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
摘要:中國學生英語口語表達水平一直不盡如人意,“啞巴”英語的現象普遍存在。本文針對學生口語能力低的現狀,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應對的舉措,由此引出教師應該采取全方位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關鍵詞:大學英語 口語
一、引言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國之間各領域的交往越來越頻繁。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而英語作為世界上應用范圍最廣,使用人數最多的國際性語言,自然成為了大家交流的最主要媒介和手段。因此,想和和世界各國順暢的溝通,學好英語至關重要。
我國學生基本從小學就開始學習英語,但是由于英語和漢語在造詞、發音等方面的本質不同,使得我國學生一直以來飽受英語學習之苦,比如單詞記不住,重音讀不準等。再加上我國的傳統教育模式就是典型的應試教育,在英語教學方面,重閱讀和寫作,輕聽說的現象比較普遍,因此造成我國的大學英語教育培養出的學生盡管能通過四、六級考試,但是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比較差,說不出口的“啞巴”英語現象很常見。這種畢業生完全不能滿足當今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因此,改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口語水平已經迫在眉睫。
二、國內大學生英語口語水平低的原因
(一)學校和教師對英語口語教學重視不夠
我國高校在公共英語教學課程設置時經常是把聽力和口語結合在一起,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英語聽說課,很少有學校單獨的開設口語課程。此外,由于學校對四、六級考試過級率的重視,教師的教學重點也會偏向幫助學生練習四、六級考試中的題型。因此,大部分學校的英語聽說課最后會演變成單純的聽力課或聽力內容占大部分比重的模式。受學校和教師的導向,學生自然得到的口語練習就少,進而忽視口語學習。
(二)缺少英語語言環境
研究表明,環境對人的感知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說香港、新加坡等地的人們周圍環境都是用英語交流,所以即使他們會的詞匯沒有我們大學生學的多,但是他們卻能應用自如,順暢溝通??墒窍啾戎拢⒄Z并不是我國人們日常交流的主要方式,所以學生開口說英語的機會太少。此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也沒有充分發揮啟發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主動創設真實生動的情景讓學生們練習口語,因此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很難得到明顯的提升。
(三)學生缺乏自信,對說英語有畏難情緒
國內高中的英語教學主要是以高考為目的的應試教育,學生普遍反饋接受的聽說訓練很少,因此學生盡管成功考入了大學,但英語基本功并不扎實。他們不敢開口說英語,怕遭到嘲笑,對英語口語表達心生畏懼。
三、提高大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具體方法
面對上面提出的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如何來應對呢?
首先、教師應該采用各種教學手段,重視英語口語教學。
提高大學生口語表達的基本條件是增加英語口語教學的比重,給學生口語學習指明方向。其次,學習動機是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只要學生自己產生學習的興趣,再多困難他們也能克服。教師的任務就是轉變角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在課堂上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只有教師充分的擔當起引導者、啟發者的角色,學生才能轉變學習態度,刻苦努力。
在當今優秀慕課資源豐富的大環境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的網絡資源,采取“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來組織口語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一些與新的學習內容主題相關的英語原聲教學視頻,讓學生提前預習并模仿,然后課上分小組進行role-play展示與評比,教師最后補充點評,真正的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這種方式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課堂的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其次,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課下多聽多說。
眾所周知,英語聽、說不分家。只有足夠的語音輸入,才能有完美的語音輸出。聽的同時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生學到很多地道的口語表達。教師可以有意識的給學生布置一些聽力練習和口語練習,如繞口令之類的,使學生在練習的時候聽力和口語能力得帶同時提升。
四、結語
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練習積累才能有所提高。因此,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多聽、多模仿、多抓住機會在公共場合開口說英語,以聽促說,通過聽說結合的方式促進自身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