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莉
摘 要:科學教育是對科學發展的支持。在小學開展科學教育,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科學思維,讓他們形成科學的探索精神。小學科學課教學的效果直接影響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因此,小學科學課教學效果的提升是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對小學科學課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其所存在的問題和應對措施。
關鍵詞:小學科學;現狀;問題;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標號:1673-9132(2016)30-018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121
小學科學課程在全國各個區域均在實行,但由于不列入考試范圍,它沒有得到學校和教師的重視。小學科學課程的教育僅僅停留在表面現象,通過分析它的現狀,發現它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亟待解決。下面我將針對小學科學課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一、小學科學課教學的現狀
小學科學課教學的效果不明顯。在小學科學教育中,專業的科學教師資源有限,甚至是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沒有專業素養較高的科學教師就無法正確引導小學生走進科學的世界。另外,學校的科學技術設備資源有限,這不僅僅限制了教師的教學能力,也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此外,小學科學課程中,學校的重視度不夠也是限制小學科學教學效果的原因。一味地以教師為主導,將會限制小學生的全面發展。針對這一現狀,我對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歸類。
二、小學科學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各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
小學科學課開展取得的效果不明顯的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學校和教師的不重視。由于小學科學課程并不列入考試的大綱,學校理所當然的就忽視這門課程的存在,而把語文、數學當作是重點。教師為了提高學生其他科的學習成績和效率,對科學課程的學習也就從繁就簡,對課本進行簡單的介紹,并不做深入的理解。小學生容易受到教師的影響,由于教師的不重視,他們對科學課程的學習也沒有太多的興趣。
(二)科學教師的缺乏
小學科學課程由于不受重視,學校對科學教師的招攬也受到很大限制。大部分科學教師是由數學、語文教師兼任,他們沒有科學的理念,只能照本宣科,對實踐操作過程中碰到的難題無法解答;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由于科學知識有限,也無法給學生進行答疑。因此,造成了小學生科學課程的實施困難,使得小學生科學課程的教學質量不高。
(三)科學設備資源的有限
科學課程必然離不開科學實驗。科學實驗的進行需要用到實驗室、實驗儀器和設備。由于小學生自身能力不足,容易使科學器械損壞,造成很大程度的經濟損失,因此,學校不開放實驗教室,而是單由教師從實驗室取出器材進行講解。小學生喜歡生動有趣的事情,如果一味地讓他們聽教師講解,很難使他們的注意力得到集中。
(四)課堂氛圍單調
現在的小學科學教育中,大部分教師往往采取傳統的老師講解、學生聽課的方式來授課,而小學生則端正的坐在座位上認真聽教師講解。課堂氣氛單一,這種方式不符合小學生的心理,使得小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不全面,不容易理解所學知識。這還會造成教師反復講解,費時又費力,而且學習效率不高。課堂氣氛也是促進教師和學生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一堂生動有趣的科學課會增加學生和教師對科學的探討興趣。
(五)教師為主,學生為輔
傳統的教育模式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講授的好壞是課堂的重點。科學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科學講究的是人人參與,動手能力的提升是科學課程的目標。現在的小學科學課程中,仍舊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的接受。學生只能根據教師的講解內容對所學科學知識進行想象??茖W講究的是真實性,它具有一定的憑據,如果只是單一的講解,而不注重激發學生的科學思維,將不會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
三、小學科學課教學的主要應對措施
(一)加強對小學科學課程的重視
要想使小學科學課程教學達到一定的預期效果,首先要提高對它的重視程度。只有提高了重視程度,學校才會加大力度落實小學科學課程的教育工作。學校將會采取措施提高教師的科學素養,帶動愛科學、重科學的節奏,讓學生在科學濃厚的氛圍里,潛移默化的提高科學創新精神,使小學科學課程發揮一定的作用
(二)提升科學教師的專業素養
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面至關重要。提高教師的科學素養是對學生的負責。專業的科學教師能夠幫助學生順利的完成實驗課程和理論知識課程。并且在學生產生疑問時,能夠運用專業的、真實的、合理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解開疑惑。提升專業素養的最直接的方法即是對教師進行培訓。
(三)增設科學實驗設備
科學課程中實驗環節占據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學校里,學校對小學生不夠細心破壞實驗器材的問題尤為重視。我認為,只要在教師的帶領下,嚴格遵守紀律,將不會發生這種現象。另外,開放實驗室,讓小學生在真實的科學環境中實際操作,親自實踐,對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尤為重要。
(四)活躍課堂氣氛
課堂氣氛對小學生的影響十分重大。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過短,將會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阻礙。活躍的課堂氣氛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注意力時間,也能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五)實現從教師為主體到學生為主體的轉變
小學生是學習的主導部分,一味的聽教師講課不利于他們思維的發散。在小學科學課程中,應該實現從教師為主體向學生為主體的過渡,這不僅僅符合新課程要求,對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學習能力方面至關重要。
小學科學課程是小學生接觸科學的初始階段,如果沒有形成科學的態度、嚴謹的科學理念,將會對以后科學人才的培養造成障礙。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由于學校、教師和學生本身對課程的不重視,往往導致了科學課的開展得不到落實等問題,影響小學生未來的發展。在科學教育中也會出現種種問題,找出問題并對其進行解決,將會使教學效果大幅度上升。