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利芳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語文課堂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是一種多層次和多功能的活動,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結合在一起。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喜歡上語文學習呢?筆者主要談了自己的一些做法。
關鍵詞:語文教學;主體性;教學手段;評價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0-01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99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新的教學理念,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致力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達到新課標所提出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有效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水平。
一、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有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師的組織,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究,積極配合,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動性是決定教學效率的主要因素,而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影響著學生興趣的高低。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壟斷著課堂,教師占據著主要位置,而學生充當著聽眾的角色,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問,學生答,導致教師越教越沒勁,學生越聽越枯燥,嚴重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學習興趣的提高。在新課改下,教師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理念,認真研究學生,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在實際教學時,要立足于學生實際,遵循語文教學原則,加強和學生交流互動,要為學生創設語文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讓學生在運用語文的過程中鍛煉聽、說、讀、寫能力。此外,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因材施教,問題的設計要有梯度,層層深入,通過教學使全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成就。讓更多的學生冒尖,轉化更多的后進生,盡量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從而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
二、靈活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需要教師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恰當選擇和發揮,體現了一個教師的教學藝術和綜合素質。一個教師選擇的教學手段越有效,越新穎,課堂就會越和諧,越活躍,從而更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無定法,教師在選擇教學手段的時候,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以及個人教學風格來確定,找到一種最適合學生的方法。一法為主,多法配合,在教學中做到靈活運用,充分發揮教學中每一分鐘的作用。為了達到知識與技能這一目標,針對教學重難點知識要精講多練,激活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思路,使課堂氣氛既嚴肅又熱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愉快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在處理新舊知識上,引導學生用已有知識和經驗來學習新知,提高知識遷移能力,盡量做到舉一反三,使新舊知識相互滲透,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另外,要運用現代技術教育手段輔助教學,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強化對所學材料的感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強化記憶,加深理解,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科學地評價學生
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需要構建一套科學的評價機制,教師通過評價,把教師的情感傾向傳遞給學生,讓學生認識自己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如果學生在學習中得到的是教師積極的評價,那么他們就感受到自己的個人價值,滿足他們學習的成就感,增強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得到成功的喜悅感,隨之而來的就是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相反,如果學生得到的是負面評價,尤其是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來說,他們就會自暴自棄,產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從實際出發,針對不同能力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激發學習優秀的學生濃厚的興趣,學習差的學生覺得有信心能學好。對學生提出問題的時候,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對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要從易到難,給他們充分思考的時間,并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對成績較好的學生,設計的問題要有點難度,在表揚他們的同時還要提出不足,避免他們產生自滿心理。教師要允許學生出錯,他們回答錯誤的時候,不能指責和批評,要適當地引導和提示,以免讓學生處于尷尬的局面,從而影響課堂教學氣氛。有效的課堂評價應多捕捉學生的優點和閃光點,少否定,多表揚,為學生創設一種既緊張又輕松的學習環境,愉快地學習和掌握語文基礎知識。
四、保持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形成良好課堂氛圍的前提。教師要關注全體,尊重每一個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厚此薄彼,不能因為學生成績的優劣產生偏向。在教學中要為每個學生創造機會,尤其要對那些自卑感強的差生提供成功的機會,讓他們體驗到成就感,以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上課時,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眼中不能只有好學生,而忽視其他學生的感受,或者只看差學生,使他們產生緊張的情緒,無形中給他們增加壓力。教師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特點,清楚他們的興趣愛好,記住每個學生的名字,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重視。如果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愛和尊重,就會調動他們的積極情感。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要以有效性為出發點,從學生的自身發展出發,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安排各種教學環節,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同時還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趙小勤.師生與時俱進培養語文素養——新課標下高中語文高效教學的幾點思考[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3(8):153.
[2] 周文琴.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秀論文集[C].2005.
[責任編輯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