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梅
[摘 要]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分析和研究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點、新情況,探索在新時期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對策、新途徑。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全面提高大學生的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使之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大學生;教育工作;思想政治
當今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寶貴資源,是中華民族的未來、祖國的希望。要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就必須要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以此在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確保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確保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重大深遠的意義。因此,深入探究在校大學生思想動態和大學生素質水平,探討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和新的管理機制是所有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而教育途徑是教育過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為實現教育目的服務的。就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來說,教育途徑主要有:
一、思想理論教育
教育離不開課堂,離不開老師的指導。這方面的內容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它所提供的政治、思想、道德、歷史等各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對大學生的理論水平、知識水平、政策水平、思想道德修養水平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科研活動的教育
結合教學、科研活動,廣泛開展教書育人,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最廣泛、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徑之一。科學知識作為認識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結晶,既是征服自然、改造社會的巨大力量,也是陶冶心靈、完善人格的好教材。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水平越高,越易于理解和接受科學的世界觀。廣大教師從政治立場、治學態度到道德品質,都有向學生進行教育和示范的責任。在教學科研活動中,教師的立場、觀點、思想感情乃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這樣那樣的影響。要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科研活動中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主導作用,使他們以馬克思主義觀點分析教材,指導課題,將知識性和思想性結合起來,給學生以科學的正確的知識和打開科學大門的方法,提高學生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要在教學科研過程中,通過知識的傳播指出研究方向,提出研究課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培養他們的事業心、責任心和對科學的進取心。
三、黨、團、學生會組織的教育
高校各級黨組織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力量。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完全在于它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高校共青團組織是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黨領導團,團緊跟黨,黨重視團,團依靠黨,共青團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與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是一致的。共青團是黨的得力助手,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帶好團的隊伍,開展各種適合青年特點的活動,調動廣大青年學生特別是學生團員的積極性,是共青團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學生會是在學校領導下學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組織,是黨聯系學生的紐帶。這三方面的力量協調一致,各自發揮不同的教育功能,就會使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暢通而且生動活潑。
四、第二課堂教育
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有課內課外兩個課堂,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學習是主課堂。課內學習具有系統性、穩定性,集中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反映學生思想理論學習的實際問題和教學建議,支持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改革;通過主動邀請教師深入黨團組織的理論學習以及指導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社團活動等方式,拓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第二課堂”。還包括課外科學技術活動、社會公益活動、文娛體育活動等。它是第一課堂和學校統一組織的教育活動的必要補充,也是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途徑和陣地。在新生入學時要進行適應性教育,使其能盡快轉變角色,適應新的自己,讓他們重新評價自己、認識自己,重新確立正確觀念,之后再將入學教育延伸;對畢業學生進行求職擇業心理教育,增強就業信心,真正做到有重點、有過程。通過第二課堂教育,不僅可以使學生在更廣闊的天地里培養發展自己的特長,而且對于陶冶思想感情,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激發愛國主義、共產主義的思想,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五、社會實踐、生產勞動和軍事教育
社會實踐,是學校聯系社會的一條紐帶,是大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途徑。它為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認識國情、克服思想上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提供了重要的場所,從而培養了他們為人民服務和貢獻社會的獻身精神;生產勞動,是實現大學培養目標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現在有些大學生勞動觀念淡薄,害怕艱苦,不愛惜公共財產,隨意浪費,甚至看不起勞動人民。針對這種現狀,我們應該有意識、有目的、有選擇地安排一些必要的勞動教育,使大學生養成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的優良品質,培養艱苦奮斗的好習慣;軍訓教育對于大學生的思想發展也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對于增強大學生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責任感和義務感,加強組織性和紀律性,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密切軍民關系等是不可缺少的一課。
六、各種活動和儀式教育
當著思想政治工作緊密結合某些具有積極意義的活動而進行時,效果往往更佳。有意識地開展知識競賽、演講辯論、祭掃烈士陵墓、參加升國旗儀式等,容易引起同學情緒的共鳴和思想的升華,使他們在良好的氣氛和環境中受到積極教育和熏陶。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石,通過教育、管理、環境影響、網絡宣傳等措施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能夠快速的轉變目前小部分人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等思想,提高大學生思想素質,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最大貢獻。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尋找更利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在當今高校管理不足以滿足高數量大學生管理需求的情況下,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更是需要教育工作者乃至社會人都需要參與的重要舉措。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更能滿足當今社會高速發展的需求,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必須加以改變,改善教育環境、增加社會實踐、提高管理水平、發展網絡教育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