聽、認真讀提高朗讀能力,提高理解感悟詞語、句子、文章內容和結構的能力,引導學生仔細推敲傳神字眼,品味優美的語句,感受句中之情,言中之意,從而加深對語言美的體驗。
2.多途徑探索課外閱讀活動
結合班級實際情況,靈活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閱讀活動。如建立“班級圖書架”,倡導學生積極把家里的相關書籍捐獻出來,或者同學們自己買到相關的圖書,擺滿圖書架,持續地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書可讀;老師要積極倡導學生建立“家庭書架”,讓書香彌漫他們的校外生活,力求做到學生在家中有書可看,有書可讀;成立讀書社團,開展多種集體讀書活動,讓學生自己介紹讀到的一本好書,或者在同學們之間開展講故事比賽及一些優秀文章的讀后感交流會等,同時,盡量利用各種班級或者學校的活動、競賽,讓每個學生盡可能地展示他們的課外閱讀成果,這些活動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進一步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開展親子閱讀,讓家長讓參與進來,既拓寬了課外閱讀渠道,也提高了課外閱讀效果,還加深了家人之間的感情;結合班級條件,設置作品欄,可以方便全貌地展出學生讀書筆記、手抄報等作品,對于一些優秀的學生文章,盡可能推薦在報紙上發表,給予獎勵,獎品雖然不值錢,但卻讓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對課外閱讀保持興趣。
多途徑探索課外閱讀活動,就可以很好地融合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情感態度、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3.多種手段提高課內外閱讀效率
小學生閱讀能力尚在形成階段,為提高學生的課內外閱讀效率,我認為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只有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才能提高閱讀效率。明確閱讀目的, 提高主動自讀能力,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進行閱讀,讓學生主動自讀,是培養他們閱讀能力、提高語文素養的重要手段。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創造性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學生閱讀目的明確,他們才能以飽滿的精力投入到閱讀中來,才能極大地提高閱讀效率。
(2)傳授閱讀的方法
語文老師要要指導學生閱讀,傳授給他們科學健康的閱讀方法。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提倡課外閱讀,但如果一個人的閱讀沒有選擇性,見啥書讀啥書,有時候不但無法提高自主閱讀能力,而且還是虛度光陰,沒有絲毫收獲。學生是否能夠選擇正確的書籍,決定了他們的課外閱讀的效果。絕大數小學生大都不清楚自己該讀什么書,這就需要教師的指導。學生要讀那些思想健康、知識性強、符合學生年齡特征、有益于學習的讀物。文質兼美、針對性強的書籍,也是學生應該選擇的,這樣就可以做到課內外結合,相互促進。
總之,課外閱讀對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提升,效果明顯,老師要堅持,切實重視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和引導,還要積極創新,要勇于探索,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認知習慣,形成科學的創新思維,讓課外閱讀對語文課堂教學起到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作用。在新課改環境下,我們的教育及教學工作要逐步從“傳統教育”向“創新教育”轉變。教師要積極參與到教學創新中去,努力研究培養創新人才的教學模式,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性學習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