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肖肖
摘要:以創維集團為背景,介紹了創維集團在互聯網的沖擊和風云變幻的競爭環境下,做出穩健的戰略部署,開發海外市場,發展多元化,同時在產品制造,銷售,服務方面與互聯網的融合。創維集團的戰略轉型是比較成功的,可以為其他傳統家電制造商的轉型和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對傳統家電企業的發展有較大啟示。
關鍵詞:戰略轉型 互聯網+ 智能彩電 跨界合作
引言
近兩年來,人們討論最多的企業莫過于是類似于阿里巴巴,京東,海爾,聯想,小米等這樣炙手可熱的明星企業,討論最多的話題莫過于互聯網,電商。這是在這些明星企業光環的籠罩下,一個傳統家電制造商默默地走到了互聯網智能家電的風口,那就是創維。2014年11月11日,24小時之內,創維酷開TV在天貓旗艦店賣出69060臺,銷售收入超過1個億,創造了LED智能電視銷量在電商平臺的吉尼斯世界紀錄,這也是創維集團“觸電”以來交出的第一筆值得驕傲的成績單。在這一個億的銷售額背后是創維集團在新的形式條件下的大膽嘗試和不懈努力的結果。
一、創維的戰略選擇
面對銷售遇到天花板的困境,面對互聯網“狼群”來分享蛋糕的競爭壓力,面對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傳統企業必須全面擁抱互聯網,才不會被淘汰。創維互聯網電視品牌酷開團隊的打造,經歷了從內部組建再從外部招聘專業互聯網人才并相對獨立運營的過程。創維集團互聯網+做的雖然謹慎,但是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取得了驕人的業績。職能層戰略主要從產品+互聯網,銷售+互聯網,服務+互聯網三個方面開啟創維擁抱互聯網之路。
(一)產品+互聯網——跨界合作
創維要生產更智能的彩電,為顧客提供智能體驗,實現創維智能家的戰略目標,需要與互聯網公司合作,把互聯公司的應用軟件植入到彩電中。而阿里巴巴想要在智能家電的藍海中分到一杯羹,實現他的客廳戰略,就需要找一個強大的彩電制造商,借用制造商的供應鏈,生產工藝為顧客提供高質量的產品。于是兩個行業領導者一拍即合,2013年9月,創維與阿里巴巴合作,共同推出搭載了“阿里OS系統”的智能電視“酷開TV”,內置阿里巴巴的淘寶,天貓,水電煤等應用,為用戶提供視頻內容及增值服務。同時為了適應智能電視所要求的高速運算速度,創維與華為聯合開發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14核專業電視芯片,不僅使顧客體驗有大幅度提升,而且實現了商業產量的國產高端芯片,使中國彩電廠商在零售組件供應鏈中徹底擺脫對國外芯片的依賴。創維積極引入互聯網思維,二者的發展戰略高度契合,明顯產生了1+1>2的溢價效應。
(二)銷售+互聯網——全渠道
創維集團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多家直營店,同時在自己的網站上建立創維商城。顧客可以在線上下單,支付,到線下實體店去體驗。建立全國連鎖的直營店改變了傳統的制造商——中間商——顧客的營銷模式,不僅為企業節省了中間商的成本,而且使企業可以廣泛接觸廣大的顧客群體,與顧客零距離接觸,更容易準確及時的了解顧客的需求,方便企業迅速對顧客的要求做出反應。更重要的是線下直營店有力的支持了線上銷售的物流配送和顧客體驗。顧客在線上下單以后,企業根據顧客的收貨地址,從距離顧客最近的直營店直接發貨,大大縮短了配送時間,減少了配送成本。直營店不僅在電子商務中扮演倉庫的角色,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滿足顧客體驗,直營店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個體驗店。顧客可以在直營店了解產品的功能,屬性,測試產品的質量,性能,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甚至可以為顧客定制產品。直營店成為企業和顧客溝通的良好場所,有利于企業與顧客建立良性互動,培養顧客忠誠。
(三)服務+互聯網——用戶至上
“互聯網時代,服務是一個金礦,顧客在哪頭,利潤就在哪頭”。這句創維人喜聞樂道的順口溜形象的揭示了服務在當今時代的重要性。如果哪個企業僅僅把顧客放在口頭上,那么離顛覆也不遠了。要知道在互聯網時代一派祥和的舞臺背后,是各家企業為爭奪用戶白熱化拼殺的修羅場。創維集團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服務戰略轉型。
創維集團的網上售后服務系統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微信自助服務,通過關注創維集團的官方微信,點擊下方菜單欄的服務,就可以自助受理,也可以通過微信平臺進行服務進度查詢、在線客服、一鍵呼叫熱線等服務。另一類是網站自助在其官網上開通了專門的服務板塊,包括售后服務,在線預約服務,多媒體播放,下載中心,電子說明書五個部分。顧客可以在網上預約售后服務,可以查看在網上購買的產品的狀態,也可以直接與創維集團客服聯系。除此之外,創維承諾為顧客提供延期兩年的免費售后服務,并且24小時送貨上門,“實行一站式服務,所有銷售的產品都送貨上門,包括送貨、安裝、調試一條龍完成。創維還規定整個安裝和調試過程中要在45分鐘到1小時之內,讓消費者享受到五星級高質量的服務。”真正做到讓顧客沒有后顧之憂。
二、結束語
創維智能彩電的故事還在繼續,創維人也在新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他們以創新為利劍,以顧客為中心,用互聯網思維武裝自己,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披荊斬棘,不斷進步。“互聯網+”的大時代已經開始,傳統制造商應該根據自身發展條件,積極尋求跨界合作,開拓創新,為顧客創造更高價值和體驗。同時也要警惕互聯網泡沫,不冒進,不偏激,腳踏實地,從容不迫,在新的智能生態環境中殺出一條血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