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祥東
摘要: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互聯網+”的提出,將對更大程度促進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但是由于我國農村的特殊性,互聯網在農村的普及程度并不高。加快農村地區的互聯網普及可以有效的提升農村地區的電子商務的發展,而且能夠有效的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互聯網 農村經濟 電子商務
作為二十世紀最重大科技發明之一,互聯網無疑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也是生產力高度發展的重要標志。全球范圍內,政治、經濟、文化等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互聯網的深刻影響,社會生產生活和信息傳播也得到了極大的促進?;ヂ摼W的快速發展和普及應用,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隨著國家提出“互聯網+”的概念,我國未來互聯網對傳統產業的改造進程將大大加快。由于農村地區相對落后,居民的互聯網意識相對較弱,因此互聯網在農村地區的市場潛力巨大。而且通過互聯網的普及,可以有效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對農村而言,互聯網改變了角落邊沿村落和外部世界之間信息不對稱狀態。
我國農村普遍存在分散性特征,因此很難有一個統~的市場。即便是日常的生活用品商店,也都是小規模的商店。而農民的衣服、家用電器等都要到縣城去購買。這不僅僅使得農村生活購物不方便,而且減少了農場的就業機會,使得農民多樣化比較苦難。即便是農村的土地種植作物,由于信息渠道閉塞,農產品銷售渠道受限,因此大規模種植經濟作物的市場風險較高,限制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對農村而言,互聯網電商的發展將有利于克服農村經濟的弱點,有效的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潛力。互聯網改變了角落邊沿村落和外部世界之間信息不對稱狀態。產品流通,包括農產品流通,首先是需求問題?;ヂ摼W的互聯互通的功能,將封閉、落后、邊遠、需求范圍不大的鄉村,和中國和世界連接起來。互聯網互需互惠的功效,讓農民的生產經營有的放矢,收入增多,增添了新的經濟活力。對于農村,尤其是邊邊角角的村落,林區、海島、草原、高原山野、沙漠綠洲等等,都可以用互聯互通互需互惠的機制,為閉塞的資源尋求機會,為閉塞的農村引來活力。對農民而言,在互聯網電商環境下,農民將有更多的就業以及創業的機會。由于電子商務中的網上商店,成本較低,許多農民可以直接通過網上開店從事電子商務工作。由于成本低,門檻低,而且經營風險不高,所以電子商務引入農村可以大量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到2015年底,睢寧縣已有網商18500余人,開設網店21000多個,帶動就業11萬人。山東曹縣的大集鎮,電子商務發展起來以后,先后有2500多名外出務工農民、160多名畢業大學生返鄉創業,帶回了技術和先進理念,推動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在大集鎮注冊的近200家服飾企業經營者中,80%以上是35歲以下的大學生或青年農民。
互聯網引入農村,除了解決農村就業問題,還可以充分開發農村市場的潛力。農村存在的信息閉塞問題,通過互聯網的公開信息,可以及時快速的了解市場行情,針對性的種植經濟作物。另外,農作物可以選擇通過互聯網開發銷售渠道,聯系收購商。不僅僅能夠有效降低了農業經營風險,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農民的農業經營的積極性,給農戶帶來更多的經濟收入。對農戶而言,在商機和實惠的比較中,在觀察、模仿和體驗中,學會了上網發信息、接訂單、討價還價、成交,發貨等。通過模范引導作用,更多的村民加入到電子商務體系中。對農民而言,他們不但關注現在的需求和供給,還要關注將來的需求與供給。通過互聯網,他們可以知道消費者的需求,盡可能去革新自己的產品。
互聯網在農村普及會存在困難,首先農民通常思想比較保守,害怕風險,有的文化程度并不高,特別是老一代農民不會使用電腦進行網上交易。農村地區的互聯網基礎建設投入力度不夠,網絡線路鋪設及傳輸設備構建嚴重不足,制約著互聯網在農村地區的普及與應用。另外,電子商務的配套經濟體制在農村地區并不完善,例如發達的物流配送系統是電子商務發展必不可少的,而農村地區的物流并不發達,很多農村基本上沒有物流網點。因此,物流網絡不完善也嚴重限制了電子商務在農村的發展。為了有效的通過互聯網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我們認為政府應該努力做到:
第一,加大農場互聯網技術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完善農村的互聯網線路和服務器,為農村地區的互聯網普及創造充分的硬件條件。
第二,為了有效實現互聯網對農村的改造,要加強對農民的教育普及程度,提升農戶的文化水平,使其有能力使用互聯網搜尋信息以及能夠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流溝通。在農產品電子商務方面,尤其要重視對農民的培訓教育。當他們掌握了新的知識和技能,就能夠自動地在相關領域發揮作用。
第三,完善農村地區的電子商務配套體系,構建農村物流網絡,鼓勵大物流公司開發農村市場,并通過補貼或減稅的形式增加農村的物流網點。為了節省成本,可以通過政府組織搭建物流平臺,然后通過和物流公司合作,由其繳納服務費用或者租賃費用,來維護農村物流網點的運營。
雖然互聯網可以有效的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但從根本上講,農村的發展動力主要來自于農民,來自于農民的主動性?;ヂ摼W只是一個工具,只有切實提高了農民的素質,才能有效的駕馭并使用互聯網,來改造升級農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